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年的小豆芽 wrote:
非常禮貌且一語道破....(恕刪)
其實我覺得這還扯不上修養不修養, 只是從這個版我看到一個很怪的現象, 一些旁觀的真的好像前面有個鄉民講的反正不是我的車我花的錢, 嘴炮當做運動. 坦白說我相信任何一個人要是碰到這種事一定都會吐血到不行(BMW一台少說破百萬吧?? 錢很好賺嗎??)
雖然說樓主這樣的處理方法並不是非常的好(我感覺他好像是很"客氣的"跟汎德爭取而已, 再者要是汎德沒有給什麼明確"無法協助處理"的文件往來,說真的這樣的信過去德國看起來會有點沒頭沒尾,文法其實在這事情上根本就還不至於成為問題), BMW 原廠收到信一定會轉回汎德(這是德國廠一慣的原則) 我代理的公司就離BMW原廠不遠, 這類的客訴問題對BMW來說雖然是Quality issue,但基於"在台灣我有代理"的因素一般來說是不可能跨過代理直接跟你處理, 了不起回你一封信表示誠意但到頭來還是會由代理商幫你解決.
換車基本上我是覺得不可能,而且這只會介於汎德與車主之間,這類的問題還輪不到原廠出面說要收回.
但我覺得有問題的是代理商的做法. 前面有位鄉民一直表示缺料...,他的論點我不太能接受, 因為從他引用的資料其實早在好幾個月前在北美這事情就已發生. 正常來說要是北美在兩個月前就進入待料階段, 早就應該要發全球通知信函通知此事並會要求每一個國家的代理商都應做出基本備料的動作, 備料不是叫你進一百台車就進一百個, 備個三五個總可以吧?? 因為這也算是客服的一環, 說穿了跟你進口汽車要準備備品零件, 準備個擋風玻璃也是很正常的事吧. 難不成要跟我說"因為這是台灣"????
跟歐洲貿易往來這麼多年, 我也做過德系機械廠商在台的工程師, 我常跟我底下的同事說, 別把老外想得好像很行, 其實他可以你也可以, 只是看你要不要做罷了. 要做一個品牌沒那麼容易, 買賣是一環但服務更是重要.
walaman wrote:
標題: 給Be Em...標題: 給Be Emu Doburiu的一封信範例
To Whom It May Concern:
I buy Bimmer<-16 days ago=/=160days, wiper on, no stoppng, forever going, P.O.S., money back or better yet == a new one >=1 series--> O.k. like good. Wiper is dang-ger, black shadow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Here I express my highest possible admiration of your craftmanship and best regards,
John Doe III
這是我網路上捉的, 出處不可考, 這案例拿來當作文題材還不錯
I buy Bimmer <-16 days ago =/= 160days,我買了Bimmer 16天前 =/=160days不等於160天
wiper on, no stoppng, forever going, 雨刷開,不停止,來回走.
P.O.S money back or better yet == a new one >=1 series-->O.K like good.
P.O.S不懂 錢還來 或是更好的==一個新的>= 1系列 看起來是好的
Wiper is dang-ger, black shadow right left
雨刷很危險 黑影左右
左右左右左右.......
大師想必閱讀此封信件之人文采必如"唐伯虎"之類才有此語文理解能力吧.
本日最忠肯...
vince0928 wrote:
但我覺得有問題的是代理商的做法. 前面有位鄉民一直表示缺料...,他的論點我不太能接受, 因為從他引用的資料其實早在好幾個月前在北美這事情就已發生. 正常來說要是北美在兩個月前就進入待料階段, 早就應該要發全球通知信函通知此事並會要求每一個國家的代理商都應做出基本備料的動作, 備料不是叫你進一百台車就進一百個, 備個三五個總可以吧?? 因為這也算是客服的一環, 說穿了跟你進口汽車要準備備品零件, 準備個擋風玻璃也是很正常的事吧. 難不成要跟我說"因為這是台灣"????
)
我搞不懂你為什麼資料都不去看
那些案件都是這一個月內的事
更好笑的是
你是一個工程師
你應該知道 Predicted failure rate
基本上來講備料多少都是先以 Predicted failure rate 再加上些安全庫存
但今天本身設計出問題
不但損壞率高
你還要花時間去找出問題所在
重新設計
再重新生產
F30 2/11/2012 正式推出
到現在只有六個月
用頭腦稍微想一下
都知道不可能有備料這樣多
講句難聽的話
搞不好換的零件問題還是沒解決
汽車零件要求的可靠度比 3 C 產品高很多
要我相信六個月之內可以找出問題所在
重新設計跟通過認證
我保持高度懷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