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海外新訊】BMW 第三代氫燃料電池系統原型亮相,首款量產車將於 2028 年推出! 

好讚喔,但希望有一天可以買
政策轉彎 瓦斯車推動16年後式微 2018.06.08

好歐
新能源就是要多種方案
BMW的德國技術真的很強,穩定環保,時間一到就要花錢更換。期待它第三代的氫動力燃料電池。
knift

環保是昂貴的,有錢人才做得起環保[大哭]

2025-09-04 11:18
chengjer

如果用灰氫算不上環保.

2025-09-04 11:57
固態電池的科技已箭在弦上,肯定在幾年就會進入市場並快速普及。氫能源應該只會切入適合這種能源的運具而已。
2028年, 拖久會有變數。
氫燃料一堆缺點要克服
打從氫氣的取得就開始
目前便宜的方式大多從化石燃料中提煉氫氣
過程產生一堆CO2有違降低碳排的初衷
其他方式貴又慢
特別是電解,那一開始何不用電就好
輸送過程和儲存設備的成本非常高
幾年內應該都無法克服,沒辦法像加油站這樣的設置密度
就上樓上說的,也許像船隻之類還有機會,那個吃油怪獸也真該想辦法改善
chengjer

要說綠氫誰打得過中國.

2025-09-04 11:58
瓊斯 wrote:
眾所皆知,BMW是車...(恕刪)


得氫燃料者 得天下

台灣太不重視了.....
感謝介紹,氫燃料應該很早就有,希望搭配新科技可以繼續發展,否則光靠電池真的太重
氫燃料的應用,小弟略有涉略。

在交通工具的應用上,目前有兩種方向。
1. 燃料電池 (這也是大部分的人認知最環保的方案)
2. 氫燃料內燃機 (這最有名的應該是豐田)

認知上,燃料電池最大的門檻是成本,因為需要貴金屬來催化。居高不下的成本讓需求度大幅下降。就算有新材料的開發出來,還需要一定時間來測試可靠度等。我對這技術認同,未來前景保守。

氫燃料內燃機,是在燃氣內燃機的基礎下去開發,設備成本相對比較低。但門檻是內燃機整個供應鏈都要一起開發適合氫氣這樣活潑的元素在內燃機內不會產生質變。可行性上,我認為更適合目前的大環境。但,缺點是還是有污染物。

整個氫氣的供需產業,目前都是在實驗階段。產出真正的綠氫成本要低,規模要大,非常不容易。太複雜我也只能看皮毛。存放、運輸、載體都是關卡。現在的緩步氛圍,都是因為有太多門檻需要突破。

但,個人認為氫是很好的能源,可以自主製造這一條件就足矣。能源的自主性是全球最重要的焦點,想想這些大國的博弈和戰略都圍繞兩個字“能源”,所以如果一個能源更夠被製造,那目前的既得利益者可以容許這樣的技術被發展出來?還能被普及嗎?

共享
Cloudy Shiau

氫內燃機是toyota最有名??toyota量產的mirai是氫燃料電池,難道還有其他產品?氫內燃機倒是BMW有試作過,想當用氫過渡期的產品

2025-09-06 22:40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