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如何形容開BMW的樂趣?

lacuna0517 wrote:
大大把問題弄太...(恕刪)

我倒覺得您把問題過度簡化了
前驅後驅是傳動方式
傳動方式可以影響轉向
但傳動方式並不等於轉向特性
轉向特性更不必然等於一部車的極限

法拉利那邊您要說得應該是藍寶基尼吧?
如果您對操控好的定義就是極限較高
(這是從您所謂的跑出來成績較好來推論)
或許LP550-2極限的確不如LP560-4
但我相信一般人從一般前驅車(日係國產?)換到後驅的BMW時
操控好應該不只是假象
而是連極限也不一樣
而這極限的差異除了驅動方式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決定

很多人覺得BMW操控好不能光用BMW是後驅, 而後驅入彎速度比較快來解釋
因為光用前驅後驅來解釋入彎出彎的速度是解釋不通的
不論前驅後驅都不能超過該車極限速度入彎
超過極限速度入彎就會推頭
差別只是在於後驅不怕死的話可以再補油門讓車尾甩出去, 前驅補油門只是推頭更嚴重
但並非甩出去就是修正了推頭, 事實上可能整輛車都甩到彎外去了
所謂後驅車可以較高速度入彎是很模糊的說法, 事實上能以較高速入彎多半就表示極限較高
但這極限高未必是因為後驅所致

另外所謂"一過頂點前驅車可以大腳踩油門 剛好把偏離的軌道補正"
問題是偏離了最佳路線再修正的時間, 未必比後驅車所謂出彎不能猛灌油門來的佔優勢
哪個極限高還是以同一人在同一場地的成績比較準
一般道路前後追能不能超或放不見得代表過彎極限, 或者說操控好壞

最後, Bugatti和GTR作四驅是因為他們輸出大又重
GTR操控固然是頂尖但輸出更強的Bugatti Veyron成績反而沒有許多輸出較小的後驅車好
那還能說四驅操控就一定比較好嗎?
Porsche 911 turbo是四驅但扭柏林成績還不如GT3和GT2
當然你可以說馬力重量比有差
這其實又點出一個很重要的點
就是輕量化其實對彎中極限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真要說跟BMW同樣價格帶
我會說Lotus 或許才真的是操控的王道
天藍雲白 wrote:
在電影The Tra...(恕刪)


電影只是高品質的成人版的卡通 不要想太多
光講前後驅的確太簡略,

車身配重, 懸吊也有關不是嗎 ?
刪文

多發了 抱歉

多多見諒

111111111111111111
檢討別人 也別忘了 反省自己
所謂的『AWD』車種在平時也不是單純的以 5:5的力道分配給與 前後輪

基本上現行大部分的『AWD』通常比例會給予『後輪的輸出大於前輪』,所以會有『類似』於後驅車的駕駛感受。

「997 Turbo保有與後驅車相同的運動特性及駕駛樂趣,這套全時四驅的前後驅動比例設為5:95,行經濕滑路面或後輪出現打滑現象時,控制系統會快速調整前後輪的輸出比例,最高為40:60」


(以上文章擷取車訊網於:http://www.carnews.com/detail/13161)



BMW 7系列絕不是軟腳貓呦!BMW7系列在台灣有所謂的『加長版』的『iL』選項屬於『後座買家趨向』

但若是有機會駕駛『i』版的7系列相信大家對於他不適合運動會改觀,因為本身是駕駛 730i

上次聽業務說台灣的『iL』7系列賣最好,想想也是啦要買就要買氣是最強最大的『iL』。
檢討別人 也別忘了 反省自己
如果車子的動態特性.三言兩語就給大家這樣講完, 車廠不就白混了.

LUXGEN也可以造出米漿的性能.
P.H wrote:
但若是有機會駕駛『i』版的7系列相信大家對於他不適合運動會改觀,因為本身是駕駛 730i...(恕刪)

有開過七系列的才會知道...小巷子不適合它,因為它比較"寬".
其他的...從迴轉半徑開始,其實它的轉動角度,可以比前驅的角度更大,所以迴轉半徑不見得會輸滿街跑的日本車.
另外,七系列一上路之後....其實它就不再笨重,反而多了分"靈動",
進彎的速度在一般道路,其實可以縮油門就轉過去了,然後一過彎馬上再加速.
除了....在彎道中遇到前方的一般日本房車減速,才需要踩剎車....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Player wrote:
七系列一上路之後....其實它就不再笨重,反而多了分"靈動"


