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訂價6.5萬鎂的車,台幣終端售價往往價格變兩倍
德國原廠成本5.5萬, 賺0.5萬鎂 --> 美國車商進貨6萬鎂
-->消費者買6.5萬鎂==> 美國車商賺0.5萬
德國原廠成本5.5萬, 賺0.5萬鎂 --> 台灣車商進貨6萬鎂完稅後10萬鎂低於奢侈稅
-->消費者買13萬鎂 ==> 台灣車商賺3萬,賺很大???
台灣車商賺很大,連消費者都知道,當德國人白癡不知道?
不會一開始談交易的時候要求再抽成?
各位可以想一想
(1)業務手上賣出去的車,絕大多數是汎德的訂好的現貨車
(2)業務會碰到剛發表的新車需德訂,加配備的客人極少,故無經驗
小弟因習慣某些配備(抬頭顯示...), 也想嚐鮮新配備(星空天窗...), 一開始就打定主意繳交奢侈稅給中華民國政府.
小弟我從事國貿業務超過20年, 能理解汎德必須在汽車船抵達台灣後,馬上得跟BMW美國或德國匯款以結清車款,取得提單,才能進行清關提車的動作,而在台灣海關清關時使用的幣值是新台幣,汎德匯出的錢是美金,所以此時匯率就是關鍵因素,車款美金乘上匯率低於300萬,就免了奢侈稅。所以各位大大若是要加配備,奢侈稅賭的是車抵港日的匯率,但說實在的從訂車到抵港約4個月,連汎德也不敢賭,所以會跟德訂車主先預收某種額度的奢侈稅,實屬合理。
再者,小弟的國外客戶皆是汽車總代理,類似汎德,總代理要賺錢,經銷商也要賺錢,層層的剝削。總代理有總代理的成本,經銷商也有成本,再加上中華民國萬萬稅,就是我們終端消費者看到的價錢。
台灣市場的量,汎德能拿出去跟總廠談的價格,肯定沒有美國市場的好價格,做生意,不同的量,價格一定不同,今天去買100台,或買1萬台,大家一定拿到不同的價格。
在此謹以小弟的例子,供各位大大參考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