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TY2009 wrote:如果是問鑄造, 該技...(恕刪) Enkei果然還是要日製框比較精緻...日文我不行, 只會日劇跟A...merican片的那種"紅豆泥?" "阿no..." 還有甚麼蝶的...
mr.9000 wrote:問的太不專業了......(恕刪) 今天一個朋友裝新框, 一直推薦旋壓其實不錯, 強度很好,我是很怕非鍛造框, 又是跑爛路, 框很快就傷到, 老是換腳女王一定會發現的膽子小, 怕狗咬, 深溝事件18"還塞不進小4鮑已經被笑很久了~~===>>大大新頭像是我很愛的大眼睛唷
mr.9000 wrote:以往鍛造輪圈多以 6...(恕刪) Enkei 號稱他的第2世代 MAT PROCESS。「MAT-DURA FLOW FORMING」技術可和達到和鍛造強度同等級. 並擁有更高的造型設計自由度(有嗎? 不都長得差不多?).....這個鍛旋技術專利已經賣給新加坡公司了。此法宣稱強度可比鍛造,但是保險公司不同意此工法之強度。所以不願為之保險。鍛旋的胎環處強度較鑄造強度強,正盤面脆弱。且表面不適合拋光處理會有針孔現象。材料用的大多為A356。正盤面會有針孔縮孔現象。正盤面後面會有內縮肋條以達偷輕之目的。如有不對請指正!
ericnwinnie wrote:有被深溝害到, 選框還是小心慢慢選的好~~ mr.9000 wrote:能通過 JWL 就代表強度夠... 通過 JWL.VIA + 10~20% (bridgestone 規格) 更讚所以引用 bridgestone prodrive 的數據, 拋磚引玉講一下卡鉗, ET, Disk Type 關係.首先 ET 越小越外擴的印象是很清楚的, 那麼配大卡鉗 ET 要小還是大?(這答案並沒有一定, 因為還要看Disk Type, 盤面)這是 GC-014i 大卡鉗對應規格 ET = 50 .. 有沒有搞錯?接下來看這張 Disk Type 圖, ET越小, 越容易作成 Face 2 的樣子, 就是所謂的深溝.但是要容納大卡鉗空間, 反而是 Face 1 (ET大的) 比較有利比賽車大概都會用 Face 1 塞超級大卡鉗, ET不夠再用 Spacer 墊出來, 應該就是這個道理.除非尺寸超級大(20,21,22 ..) 或有無敵 X距盤面設計, 否則深溝和大卡鉗應該是 Trade off 關係.觀念如有誤, 請指正.PS. JWL 也有分級喔, 耐重指標不一樣, 噸數高的傢伙千萬別低規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