在交通工具的應用上,目前有兩種方向。
1. 燃料電池 (這也是大部分的人認知最環保的方案)
2. 氫燃料內燃機 (這最有名的應該是豐田)
認知上,燃料電池最大的門檻是成本,因為需要貴金屬來催化。居高不下的成本讓需求度大幅下降。就算有新材料的開發出來,還需要一定時間來測試可靠度等。我對這技術認同,未來前景保守。
氫燃料內燃機,是在燃氣內燃機的基礎下去開發,設備成本相對比較低。但門檻是內燃機整個供應鏈都要一起開發適合氫氣這樣活潑的元素在內燃機內不會產生質變。可行性上,我認為更適合目前的大環境。但,缺點是還是有污染物。
整個氫氣的供需產業,目前都是在實驗階段。產出真正的綠氫成本要低,規模要大,非常不容易。太複雜我也只能看皮毛。存放、運輸、載體都是關卡。現在的緩步氛圍,都是因為有太多門檻需要突破。
但,個人認為氫是很好的能源,可以自主製造這一條件就足矣。能源的自主性是全球最重要的焦點,想想這些大國的博弈和戰略都圍繞兩個字“能源”,所以如果一個能源更夠被製造,那目前的既得利益者可以容許這樣的技術被發展出來?還能被普及嗎?
共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