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IX使用感

bured wrote:
IX 是BMW旗下唯...(恕刪)


我家女王反倒是覺得IX的外型不好看
bured wrote:
IX 是BMW旗下唯...(恕刪)

IX算是BMW車系相對較斯文的車了。
Lichte兄
那邊篇幅太小,直接拉過來講好了

我認為理論上所有的電車都能很輕易的做到比同級油車更好的舒適度
但你不認同嘛!一直提車重與扁平比的理論

簡而言之你的意思就是:電動車胎大都較寬 操控要好 胎壁大都用低扁平胎壁較薄的
但實際上iX之於X5.X6,或iX1之於X1,甚至跨級距的X3之於X1(單純以車重對照) ...對照你上述的用胎理論完全得不到印證

車重對舒適度的調教是利基不是缺點,我說的是利基!不是說車重舒適度一定好,車比車還要看取向跟調教
所以我說是理論上跟同級比
當然車重另一面來說,對操控肯定是不利的

電車的側傾小是先天架構的關係,重心不但低而且重量分佈更均勻
你文中的側傾小對輪胎影響的說法,是適用原本側傾大,然後用加強懸吊或降低扁平比去抵抗側傾,進而對輪胎極限的反應時間產生影響,兩者意義上完全不同
就如跑車的低重心也是先天架構的關係,跟你休旅車去改裝減少側傾,仍有本質上的不同

再強調一次,電車的側傾小是先天的,不是用懸吊或輪胎扁平比去讓側傾大變側傾小的,這裡是你的盲點!
所以你一直糾結電車側傾小是加重輪胎負荷
兩者的差別,稍做思考不難了解差異
inconceivability

AMG EQE 53的20吋配265/40R20,汽油車的AMG E63配265/35ZR20 295/30ZR20;AMG E53配245/40ZR19 275/35ZR19若是20吋當然又更扁了

2023-09-04 0:14
inconceivability

以上完全看不出電車胎壁比較扁的理論能當成一個絕對的標準

2023-09-04 0:44
這台實車比想像大台
這樣大台又重的車,電耗出奇的好
我算是亂開的人
現在電耗是4.9公里/度
跟我之前開model 3 LR差不多,但實際可跑里程,因為電池大很多,所以一點都不擔心充電問題
我每天跑七十公里左右,大約一週充一次電,自有充電樁


iX50兩個月了,4500公里
對這台車真是非常非常滿意
開起來非常滑順、動力還不錯,
舒適度更不用說,行動沙發... 這車不像BMW,很像掛BMW品牌的Lexus
因為之前tesla model 3跑六萬多公里的訓練,我也是習慣用B檔,很少踩煞車
開長途時,打開youtube播放在螢幕上(Android的話請搜尋AAAD,iphone無法)
一邊開一邊聽youtube,輕鬆不少

以目前來說,iX50的輔助駕駛完全不輸tesla,差的只有我有買FSD會自動下交流道
但輔助駕駛的穩定度比tesla好很多,沒有tesla專屬的危險、令人提心吊膽的幻影煞車

樓主可以試試看自動停車輔助系統pro,可以免費三個月
我在家跟辦公室都設定好停車路線,每天都很精準的停在同一個位置,相差不超過五公分,至少我肉眼看起來幾乎沒有差異,非常誇張的精準
msp1107
msp1107 樓主

我有試過!自動停車輔助系統真的很棒!還可以遙控車子往前往後!方便

2023-09-02 9:28
車重太重, 電動車胎制動力也差, 建議B檔模式駕駛, 讓回充輔助煞車. 剛入手D檔好幾次差點追尾.
座椅沒什麼包覆性, 極度的舒適取向, SUV我覺得很適合, 這麼大型的車, 又重又高講運動性是在鑽牛角尖.
外型見仁見智, 另外兩家德國廠對手, 外型對我而言太保守, 也可以說是老氣.
唯二不爽的是杯架那個位置讓我東西放得很不順手, 還有運動版本太沒誠意, 至少給個三幅式方向盤與金屬踏板嘛.



勿私訊!勿加好友!無意回答私人問題!否則黑名單,謝!
Dr.Corgi wrote:
一個車友在社群中推薦...(恕刪)

謝謝, 本人比較不愛在車內裝太多配件, 目前只有後座的iPad holder
M25K2 wrote:
車重太重, 電動車胎...(恕刪)

iX煞車反饋調性跟以往其他bmw 駕馭反饋感不同,新車主真的要小心;
我後來適應後,只要在高速需要煞車時,第一下就會踩較多(比之其他bmw的經驗),
改成這樣的習慣後就比較沒問題
倒是您的M60卡鉗跟碟盤應該都比50不同,
這樣還會覺得不夠力?讓人意外
WWEHBK wrote:
iX煞車反饋調性跟以...(恕刪)

我上一台在制動力上下很多功夫, 初開電動車, 車胎真的太會滾動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