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自動駕車技術過渡期,ACC主動跟車的必要與安全性?

拿ACC跟飛機自動駕駛相比,真是不倫不類!

ACC只是舒適配備,並非自動駕駛,設計邏輯排除偵測靜止物體,不合理且危險!

飛機起降作業,尚有航空管制員專責與飛行員進行溝通。航管員向航機發出指示,批准航班的路線、要求飛機滑行至指定跑道或停泊位置、允許飛機的起飛、著陸以及報告風向及風速、指令飛行調整至指定高度、速度及舵向、以雷達為飛機導航、以及向飛行員聯絡及提供額外情報。

要比什麼啦?
我覺得人開還比ACC危險 雖然我沒用過其他廠的ACC
為什麼人類會被機器取代 就是因為機器出錯機率遠比人類低阿

但以我目前的車來看 我覺得可靠性非常高了
再高速公路前方塞車時 後方的車要接近車陣也是一台一台慢慢減速
前方車慢下來的時候ACC也會慢下來呀
有車突然插進來也會適當減速
我只要每次上交流道或快速道路就馬上開啟

不過就算已經很信賴ACC 駕駛還是要看路!!! 目前只是"輔助"駕駛
幫駕駛省去很多力氣控制油門深淺跟踩剎車 維持跟前車車距
也能輔助維持在車道正中間
打方向燈還可以會自動變換車道
覺得前車太慢還會自己換道超車 根本超方便!!

真的需要人介入的時候就再接手就好了
無限1975 wrote:
我實在無法完全放心的交給ACC,目前由人來控制駕駛,油門深淺,加上隱含的完整主被動防護機制,已經非常足夠


那個....人家是輔助安全系統

駕駛本來就要隨時注意並且介入,不是開了以後就可以吃便當玩手機
原廠說使用ACC 發生車禍純屬個案.
ran02847 wrote:
我覺得人開還比ACC(恕刪)


為什麼人類會被機器取代???哈囉???

請問您是魔鬼終結者看太多嗎?

自動化設備主要目的只是增加產能,或避免人類在危險的工作環境。
henrylin66 wrote:
為什麼人類會被機器取(恕刪)


我指的是"開車"這件事啦
總有一天 會被取代的
自駕巴士 自駕計程車
很多地方都上路測試了
當然不會這麼快 但也不需要這麼不相信現在科技

魔鬼終結者我還真沒看過
p900p900 wrote:
但如果觀念正確毫無疑問的會大幅降低駕駛的工作量


就怕目前新的技術加上人性,10個只要有2個沒有正確觀念?或反而容易產生鬆懈?

以前開始用定速時也是覺得新技術腳可以放鬆很好,後來發現腳放鬆,但身體手腳沒有同步感,對於注意前方路況有時反而更緊繃,解除再提速時也沒有自己控制油門來得舒服線性,會突然大幅提速

畢竟台灣的高速道路車流量還是很高

所以,ACC若只是腳放鬆,但要有正確觀念,那我覺得以目前的技術並沒有達到太多所謂駕駛放鬆的功能

而使用風險的提高或誤判,人性還有是否正確使用,確是不定時炸彈
請勿再提供錯誤的ACC觀念,造成交通意外!

ACC系統(Adaptive Cruise Control),全名:主動式車距調節巡航系統,簡稱:自動"跟車"系統
注意:它只會幫你跟移動中的車,系統邏輯對於靜止物體及車輛排除不識別!
充其量只能說它是舒適配備,並非屬於安全配備!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AEB系統(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全名:自動緊急煞車系統
已被Euro NCAP列為車輛安全評比的測試項目之一,屬於安全配備!

兩種系統皆由車前的豪波米雷達及影像鏡頭模組偵測,數據資料再由電腦ECU判斷啟動煞車.

若使用ACC以時速110km在高速公路上面對靜止中的車輛,而不踩煞車的結果:

以目前車用市場中常見的Bosch毫米波雷達的參數表作參考.
主天線偵測距離最長160公尺,偵測到靜止車輛時無用,電腦ECU系統排除靜止物體數據.
仰角天線偵測最長距離36公尺,偵測到靜止車輛,此時電腦ECU判斷開始啟動AEB自動煞車!
(圖片來源:Bosch)


此時你的汽車每秒行進的公尺為:秒速30.6公尺
時速110公里=時速110000公尺
時速110000公尺÷60分鐘=分速1833.3公尺
分速1833公尺÷60秒=秒速30.6公尺

電腦ECU只剩約1秒多的時間開始自動煞車!
超跑Mclaren P1 100~0km煞停時間為2.9秒
而一般家用車100~0km煞停時間約在3~4秒

最後結果就是100%撞上去!


(資料來源:Bosch)

無限1975 wrote:
高速道路行駛時,最危(恕刪)


美國汽車協會也發現問題了,建議車廠該放棄提供ADAS的計劃!

你以為ADAS真的有那麼安全? 2020/8/17

(引用內容)
美國汽車協會(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AAA)不久前公佈了一份報告,不但未替像是防車道偏離、自動緊急剎車等,被各家車廠宣稱可以「拯救大眾生命安全」的主動式ADAS功能背書,甚至指出產業界與安全運作ADAS相距甚遠,建議車廠該放棄提供ADAS的計畫。

AAA是在實際道路與封閉場域測試了一系列配備ADAS的車輛之後提出警告,表示目前眾多ADAS車輛的性能表現「缺乏一致性」,而且「遠遠達不到100%的可靠」
都是 TESLA 的鍋

譁眾取寵 把自家ACC 叫做 AUTOPILOT誤導一般消費者
誤以為買了TESLA 就可以真的 自動駕駛
結果是手還是要放在方向盤上 眼睛還是要盯著前面
要不然



買車時那些小字還是要注意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