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試過,但是這個聲音必須要非常注意聽才會聽的到,必須要掀開引擎蓋,在車內踩油門才會注意的到!試想,一般車行應該不太能接受買家怠數過程中空踩油門!抱歉,發表這篇文章的用意是希望有經驗的人(有跟車行周旋過)發表經驗而非探討購買中古車該注意的事項!
我之前的經驗是 自己的朋友是經營保修廠最後也是被他連哄帶騙地買了中古車買沒多久,問題漸漸浮現即使"朋友"也是會想賺一筆更何況是那些精明的中古車商賣你之前,只要把正常的零件換一換等到故障,回去又被扒一層皮
jordantim33 wrote:在台灣還是少買二手車...(恕刪) 抱歉,這是以偏概全的說法,其實購買中古車本來就要準備一筆汰換消耗性零件的費用,中古車的折舊費用就是這樣換算過來的!我自己就有留一筆耗材更換的費用,但今天發生的不是耗材,而是引擎,是意料之外的,也是較難以接受的地方!問我是否對中古車失去信心,其實不全然!
你說對了沒有"特別"的法律去約束中古車商就像沒有法律去約束新車商一樣買中古車 買新車買中古屋 買新屋都有風險只是風險大小 購買的人要自己評估我一路下來都是買中古車有時運氣好 連車都沒試 (以前笨~車商說不能試,就連踩油門都沒有)但車子也沒事但後來我都帶自己認識的技師 帶著電腦 去驗車除了插電腦做基本的檢查之外還有很多的試車動作中古車市場不是沒有好車但不乏惡劣的中古車商就像新車業代一樣有很惡質的.............
怎麼會沒有保障當初買賣時沒有白紙黑字嗎中古車至少有半年保固吧契約就是最有力的憑據談不攏就法院見請假損失的工資 計程車收據 甚至精神慰撫金通通一起來如果在法治社會裡生存還嫌採取法律手段麻煩對方又不要臉皮那怎麼談都沒用拉台灣惡質商家那麼多大多是消費者的姑息培養出來的因為只要店家擺爛就能讓不少人知難而退了
中古車行都很差嗎...,不竟然吧;至少我遇到的就讓我沒有怨言....其實各位在買賣中古車的時候可能都忘了去爭取該有的權利,一般會考慮中古車可能比較在意的就是車價吧.....!人家開店做生意為的就是賺錢,別三兩句就被牽著鼻子走了...(畢竟賠錢生意是沒人會做的)買賣確定了,車行拿出定型化合約書不是簽名就包含了所有你想得到的權利;記得把你最在意的保固問題詳細記錄在合約書上吧;不只是讓業務簽名,老闆的名字車行的名字也要出現在上面才是完整的合約書!我想我還會繼續買中古車,除非哪天我中樂透才會考慮買新車吧....
到底是什麼車、有什麼問題?m3,如果是e46的話,全世界玩這車的人數以萬計,已經從裡到外被摸透透,什麼問題都有人修過了。貼出來問一問,搞不好會有人跟你說去哪裡找有良心的店家修理、沒多少錢就搞定,省得受車商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