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是自己預約去~
去時自備機油~順便跟接待說這次有些什麼項目~不然就假監工~跟技師聊聊車況~
免得奇奇怪怪的項目跑出來
如果是風箱~油路或是冷氣之類的清潔類的都不需要~~有部分可以自己diy
關於輪胎類的也不需要~外面輪胎行比原廠專業!
PS:這張保養單的確有點誇張~供盤啊啊
對於所謂環保材質,我一直有一種想法!
我認為那是一種迷失!!
小弟擁有過日系車,目前開歐系車。
一直無法理解,環保材質~真的環保嗎?
或許所謂的環保材質,會自然分解。
當相對的,在一部車的使用年限中,代表的就是需要做多次更換!
舉例來說:
進氣管,由空濾後方至節氣門這一段。
以前日系車是橡膠材質,從交車到報廢(約18年/35萬公里)從沒換過。
如果該車款共計出廠1萬部,該零件則生產1萬件。(先排除有更換需求)
而現在使用的歐系車,為塑膠材質目前車齡13年28萬公里,已經使用第3件了。
同樣以出廠1萬部車,那表示該零件需生產3萬件。(假設各車使用狀況相同)
工廠多生產,代表需使用更多能源,排放的廢氣也更多~
難道這樣環保嗎?
不如用耐用的材質,然後好好規劃如何回收再利用。
或許才是環保吧~
joywei1368 wrote:
我的車是X1. 18...(恕刪)
小偉兄那張應該是“建議工單”也就是建議項目,我看過有幾間服務廠會有這種“服務”.....
其實有pm過問我的就知道,兩萬公里保養算是第一次服務廠會比較“積極”的時間點,之前就有一位車友問我五系列兩萬公里為什麼保養費用近三萬元.....基本上新車銷售跟服務廠保養,這算是分開的體系,服務廠這邊其實自己有一套運作的模式,包括日後寄給車主像是夏日健檢或是有什麼優惠,其實新車業代基本上也不知道服務廠有沒有寄、或是寄了什麼給客戶.....
新車業代有些會跟服務廠接待顧問或是技師很熟,也比較方便配合,那就可以幫客戶比較多的忙,但實際上工單內容要不要刪?要刪什麼,其實業代也不一定方便幫客戶處理,還是要我們客戶自己多注意一下.....基本上我們客戶進服務廠不會碰到技師,都是接待顧問在門口迎接,但高德我觀察很久,新車發表會大家在前面看車,我是拉接待顧問去服務廠參觀,而如果碰到車主想站在旁邊監工的話,其實服務廠也有一套對應的方式,我最常看到的就是跑編程,插電腦編程一跑就至少一個小時,技師就先去做別台車,客戶能站多久呢?所以要看,也不要站旁邊看,除非技師資深有經驗,一般比較年輕的技師碰到客戶在旁邊看反而會不知所措....
我1月31日正好去2萬公里保養,參考一下工單,我沒有刪任何項目......
其實要不要自備機油在個人,我第一次保養時有自備機油,現在為了特保【善意保固】,加上我使用車里程數少【一年一萬公里左右】,以建議保養公里數來看,我在三年保固內最多只會進廠保養三次,機油部分一次五瓶共3000元,自備機油若用COSTCO那支LL-01認證的0W-40機油六瓶約1300元來算,價差1700元,三次差約五千元,但換到的是特保跟善意保固我站的住腳,我覺得還ok~
當然也有人說使用歐盟認證機油,原廠不能刁保固、但“不能”不代表“不會”刁保固,與其跟原廠唇槍舌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魚幫水、水幫魚,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啦,參考一下就好~

哥不是業代也非汽車相關從業人員,在Mobile 01不使用私訊,請見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