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320i 內寫問題

stephanie_0801 wrote:
好說好說,沒那麼嚴重...(恕刪)

B48走內循環冷卻渦輪,目前市面上還沒看到可以對應的加大中冷,也可能是只有40i以上才有。
水噴看改裝強度決定上不上,變速箱油冷也是看改裝強度。
但排溫可以說是改裝第一步,也是效益最高的,用意不是讓輸出數值提升多少,而是順暢度會有明顯差別,我一開始也是因為2.0在擔心低速扭力的問題所以換了200還300鉬忘記了,用了七八個月我只能說,還是直上直通吧,反正2.0註定不夠力,直通的聽覺爽度比較實在。
我個人有換碳纖維集氣箱,除了加大吸氣、引擎室進氣溫度的隔熱,順暢度可能多少有提升之外,其實那個很GY的吸氣聲才讓我更有爽度XD
保固內我是很孬的用外掛,所以沒有去測到底提升多少,只能說在順暢度上是跟原廠差很多。
Bimmer3698 wrote:
B48走內循環冷卻...(恕刪)


感謝分享。

跟十年前比,現在的渦輪車改裝所要注意的地方,強化的部品可說是越來越少。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科技在進步,用料上也有所改進。這對現在的車主來說絕對是好事,動力提升可說是更方便,花費更少。 但無論科技如何演進,渦輪車動力提升的基本原理,原則還是不變。
風險,就看車主本身理解多少? 願意付出多少? 自己去衡量了。
但跟十年前比,風險相對來說應該是小多了。 以前要絕對有感需要換加大渦輪(週邊搭配當然都到頂了),現在可能隨便一階,二階 就噴噴叫了。
我現在就是200钼+改裝尾段~ 確實聲浪爽度少了一點
聽您這樣敘述,高流量空濾多少還是有助益的~?
Bimmer3698 wrote:
B48走內循環冷卻...(恕刪)
獨愛IBM wrote:
我現在就是200钼...(恕刪)


真要改,當然是切掉。不過 共振? 音量問題 自己要列入考量。

高流量應該是聲音爽度大過實質效應。 依個人過去經驗,原廠的絕對夠用。
stephanie_0801 wrote:
感謝分享。跟十年前比...(恕刪)

不敢說怎麼樣改叫做「正確」
只是小弟我家境比較沒那麼好,所以會考慮到耐用度,渦輪車最大敵人就是溫度,這點跟我之前開的530比起來很明顯有感。
所以我先動了進排氣,Down pipe我裝200還300鉬我是搞混忘記了,高數值確實會給心裡很大的爽度,畢竟花點錢馬力就從一百多提升到兩三百以上,看了就爽。但有時實際上踩起來起來若能有更好的順暢度,反而更爽,再對應週邊的卡鉗、鍛造圈、胎皮甚至避震器的升級,得到更好的駕馭樂趣,我覺得比一味地追求極限引擎輸出然後只拉直線,甚至很快就出毛病花大錢修,來得好。
如果是口袋很夠出毛病之後,直接換車,那還好,如果是修理繼續開,能否修到原來的樣子或是那個成本,其實都是心理壓力。
最後還是要說,6缸3000cc以上才是真諦
本來也以為2.0t的表現,再小動一下應該還行
但自己買了330再小小換裝一下之後
還是覺得連530的3000NA,不管是聲音還是輸出爽度都更好,害我後悔當時沒買340。
當然這代的ZF8是勝過以往啦,但引擎本身來說真的要6缸3000以上。
獨愛IBM wrote:
我現在就是200钼+...(恕刪)

我個人覺得應該這樣說
就像全段排氣管,我一度很想整段換掉
問了國內外幾個牌子之後
以B48來說,你會發現其實花十幾萬差不多就是提升10-15匹左右,確實有提升,只是那個效益有沒有符合你的期待就不知道了,但聽覺爽度絕對有的,就像朋友那邊一台Itlia458改完全段之後,根本耳膜炸裂機,甚至比F12還炸。
碳纖維集氣箱,動力可能不會提升,但順暢度,我個人覺得有好一點,但主要還是那個吸氣的聲音很爽。
跑,是註定沒人家會跑了,除非爆改,所以視覺或聽覺就讓他緊繃一點,但排氣管是真的要謹慎啦,換到又吵又難聽的,感覺就Low了。
目前聽過原廠就能對應到四五百匹不用強化腹內的,大概只有EA888那顆。
我535是上二階,性能差異滿明顯的,但是我是外掛JB4,不太敢用內寫,店家為了感覺明顯,通常不太會管耐用度,而且也有幾台的狀況讓我卻步,JB4提升幅度還好,反正排溫排壓過高就鎖壓(我是沒遇過)

大沈 wrote:
我535是上二階,...(恕刪)

535有改都很有感!
內寫不是不好,甚至JB4外掛聽說還會被原廠電腦逆修正
好的店家,內寫可以更細緻的符合到車子的特性或車主的需求
但是內寫,也要配上相對應的周邊提升,一味的靠電腦去搾引擎
換來的一定是高耗損甚至出大包,所有的機械基本上都是怕高溫的
畢竟原廠有成本考量,給的周邊設備只是對應他們原廠設定的輸出

Bimmer3698 wrote:
535有改都很有感...(恕刪)
逆修正我是沒發生,但是這幾天的高溫車真的很軟
還有啊 機油早點換,不要鐵齒。 想噴來噴去,總要點代價。
什麼什麼長效的 都沒有早換來的爽。

現在的車是不是原廠儀表就提供 增壓值? 水溫?油溫? (油壓應該是比較不可能原廠就有?)

不知各位目前增壓值 持壓,瞬壓是多少?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