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MW iX 2021年底正式在台上市之後,連續兩年都奪下台灣電動車銷售總排名的第三名,成為僅次Tesla之後最賣座的電動車,以一輛3、4百萬元的豪華品牌電動車而言,這成績確實相當驚人;而去年iX的銷售數字雖被自家後起之秀iX1、iX2超越,但也繳出了破千輛的年度銷售數字,可見得雖然現在電動車型如雨後春筍般繃出,但空間寬敞舒適、動力及續航里程表現出色的iX依舊獲得不少車主的青睞。在後起之秀獲得熱烈迴響,受人矚目的全新世代iX3也即將誕生之際,原廠仍未忘記這款純電先鋒加諸最新技術推出了小改款車型,為其帶來更霸氣的外觀,並大幅提升動力及續航里程表現,讓這款原本便已臻成熟的產品更具競爭力!

小改款iX已於本月初正式上市,相較於五月份預售時的「iX xDrive45 M Sport」與「iX xDrive60 M Sport」兩車型,與這兩年的多款新車一樣,汎德這次也無預警地為車系增加了一款價格更平易近人的入門車型「iX xDrive45 Excellence」,它較xDrive45 M Sport少了外觀的M空力套件、M煞車套件,還有車艙中的M多功能真皮方向盤、M多功能跑車座椅,其餘配備則是與xDrive45 M Sport相同,雖然看來不若M Sport車型霸氣,但30萬元的價差也確實令人有感!另一個大家好奇的問題,應該就是去年推出25年式iX時為雙車型加回來的「前後軸自動水平氣壓式懸吊」及「整合式後軸轉向系統」了吧?很可惜地,這兩項配備在雙車型上又消失了,不過現在至少是列為選配讓需要的車主們還是能夠加選。
小改款iX車系編成與價格表
車型 | xDrive45 Excellence | xDrive45 M Sport | xDrive60 M Sport |
價格 | 338萬元 | 368萬元 | 488萬元 |

除了外觀與內裝的更動,小改款iX最大的進化就在於原本搭載的第五代BMW eDrive電力架構,原廠為其導入了最先進的碳化矽逆變器技術大幅提升電能轉換效率,加上驅動系統的微調優化,讓動力表現及最大續航里程均有提升,這也是以往的xDrive40與xDrive50雙動力在小改後成為「xDrive45」、「xDrive60」的原因;順道一提,之前的性能旗艦M60,現在則是進化為M70動力,只是目前尚未導入。

正如前述,動力系統的進化讓兩車型的動力續航里程均有提升,xDrive60的最大
小改款iX性能進化表
動力 | xDrive45 | xDrive60 |
最大馬力 | 408hp(+82) | 544hp(+21) |
最大扭力 | 71.4kgm(+7.2) | 78kgm |
電池總容量 | 100.6kWh(+24) | 111.5kWh |
最大續航里程(WLTP) | 602km(+167) | 701km(+68) |
0~100km/h加速 | 5.1秒(-1) | 4.6秒 |


小改款iX外觀上最明顯的更動就是車頭部分,除了頭燈造型的改變,MxDrive45的大面積封閉式水箱護罩內部則以更細緻的斜向條紋取代原本的菱格紋路,漂亮的飾光水箱護罩終於也來到了這款旗艦車型上並成為全車系標配。至於另一個重點,當然就是首度於xDrive45上導入了M Sport套件,包含M專屬空力套件、21吋M輪圈與藍色M煞車


全新設計的M Sport套件與G45 X3一樣,換上了面積更大的多邊形下氣壩,兩側依舊搭配直立式的Air Curtain氣簾設計,這些改動均讓小改款iX的車頭看來較以往精緻且增添了不少霸氣。
- 1
- 2
至於頭燈也換上了全新造型,燈組維持經典的四眼設計,但日行燈改為直立式並在新增了光型變化及便利的CityLight功能;此外也呼應水箱護罩加入斜向紋路讓整體看來精緻不少。

外觀上另一個小改變,則是以黑色高光澤套件取代了原本的銅色外觀套件,包括車窗下緣、門把等處均改以亮黑色鋪陳;此外車門下半部的一大片亮黑色烤漆現在也則改成與車身同色,讓外觀收斂了點粗獷氣息而呈現更多精緻感受。


比照車頭,M Sport外觀套件於後保桿處也改以更為剛硬的線條鋪陳,同時也縮減了亮黑色烤漆的面積讓車尾看來稍微精緻了些。

雖然擁有創新外觀,但iX也沒忘記在C柱小窗處加入經典的Hofmeister Kink倒勾線條,後方則以刻上「iX」字樣的亮黑色飾板連接;相較大刀闊斧改變的頭燈造型,細長的LED尾燈則是維持原樣。

