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商會擇地生產無非也就是考量到成本,哪邊低廉哪邊去。大陸本地有夠大的市場可以支持製造與銷售,所以幾A幾B會去大陸設廠也就沒什麼意外,這個跟品質實在扯不上關係。因為品質還是由BMW來負責控管阿,又不是BMW發OEM給大陸車廠,若是OEM那再來討論不遲。每個國家有其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進程,我就不相信大陸可以長久忍受黑心產品來傷害人民,消費者遲早也會自覺的,當然,前提是要有足夠的"收入"自覺才有效果。每次去大陸聽朋友講述大陸的車價,實在貴得離譜,想必是稅制的問題,然後高級車更貴,一般人開得起的不多,公家單位倒是不少,反正錢不是自己花的,買貴保養也貴也無所謂啦!!
蓋樓蓋這麼高了..........那小弟說個題外話 請各位台灣還有大陸的大大們替小弟解個惑前兩個禮拜看到奇摩汽車裡頭有個新聞說大陸的華晨汽車自行生產的中型房車(車款我忘了 還要再找那則新聞出來才知)去歐洲拿他們外銷歐洲的車款去做撞擊測試...結果得了0分 引發不小轟動據說是他們的受測車種沒有配置規定的ESP系統云云....(看了結果是說如果有裝這些ESP裝置之類 可能可以得到一點分數 變成poor或是更好一點的分數)問題來了華晨不就是大陸代工生產BMW的公司嗎?他們既然有這麼多資源還有機會去臨摹或是甚至"逆向工程"BMW的車怎麼自己生產出來的車子還是如此之糟....??沒別的意思 沒有想要批評誰只是想請熟知大陸汽車界生態的朋友們為小弟解個惑
SDGE wrote:蓋樓蓋這麼高了......(恕刪) 華晨說白了就是BMW的組裝廠。在合作的過程中吸收BMW的技術而已。那個撞了0分的車才是自己造的。簡單來說就是老師教知識給你,也要你自己融會貫通后才是自己的。您說的那個華晨的車應該是他們走向自主設計生產踏出的第一步。像現在奇瑞一樣。
大陸汽車的生態是怎麼樣呢?簡單來說就是爭氣的民型企業很少得到國家的幫助,而佔據大部分國家資助的國有大型企業卻不爭氣,後果大家可以想像到的,出名的大企業出不了一輛好的車子,或者出來的車子是換了一個外殼的外國車。而民型企業車廠自己想出車子,可是苦於資金短缺,很難馬上就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好。
玉山天地 wrote:czars大概就是自...(恕刪) czars大概就是自詡為中國人的ID會跳腳吧!--對不起,我不是自詡,而是我的確是一個大陸仔。========================難怪也是逢"反中"必反,如果你說自己是台灣人,其心態還令人覺得奇怪哩~不過,想問一下樓上有位逢"反中"必反的w兄是不是你老鄉啊?(^^)我不想說政治,我不搞政治,你想搞你就搞個夠吧。我不是逢“反中”必反的無聊人,搞這些不會令我改天就會掙100萬。不好意思,令你失望的是他可能不是我的老鄉,我家在廣東西部。我不像你那麼無聊,凡是跟自己立場差不多的都認為是老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