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了,科學上來說,任何現實世界的量測絕對不可能100%正確,一定有誤差(公差)產生,以汽車時速錶來說,規定要做正公差,所以都是快樂錶。公差會隨著量級改變,也就是說,時速越高,誤差就越大。頂多有些車廠會用好一點(公差範圍較小)的時速錶,公差可以控制在5%就偷笑了。你也要知道,為什麼政府在取締超速會有+10的容忍值,也是因為測速器也有公差,為了避免爭議才給你+10的,可不是法定給你超速的…公差是常識,不是知識
專家1100 wrote:錶速一定比實際速度...(恕刪) 我的T車時速120,GPS顯示115我覺得還好耶!!!另外我的里程表跑的比GPS還慢假如我里程表跑100公里...GPS顯示已經跑超過100公里了就算對照高速公路旁的公里標示...也是比它跑的慢假如從300公里處北上..里程表歸0我跑到290公里處...但我的里程表還跑不到10公里...怪哉!!!
用邏輯想,也知道儀表板顯示的速度,一定比實際速度快些。例如儀表板顯示速度100時,實際速度只有97。所以只要乖乖的讓儀表板上的速度不超過限速,一定不會被開單。因為有人以誤差(不論是自己車子儀表誤差,或是警方測速器誤差)來推託說自己沒超速。所以政府給你一個容許值。因此限速100的地方,你不會看到因為開到103或105而被開單。被開單的一定都是實際測速110以上,這10公里已經超過誤差範圍了,亦即你的儀表板速度當下一定跑到112以上了。明顯超速,你無法再以儀表板誤差來當藉口。這就是為什麼儀表板速度會低於實際速度,以及政府給你容許值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