按照慣例,改款後的iX也換上了全新式樣的空氣力學鋁圈,配胎尺碼維持255/50R21,既然搭載了M Sport套件,鋁圈內部當然也少不了採深藍色塗裝的M煞車套件;此外原廠也提供了四款全新造型鋁圈,尺碼涵蓋21~23吋讓車主依照需求升級。

車室部分大致維持以往鋪陳,差異在於xDrive45 M Sport與xDrive60 M Sport兩車型均導入全套M Sport內裝設計,包括M多功能真皮跑車方向盤、霧面深灰飾條
- 方向盤-1
- 方向盤-2
- 方向盤-3
新世代三幅式平底方向盤造型相當帥氣,怎麼看都比標準車型採用的六角造型對味,可惜的是兩側的多功能按鍵並未用上其他高階車型所使用的亮黑色配置,至於兩側的多功能按鍵組則可控制音響、語音助理、儀錶切換以及駕駛輔助系統等功能,並附上了加熱機能在冬天為車主暖暖手。

取消大部分實體按鍵後,中控台上的要角當然就是由12.3吋儀錶與14.9吋資訊顯示系統所組成的大型曲面螢幕,而且是以相當巧妙的配置方式懸浮呈現在駕駛者眼前。除了儀錶、螢幕外,iX也標配了大面積全彩車況抬頭顯示器,讓你不用低頭即可隨時瞭解所有行車資訊。
- 儀錶-1
- 儀錶-2
- 儀錶-3
駕駛眼前的全數位儀錶色彩豔麗為車室增添不少科技感,且能依照喜好切換三種顯示版面,至於中央區域當然也可自由配置不同的顯示內容。

身為旗艦休旅,iX自然也搭載了完整的智慧互聯駕駛機能,包括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系統、主動車道維持輔助、主動防撞輔助系統、路口車流防撞輔助、閃避轉向輔助、盲點偵測警示、車道偏離警示、前後方車流警示、停車後方防追撞警示、Active Protection主動安全防護系統等一樣不缺,還有市場上少見的變換車道輔助及AR擴增實境導航等也沒缺席;依照慣例,除了於中控大螢幕會顯示AR擴增實境導航資訊外,高階車款也會在儀錶上顯示同樣資訊讓駕駛者更易判讀。
- 主畫面
- 空調
- 選單
- 按摩
- 環景
去年25年式車型登場時,iX的車載系統介面便已經升級為最新的BMW Operating System 8.5,主畫面左側加入了Quick Select快捷選單並採用更多更清晰的圖像式介面,對於iX這類功能特多的車款而言使用上當然直覺不少。

身為電動車型,儀錶選單中當然也加入了專屬的充電相關選單,此外還可設定動能音效、動能回收系統等,其中動能回收系統除了高、中、低三階段可調外,還可選擇聰明的「主動式」,系統會依照前方車輛的有無主動改變動能回收及減速效果,不過較麻煩的是切換動能回收模式還得點選進入螢幕選單。
- My Mode-1
- My Mode-2
新世代BMW車型取消鞍座上的駕駛模式切換按鍵後,取而代之的則是整合式的「My Modes」駕駛,讓你一鍵改變車輛動態以及座艙氛圍主題,甚至是遮陽簾、座椅按摩功能;目前擁有的模式則包括個人專屬、運動、節能、悅動、放鬆、數位藝術,以及去年陸續新增於其他車型的「寧靜」模式。

少了傳動軸騰出底板中央的空間後,iX與許多電動車一樣採用了雙層式中央鞍座,不僅讓整個鞍座更接近駕駛者,下方也多了一個大容量置物處,至於前方的貫通式設計則使乘客擁有更充裕的橫向腳部空間。

鞍座下層主要作為置物空間使用,除了配置雙置杯架外還有一個搭配手機無線充電座的大置物盤,另提供兩個Type-C USB與一個12V電源可用。

鞍座部分除了換檔機構外,另搭載了iDrive旋鈕以及Home鍵、媒體、導航、電話、駕駛設定、My Modes等較常使用的機能快捷鍵,而在運用「Shy Tech」概念將多項按鍵嵌於飾板中後,也確實讓整個鞍座看來簡潔俐落不少。有別於標準版的天然木紋飾板,M Sport車型則換上了黑色高光澤飾板,讓搭配的頂級水晶內裝套件更顯晶瑩剔透;至於鞍座最前方還有個鏤空的小孔可拿來放置手機或車鑰匙。
- 1
- 2
M Sport內裝套件以霧面深灰車門飾條取代原有的銅色,便利的按鍵式車門開關也是一個特點,下方則則藏有實體門把開關以防萬一。

