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49772 wrote:
只要將車輪行走處之鐵板加高約10公分
前側加一點斜坡即可
前提是頂部高度足夠
設備保養公司應該可以施作(恕刪)
車輪行走用鐵板加高10公分,大家說的都好輕鬆
如果以車輪寬度20公分來算,你的鐵板要加到多寬??25公分??30公分??車輪行走時才不會,掉到鐵板外......
又車台後面從檔輪桿算起,到最前面的車台的入口處最少也有4公尺,然後你鐵板要用幾mm厚的???算3mm厚的好了
你自己算算這兩塊鐵板,總重有多少公斤??
在來你鐵板下方要用槽鐵或是C型鋼.角鐵等等,來做為鐵板下的輔助強度,你在算算看那些鐵又要用到多少公斤???
以我估算光加這些鐵板和下面輔助鐵最少有150公斤以上了.機械車位都有重量限制的哦,我想已經超過重量限制了
如果車位是上,下沈箱式的,你還要考慮到你車台上升上去時,上面會不會碰到上面樑柱或消防管線??
那又如果下層車位也和你一樣情形,是不是下層的也要改和你一樣,總重量又增加了幾百公斤???
如果是中間左右橫移的車台,那你也別想加高了,因為那這度都差不多一般轎車高度多一點而已
所以要用鐵板加高的,想都別想了....
如果善自修改車台,到時出問題發生意外,那都是你自己要負責任的.....
請問YTC大知道要去哪買嗎? 這個方法看起來簡單又可行,我應該會試試看
YTC wrote:
參考一下,可以考慮使用此產品,台灣已經有代理商
http://www.protectyourwheels.com/main.htm
)
erndyr wrote:
車輪行走用鐵板加高1...(恕刪)
你想太多了~~
一般機械停車位,限重大概是1800-2000kg
而大多的車子重量在1500kg以下.
按此計算加個2-300kg不是問題.
(走道花板 SS41-3t*400(寬)*4000(長)=約37kg *2pcs =74kg 補強板每200-300mm抓1片 3t*400*100(高)=約1KG
一片花板抓20補強片(夠多了吧!)*2也才40kg不到.
加總重量=約114kg左右+其他零零碎碎的樑.肋.總重量壓在 150kg內算很輕鬆吧!).
高度就更不需要擔心...
3層式(雙層),每層預留空間大概也有20-30cm..
除非樓層高度不足,上下層就會被壓縮.(需實際量測)
另外2側邊護板,高度差不多也在10~15cm上下.
大家說墊高10公分只是隨便抓的值,實際所需高度可能只要一半.
不過你說到重點了:
擅自修改車位如果發生問題,保養公司或保險公司可能不會理你.
所以最好請保養公司或原製造公司施作.不過價位可能會高點.
(以前在機械停車業界,服務將近10年)
.................................................
使用防刮輪圈的,(如樓上所貼連結)
個人是認為:停車空間已夠小.(單邊2.5cm)
再加上保護圈厚度...停車空間不是會更小.(單邊剩1cm???)
gojp wrote:
請教一下專家上下2層...(恕刪)
我不是專家..(有乙級證照)之後好像改為停車設備XX.(離開業界10年以上)
依你形容的..看有沒有裝保護裝置..還要看保護裝置裝在哪?
通常安裝在油壓缸下降迴路側,看過有些小廠商,裝在電磁閥側或氣缸上升側.(是在保護啥??)
安全防爆裝置-以前沒法規要求強制要裝,現在好像有.
如果沒有裝保護裝置,爆油管一樣是快速摔下,只不過不會像斷鍊或斷鋼索這麼快.
檢查一下管路是高壓軟管(內有金屬網)還是一般軟管(綿紗網)或銅管,有些不良廠商會使用較差軟管.
或使用銅管,銅管使用較薄,或擴管沒擴好或年久以後都容易爆開.
如果是地面及地下兩層式,建議要隨時檢查機坑是否有積水.
通常10間大樓有8間都會積水.
管線等裝置泡水後通常都撐不久.
油壓直接驅動兩層式,通常會比鋼索及鍊條來的安全,也比較耐荷重.
不過有很多是油壓加鋼索或+鍊條,間接式驅動.
如果為左右兩支缸驅動,要注意左右兩側水平.上升下降是否會同步.
(檢查方式:連續升降10次,還能維持兩側水平就差不多了)
檢查內漏是否嚴重.上升後載重後靜置一晚,只要下降5CM內就算很好了
不過會隨時間電磁閥等等內部零件老化,內漏情況就會越加嚴重,算是油壓式的缺點.
停車設備和汽車升降機的安檢.
不過也只有開始時的第一次(不須每年檢查)
更何況檢查內容也簡單,尤其是單純的停車設備.
只有工廠的貨梯之類,每年需列入工礦檢查.
以上記憶也久遠,不知是否正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