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特斯拉操控 VS. BMW

jayyang9 wrote:
我試開過幾次Tesl...(恕刪)


沒錯,Model 3的隔音真的會是deal breaker
先不看每家品牌自己的底盤調教能力,電動車在先天的重心分配就會比引擎為主的燃油車強。

現在電動車,電池一定放在底盤正中間,而且是最低的位置,一個電池包就有大約300KG的重量,而且是在車的正中間,不論是重心的前後分配還是重心的高低,都比汽油車更理想,以往BMW喜歡強調的前後50/50分配,基本每台電動車都能做到。而且在不去動坐姿的情況下,電動車的重心也會比汽油車來的低,這以往也是BMW這種類型的性能車強調的部分,現在電動車也是輕易做到。光是這2點,就讓電動車先天調教的優勢比燃油車大。

未來BMW開始專注在電動車調教的話,基本上BMW的電動車都會很容易超過自己做的燃油車,畢竟一個300KG的引擎加變速箱都集中在前艙,跟都放在正中間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peggydoggy

引擎加變速箱應該沒有到三百公斤,另外後驅或四驅性能車,變速箱已經快要放到中段的位置了。

2023-06-07 13:25
whatcar2012 wrote:
吊比較車身也比較長,所以特斯拉

E200以下都是舒適型懸吊 除非你開到E53以上
兩者操控感覺完全不同,真的也沒辦法說誰好誰壞,進彎跟出彎電車的電門收放方式差異很大,煞車的方式差異也很大。只能說電車的操控可以讓熟悉的駕駛很容易達到想要的駕駛方式,但是也許對很多駕駛來說,這種直線思考模式的駕駛方式少了很多樂趣吧。
沒興趣跟言不及義又沒禮貌的人對話,被拉黑的請自己多檢討。
不知樓主是要比操控底盤,還是要比ADAS? 如果要比ADAS, Tesla 的系統遙遙領先,不用比。
ThomasLin wrote:
先不看每家品牌自己的(恕刪)


電動車雖然有配重優勢,但是沒有輕量化優勢,因為電池組太重。
目前油車比電車輕量化的優勢是電車配重再好都彌補不回來的~

除非以後電池電容量密度越來越好,可以用越少顆減重。
btopia

一般人又沒在跑賽道 電動車有再生煞車,對一般人來說4萬公里剎車皮可能都還跟新的一樣

2021-11-15 17:55
yungdab@excite.com

這棟標題是在講操控,上面影片提到model 3不只煞車爛,殺彎會亂晃, 推頭,開起來很恐怖,你要講一般人開的菜車偶爾直線大腳貼背爽一下, 那就不用來這跟BMW扯操控

2021-11-15 18:22
whatcar2012 wrote:
我是賓士E Class(恕刪)


特斯拉因為電池平舖在車底
重心低又分配平均
有天生上的優勢
macan車主 也開過一段時間model3
macan我敢高速丟進彎中並在未到apex點加油門補速度(pasm最軟且無空懸)
model3就.......乖乖減速吧 過彎樂趣是沒有 圈速快都是出彎後全電門拚直速拉成績回來
原以為是車重關係
但macan車重較重 車高也較高
可能是我技術不夠
翱翔阿賢

這個問題我也有發現,後來我注意到鬆掉油門的瞬間就踩煞車改變重心就解決了,因為一放掉油門就是煞車,就好像你開macan入彎含著煞車再加重踩到重心偏意思一樣。

2021-11-15 19:55
著名的英國CARWOW視頻可以參考。

這三部在英國售價接近:
C300e(312hp), 42,000英鎊
Model 3 SR+(272hp), 41,000英鎊
330e(292hp) 40,000英鎊

在台灣,不是插電、馬力比較小的C300, 330售價比SR+多出100多萬!

整個評比過程客觀、詳細,看看主持人最後推薦哪一輛、理由是什麼?

https://youtu.be/4_LT9oqc4Qc
PUPING45

在台灣,這兩台雙B的售價比最定規的Model 3P 都貴好幾十萬

2021-11-15 23:02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