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8引擎確實高效率、節能且優秀,改進了不少上一代N20的鏈條與過早漏油問題,好到連賓士都想用。但它漏水(冷卻液)的問題卻非常擾人。B48水路脆弱、容易下課,主因:
1) BMW原廠為了引擎效率與節能,水溫設定過高(110度);
2) BMW水路系統的水管接頭、水幫浦、熱能管理器與機油芯座(對岸稱機油格底座)都用塑鋼(也就是plastic)材質。引擎高溫環境與不斷來回的熱循環,讓B48汽車在歐美6萬英里(9萬公里)就會開始漏水;在台灣由於氣溫高加上更頻繁的短程走走停停,5萬公里不到就換水幫浦的車主不少;機油芯座最好也在六萬公里前預防性更換,不然一漏水,就要刁車顧路。
問題來了,很多人(包括不少保養廠)力推鋁合金「改良型」B48機油芯座,對岸甚至有所謂德國Mahle原廠生產的鋁合金款式(但應該是對岸廠商高仿的,因為馬勒只為BMW原廠代工塑鋼型OEM機油芯座,沒有證據該廠出過鋁合金款)。
鋁合金的機油芯座不會脆化,號稱「一勞永逸」。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台灣安裝(全世界流通)的B48鋁合金機油芯座,幾乎100%來自對岸淘寶(有一款土耳其產的Rhein似乎品質較高),品質良莠不齊。低品質的鋁合金座開模精度公差與密合度不佳,看到有人裝了兩三天就漏水回廠,最慘的甚至出現油水混合,變成真正的「米漿」;即便密合度沒問題的,還是會有下列問題:
1) 因為鋁合金的導熱佳,車子的機油油溫會變得比以前高。機油油溫高對車子肯定不好,最少機油會提前劣化。
2) 鋁合金機油芯座隨付的底座密封墊片品質遠遠不如原廠,用沒多久也會滲水
3) 由於鋁合金導熱性佳,更多熱能傳導至機油芯底座與汽缸蓋接觸的密封墊片,讓墊片的使用壽命更短。
總結,鋁合金的機油芯座本體雖然不會壞,但真正的重點是墊片因為承受更高溫度、會提前老化或變形,可能一兩年後又開始漏水。漏水後車主還是得拆進氣岐管才能卸下機油芯座更換墊片,工錢並不便宜$$$。結果是,省了貴鬆鬆的原廠機油芯座(連工帶料破兩萬);但可能會多花不少工錢與更頻繁地進廠維修。
請問,B58/B48車主們:
1) 您愛車里程到了或發現漏水後,會選擇使用「改良式」的鋁合金機油芯座,還是繼續更換原廠件?
2) 若您安裝鋁合金機油芯座,有安裝後正常使用超過3萬公里以上沒有漏水或亮燈的嗎?
馬勒的網站上有鋁合金的編碼:CLC 296 001S
但應該也是在大陸生產的。
我已經入手,但還沒上車。
打算下個月有空再DIY更換。
我目前八萬五千多,已經更換了水泵,水箱上水管,副水箱到水箱的透氣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