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很好奇開雙B的人條件都是…?

御小刀 wrote:
我要謝謝各位如此真...(恕刪)


嗨 版主 我想應該沒人比我更衝...在下32歲 家有一大一小(四個月)

本身房貸:25000
卡債:10000(兩人加起來)
保險:6000
月收入:32~38k

近日在看BMW 3-Series Touring 二手 預計貸款60~70
打算牽車後加入禮車行列賺外快...

所以大大加油吧 衝了吧!!
kakoiievo wrote:


嗨 版主 我想應...(恕刪)

3系列...好像沒有很大的機會當禮車...
小弟今年25 有女友,無買房壓力有車位
月薪少少80K,扣掉保險/飯錢/水電費/車貸 約有40K能活用
牽一台13/14的CLA250圓夢,其實年輕人適當的犒賞自己,會有更大的進步動力
其餘部分就是看個人價值觀了!一起加油~
小小建議 至少五系列或以上比較容易當禮車.........


kakoiievo wrote:
嗨 版主 我想應該沒...(恕刪)
敝人只是一個庸碌上班族
朝八晚八的工時好在還有週休二日
一樣最近也換218i

沒有特殊背景也不偷不搶
是個走在路上也不會被多瞧一眼的路人
職務秀出來也不是大多數人首選

晉身雙B其實不難
難的是你對於自己跟家庭的生涯規劃

至於旁人的冷言冷語當耳邊風就好
有目標要想辦法去達成才不愧對自己
Mytexas wrote:
不太懂月薪只有三萬六...(恕刪)



這麼點薪水,摩托車騎騎就好

一定各行各業千奇百怪的都有
口袋不夠深或是不想花大錢的 就會從中古的下手
小弟口袋淺 就用國產新車價買個二手車過過癮
要不十幾年二十年二三十萬也有很多人在買賣
開公司的 就用租賃型式花小錢 開新車
敢的就借錢買
稍微有錢的就買入門款
有錢人就德訂自己想要的車款

一樣的 Vios/Yaris/Altis的車主
一定也是各行各業千奇百怪的都有
看了前面幾個人的回覆,舉我朋友的例子給樓主參考。

(朋友)一個自營商,固定月收入約在800K ~ 1200K 左右,車子只開CRV,有更新就換。問他為什麼這麼愛CRV? 他回答"因為CRV可以退5%的稅金"。

兩年前,公司規模擴大,記帳方式由兩套帳變一套,所以車子的規劃,由退稅金變成租貸。也因此開始物色250萬左右的進口車。看了兩年多,最近才決定買一台BBAL。為什麼預算訂在250萬? "因為是租貸扣抵的上限,買多了沒得抵扣稅"。對他來說,豪華車是理財節稅工具之一(租貸到期,買回租貸車再賣掉,。。。)

多年之前,他也常在Mobile01逛逛房市討論區。有一天看到一篇討論購車預算的討論串,他回了版主,認為購車的預算,應該是財富的1/100,結果被一群雙B的高級酸民砲轟到氣的關帳號。他不理解為什麼台灣人,一坪幾十幾百萬的房子都在買了,買台兩、三、四、五、六百萬的BBAL,就可以立刻身分不同、開酸全天下?

樓主今天月薪三萬多,省吃儉用買台BB車來享受,有甚麼好痠的? 他就愛先享受、後付款,以享樂為生活的主要依歸。

更何況,你們誰敢賭,也許明天、或買了BB車之後,月收入忽然上看百萬?

沒有那個肛門就不要吃那個瀉藥

月薪沒有個8萬10萬就別去想雙B了


happykylehuang wrote:
(朋友)一個自營商,固定月收入約在800K ~ 1200K 左右...(恕刪)

兩年前,公司規模擴大...(恕刪) 也因此開始物色250萬左右的進口車。看了兩年多 ... (恕刪)

多年之前,他也常在Mobile01逛逛房市討論區。有一天看到一篇討論購車預算的討論串,他回了版主,認為購車的預算,應該是財富的1/100,結果被一群雙B的高級酸民砲轟到氣的關帳號。他不理解為什麼台灣人,一坪幾十幾百萬的房子都在買了,買台兩、三、四、五、六百萬的BBAL,就可以立刻身分不同、開酸全天下?...(恕刪)



朋友,讓我說說你朋友的言論出了什麼問題

1. 每人喜好不一樣

常看有人說我的朋友鄰居親戚身價一億只開Camry

你怎麼知道搞不好他花500萬在音響, 1000萬在嫖妓或包養小三, 200萬買錶買衣服, 100萬玩模型飛機, 50萬出國等, 這些同樣都是帳面上對資產增加毫無幫助的商品

另一方面, 別人雖說身價只有5000萬就買C63, 但他沒在玩音響, 沒有包小三, 對衣鞋項鍊錶都沒興趣, 每年花20萬出國, 到頭來, 是誰消費比較保守?

你朋友只是單純對車沒興趣, 所以自訂定車價=財富1%的原則, 那我自己對手錶完全沒興趣, 我定訂買錶費用不超過財富的萬分之一的準則, 超過就是打腫臉充胖子, 買一隻1萬手錶你財富要1億台幣以上才適合

請問我若跟別人說, 你資產才幾千萬, 居然戴1萬手錶, 不合適, 甚至說他打臉充胖, 這樣對嗎?


2. 買房跟買車的心境大大不同

在過去數十年,買房是投資,投報率高過定存

買車則是該車殘值每年強制貶20%以上

假設現在有兩個人a & b 做了兩件你親眼目睹的事情

a君拿出6000萬去買房, 拿出這6000萬時眼睛沒眨一下

b君拿出600萬買車, 拿出這600萬時眼睛沒眨一下

在我看來, a的行為是投資行為, 跟拿6000萬去定存是沒兩樣的, 同等於把自己銀行甲的戶頭轉匯入自己銀行乙的戶頭, 一點都不痛癢。

至於b則是霸氣的每年讓100萬打水漂眼睛不眨, 他要是說他拿出1億去定存眼睛也不眨我也絕對相信, 因為這有什麼難的?

我要是有6000萬1億, 要我左手轉右手, 右手轉左手, 這有什麼問題?

買房買車這兩種行為心境根本大不同

所以左看右看都是那個拿個600萬出來讓它一直貶貶貶又不痛不癢的人霸氣多了, 不是嗎?


3. 照他的邏輯, 買車比買房大聲有其道理

依照他的『車價=財富1%』 理論,買台600萬的2B1A (對了,我不認為Lexus跟他們同等級), 財富就要有6億以上

另一方面, "一坪幾十幾百萬的房子都在買了", 假設一坪2百萬權狀100坪好了,那也就2億

已知至少有6億財富 vs 已知有2億不動產, 話語權跟身分當然不一樣 (對了,從你朋友論述來看他是財富多寡訂定話語權及身分那種想法)

所以假設全民奉行他的理論, 那買600萬雙B的人跟買2億豪宅的人, 單從這兩點資訊, 當然"身分不同", 當然有600萬雙B的話語權大聲。

他自己設立的標準,很諷刺的, 合理化他自己不理解的現象。


最後, 你朋友效率也有問題, 他是自己白手起家嗎?

一個年收千萬的人,在做金額250萬的採購項目時,居然要花兩年去做評估?

而且他採購的是工具喔, 他的公司在採購其他東西都怎麼採購的啊?

他在採購機器, 租廠房, 決定人事編排等也都這麼慢的決策嗎? 很難想像是靠自己創業的人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