一聽就知道是內行的^^
檢討別人 也別忘了 反省自己
130Nur wrote:
其實市售車的轉向特性...(恕刪)


你的觀念是對的,很多人都用些似是而非或以偏蓋全的"理論"思考屬於動態的操控,基本上,操控指的是一個大方向,下面可以有無數種不同的分類細項,如果要確實分割(所有討論本來就得先學會分割歸納不然容易流於混戰),那麼轉向與驅動確實應該分開來表述比較清楚,轉向反應可以視為在不加諸動力於驅動輪時的循跡性格,驅動反應則是試圖以較快速度通過彎道時(也就是外內外並於彎頂點附近補油出彎)的循跡性格,先以轉向反應來說,決定的主要條件其實只有車身重心(這點其實是所有車輛攸關操控最重要的一個條件,但卻被現在的多數車主或網友嚴重忽略),當然像是懸吊反應、輪胎抓地力也都有關聯,但仍以本身重心的配置才是最主要的,回歸原本命題,這也是BMW過往帶給所有車迷真正最寶貴的部分,亦即在花費合理的情況下能夠獲得一輛充滿駕馭樂趣道路用車,有興趣可以回頭看看E30,當1980年代那個大家都還長前懸長候懸換取大空間與氣派外型的同時,BMW就以緊緻的體型、極短前後懸與近乎前中置的引擎配置達成良好的前後配重,光是這點,現在許多歐洲同級車都還不見得跟得上!

驅動反應則更是許多人容易混淆的部分,這部分變數其實更多,除卻驅動形式外,引擎輸出型態、變速箱反應也是重要干涉,不過基本上,驅動反應絕對難以簡單釐清,基本上一個彎中一台水準以上的車通常總是不足與過度並存的,而期間出現時機與奧妙,自然才是品味操控性格時的重點,這有點像是,如果只要會醉就是好酒,那沒有什麼酒是不好的,重點是在於品飲時香氣與口感的層次,以你到底感不感覺得到、想不享受得到這些層次,才是真正決定一台車在驅動形式上的價值!

至於前後驅與四驅這真的已經老生常談了,基本上不懂的還是不懂,特別是四驅車,從95:5到5:95甚至全離全合的都有,而且還隨時會變來變去,一句話甚至一篇文章就想要歸納所有四驅系統也真的是敗給他們了,市面上的四驅百百種,有的為了off-road、有的為了特殊地形或天候、有的為了牽引、有的為品牌圖騰、有的為了市場區隔、有的為了了動力加太大挽救操控容易度、也有的為了參加比賽,甚至還有的真不知是為了啥(看看一堆國產suv頂級款),要一概而論絕對難如登天,不過,如果硬要在操控部分舉些例子,我會說有機會可以好好試試B8的Quattro跟E90,什麼數據、專家、網友都不重要,都好好開過的人竊想多半連討論都會懶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四驅都一文不名,同籍同級EVO就是比STI讓人動心,XWD也比4-Motion更讓人滿意,總之驅動形式不等於全部,不過基本上"四驅就無敵"的論點差不多等於拔獅子鬃毛可以長頭髮一樣可笑,動態反應真的不是看看雜誌啃啃網頁就能以此類推的...

至於大大所述"所謂的操控好究竟是指"極限高"還是"樂趣高"?或者"容易發揮極限"?
個人覺得應該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準確的,數據派用單圈秒數看似公允,浪漫主義者開起來爽才是王道也不見得就錯,個人覺得上述三點差不多就是攸關操控的所有評分項目了,也相信同級車之間肯定會各有強弱,bmw一般印象之所以厲害,簡單的說就是在這三點都拿到了平均且高標的分數!
JamesE92 wrote:
看了那麼多. ......(恕刪)



以現行車款來說,還沒改款的那些像是1.3.X3.X5通常都不錯,其中軸距越短車子越小當然越爽,個人確實很喜歡1 Series開起來的感覺...

至於剛改的那些坦白說都很讓人失望F01/02、F10甚至5 GT或X1開過都會讓人有:不如買MB的念頭,至於Z4.6等跑車系則因沒開過不予置評....

還是老話,跟那幾個競爭品牌大不同,他們操控部分是被BMW拉著走的,就像他們的豪華、舒適或科技拉著BMW走一般,BMW的車反而越老操控越屌,不見得比較快,但越舊確實越有趣,能的話,試試從E30.E36.E46.E90一路開來,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