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皆知,BMW是車壇相當早踏上電氣化腳步且十分積極投入資源邁步前進的車廠,結果就是,BMW集團在今年七月達成累計售出150萬輛電動車的重大里程碑,八月底則是電氣化車型(純電+PHEV)累計銷售突破300萬輛大關;而目前集團旗下的所有品牌,也共有15款以上的純電動車型以及十多款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可供消費者選擇。綜關這些數字,其實可看出他們已在電氣化領域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但除了電氣化,BMW集團其實也沒忘記氫燃料動力的研發工作,他們近日推出了全新的第三代氫動力驅動系統原型,也說明奧地利的Steyr動力系統工廠已經做好燃料電池系統的量產準備,至於掛上BMW廠徽的首款燃料電池量產車型則將於2028年上市,為旗下的產品組合再添一款高效能、零排放的選擇。

所謂的氫燃料電池車,與電動車一樣都是透過電動馬達驅動,差異則在於能量來源並非電池組,而是透過燃料電池(Fuel cell)將儲氣罐中的氫與周遭氧氣反應來產生電力。而BMW踏入氫燃料電池車領域其實也有相當長的時間,就像是萊比錫工廠自2013年已開始設立加氫站為廠內物流堆高機和牽引車補給,今日工廠內則已擁有五座加氫站以及超過200輛以上的燃料電池物流車;今年初開始也已經有兩輛氫燃料動力卡車於萊比錫、蘭茨貝格和紐倫堡之間運行,以測試氫燃料技術運用於長距離物流業務的實用性。

而在乘用車部分,BMW則是在2014年曾推出一款535iA氫燃料概念車,只是當時他們所稱的第一代燃料電池及驅動系統,均是由當時剛推出全球首款量產燃料電池車「Mirai」的豐田所提供;而後,BMW再度以豐田燃料電池搭配自家設計的系統推出第二代燃料電池並搭載於iX5 Hydrogen概念車開始測試,在此同時更宣布與豐田展開合作共同開發乘用車動力總成系統。

至於這次推出的第三代系統,其實還是採用豐田的燃料電池,但整個燃料電池系統則是由BMW依照自家成熟的電動車技術所開發。與前代系統相較第三代燃料電池系統不僅擁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所佔用的空間卻減少25%而擁有更緊湊的結構設計,而各零組件的優化,也顯著提升整個系統的效率並降低能耗,讓車輛可擁有更佳的續航里程及動力輸出;第三代系統的另一個優點,則是可整合至集團未來的車輛架構中,這也意味著之後的量產氫燃料車不會僅是單一車型,而是由現有車型延伸出額外的氫燃料動力選項。在第三代系統的原型推出後,目前BMW集團旗下的Steyr工廠已經為動力系統的量產做好準備,其他驅動系統組件則會由德國的Landshut技術中心提供,預計在2026年中推出首批搭載氫燃料電池的原型車,並於2028年於Steyr工廠開始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