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低底盤的小車,所以路感都蠻明顯的,隔音也是差不多。
可是在開高速的吸地力以及跑山路的過彎,118i都讓我多了份安心感。
也許真的像樓主說的,光比數據,外型,用料,似乎溢價幅度大,但個人實際開起來,我覺得溢價程度沒那麼大啦。
台灣的用路環境118的馬力已經很夠了,車子能開的極速就在那裏。
我個人開車比較重視的,反而是高速下切換車道的穩定感,遇到前方有狀況能快速反應不會失控,車道切到一半發現隔壁兩道剛好也有車要切進來 馬上再切回自己原本的車道也能悠遊自若,還有山路連續過彎的安定感等等,下交流道時不減速高速過彎也是一種享受,這都是BMW的強項~
當然每個人開車習慣不同,有些人比較屬於安全駕駛,那當然用不到也感受不到BMW所擅長的操控特性,也許他們就會覺得BMW的CP值不高,這也沒什麼不對,針對自己的需要挑選自己適合的車就好~ 就像好的音響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聽出它的差異,聽不出來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呀~可以省點錢XD
我自己也是開1系,個人開車時是整個享受在與車子融合在一起的駕駛感受,內裝用料啥的太高級其實我也用不到,覺得夠用就好,所以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我也承認賓士的內裝真的比較豪華,所以老闆們都是買賓士給司機開啊~因為自己坐在後座當然是要舒服的享受整個車室的氣氛與空間,那就要挑內裝價值高的,不會有老闆是買BMW給司機享受駕駛感然後自己乘坐選擇比較差的內裝 對吧! 當然朋友是乘客,坐在裡面就會仔細看內裝用料(角色類似老闆),因此當下乘客和駕駛的審視角度已經完全不同了。
總結 1. 駕駛與乘客對車子的價值定義不同。 2. 就算同為駕駛,每個人駕駛習慣不同,衡量的標準也不同
所以結論: 不需在意別人的看法,車子是自己開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