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BMW真狠,蓋自動化的工廠做carbon車體


simonyou wrote:
最近注意到BMW i3已經進入量產
2014會開始銷售
電動車沒什麼了不起,用引擎充電也不是什麼新技術
但是BMW採用碳纖維作出車體,將一舉擊垮所有其他車廠,在CO2的競賽中遙遙領先
BMW為了量產i3所設立的碳纖維自動化工廠已經可以開始生產
這個差距幅度實在不算小,BMW真的是非常有遠見跟決心
有閒錢的,真的可以買他們的股票.....






你懂碳纖維的話

你就會對這種假環保嗤之以鼻了

說別人膚淺之前多做做功課吧
停權?? 版規?? 現在在我看來都只是權力的傲慢罷了!!!
這車有沒有內鐵,沒有的話,在01可能不會受到青睞。
怎麽好像聞到濃濃的類似“果粉”味道 反正就是BMW最創新啦

真不知道被人在後面親一下 Carbon是要怎樣修補

BMW是有說他們已經有專門的工藝去修補

但玩慣卡夢都知道是怎麽回事 如果不是一體成型的carbon不知道結構上有什麽變化

不過有BMW這百年老字號做背書 真的不用在怕

chansaikit wrote:
真不知道被人在後面親一下 Carbon是要怎樣修補


這個問題我想很簡單,拿碳纖貼片去貼合再磨平拋光就可以了,小Case啦!
かわいい
crazyhatch wrote:
你懂碳纖維的話你就會...(恕刪)

小弟不才就是在碳纖維廠上班(真的是不需要您幫忙)
要講環保議題,牽扯很深,從製造的碳排量,到使用年限,環境污染跟回收再利用,有很多不同的切入點
為何碳纖維是明星材料,國外的公司都不是吃素的
西歐北歐人環保落實的觀念之深,只怕你會自慚形穢
回收再利用的方法都有,只是台灣這個知識貧瘠的鳥島很多人沒有環保意識
相對也有島民自以為是的為反而反
chansaikit wrote:
怎麽好像聞到濃濃的類...(恕刪)

這位大哥很有概念
之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修補問題,例如前面有人提到4C是mono車體
如果你稍微去了解一下他們的制程
我覺得其實還不算成熟的量產工法,第一是人工勞力密集,無法壓低成本大量生產
拿來少量生產超跑或是限量車款比較適合吧

BMW是採"自動化"設備做出數百個碳纖維零件,再膠合起來
真的發生事故,是可以切開損壞部分,然後換上新零件膠合起來
可以授權給當地經銷商自行修復
相對Alfa的車撞到就GG了
BMW製程顯然是更加成熟與工業化的,而且可以大量複製

simonyou wrote:
目前BMW只有公開動...(恕刪)


看完大家回覆,我真的覺得01變了
我相信樓主不是要炫耀,也不是說BMW多好多好,很單純只想分享一個新資訊,業界的動態

結果
一堆人卯起來先炮樓主..大家是怎麼回事??

有人說標題殺人,有人說炫耀文,大家不能很正面的看待這件事嗎??

先姑且不論有沒有市場,有些正面的討論,比方說有人提到碳纖維怎麼維修??
大家也可以討論車重可以減到多少 (車重現在是車界很紅的議題)
大家多有點正面的討論,而不是一來就說,你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這個世界沒有一件事是完全的對錯,端看你從哪個角度看!

如果從反面的角度看:任何事都是錯的!!!!!

感想:01變了,很多人看到文章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反對、開砲,我幫不了你,你Lag..請問這樣對大家瞭解新知識有幫助嗎??

Jackie.
電動車要做得有跑格
拿碳纖維拿來當車體是不錯
不過也反映在售價上
這種價格 會讓我猶豫要不要再加一點錢買Tesla model S
空間動力都更優秀...

jackie_ccwu wrote:
看完大家回覆,我真的...(恕刪)

深有同感,不只是零一
其實是整個台灣都在變
批評抱怨遠比貢獻來的容易,唉......

jonjonlo7575 wrote:
電動車要做得有跑格拿...(恕刪)

但是純電動車沒有增程的選項,這也算是電動車賣不好的最大原因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