與品牌其他車型不同,iX將座椅調整開關移至門板處讓使用上更為直覺,搭配頂級水晶套件後也成為車室中的一大亮點,不過相較以往記憶機能的按鍵卻沒用上水晶套件。
- 1
- 2
與i3一樣,iX於車側、車頂及車尾等多處結構均加入了質輕堅固的Carbon Cage碳纖維複合材質,這麼特別的設計當然要大方秀出來,只要打開車門與後廂均可看見整齊的六角形碳纖維紋路。
- 天窗-1
- 天窗-2
涵蓋前後排的大面積全景式玻璃車頂依舊是全車系標配,特別的是並未配備遮陽簾,而是採用電控調節採光技術,一鍵即可透過電場改變玻璃內部高分子液晶薄膜的排列方式達到遮光效果,不過在日正當中時玻璃本身還是會有蠻燙的。

首次供應的M多功能跑車座椅於肩部、腰部、腿部等處均有強化包覆性的設計,座椅下半部同樣以咖啡果皮鞣製天然真皮包覆至整個底部,不僅觸感相當優異,坐起來也依舊如沙發般舒適,而雙前座電調、記憶、通風、加熱、電動腰靠、按摩等機能一應俱全,帶給前排乘客旗艦級的享受。針對那些偏好性能風格的車主,這次原廠也準備了M Alcantara麂皮包覆的中控台、中央扶手,以及M Alcantara麂皮/Sensatec透氣皮質混搭包覆的多功能跑車座椅可供選用。

雙前座椅椅背處均配置有Type-C USB插座可供後座乘客使用,開啟下方滑蓋後即可使用旅行便利套件,裝設衣架、平板電腦架、小餐桌等原廠選用配件。
- 後座-1
- 後座-2
- 後座-3
不同於目前品牌其他電動車的油電共生平台,iX在設計之初便是純電動力專屬,因此於後艙擁有相當平整的果嶺式底板,加上豪華型四區恆溫空調的操作介面下方予以鏤空,讓後座乘客可擁有無阻礙的腳部活動空間,不過」對於旗艦休旅來說,座椅無法前後滑移或調整椅背角度是稍嫌可惜之處。
- 前座乘坐空間
- 後座乘坐空間
畢竟軸距達到3,000mm,這個優勢也充分反應至車室空間上,身高177公分的乘客入座後仍能擁有相當寬敞的縱向空間,頭部空間也是綽綽有餘,只是被大體積電池吃掉底板高度後免不了仍有點坐板凳的情形。
- 五人座後廂
- 兩人座後廂
- 底板下
五人座狀態下iX可擁有500公升的後廂容積,以其尺碼而言不算特別大,至於深度表現、寬大方正的開口均是優點,透過4/2/4分離後座椅背的傾倒則能讓容積擴充至1,750公升;此外後廂兩側也配置了便利的椅背單鍵傾倒開關、12V電源、掛勾等配備,底板下方另藏有頗深的小空間可用於收納物品。

打開尾廂門時同樣能看到漂亮的特殊六角形碳纖維複合材質紋路,另於兩側加入警示燈以便在後廂開啟時提醒後方來車。

其實在改款之前,iX xDrive40動力便已經很難令人挑剔,它擁有與每款採用第五代BMW eDrive電力架構的BMW電動車一樣,都擁有輸出平順又好掌握的動力湧現特性,讓乘客可在隔音優異的舒適座艙內充分享受旗艦休旅風範;至於64.2kgm最大扭力,更讓這輛大傢伙不管處於起步、超車、爬坡狀態都是一派輕鬆,你已經很難有機會在一般道路上用到全力。而小改後扭力一下子跳到71.4kgm,最大的差異當然是全油門瞬間馬達釋放的扭力更令人有感、貼背感也更為明顯,但這股力量也不至於到那種脫韁野馬般瘋癲難以掌握的程度,一般行駛狀態下也能維持以往那種出色的加速與行車質感。

不僅是動力,iX xDrive45 M Sport所帶來的乘坐感也堪稱旗艦等級,雖然並未配備自動水平氣壓懸吊,但一般版懸吊系統面對碎震的處理其實已經相當細膩,雖然穿上21吋大腳,市區道路依舊可擁有一派舒適且兼具沈穩的動態表現。當然,對於行路質感更挑剔的車主,也可選用前後軸自動水平氣壓式懸吊(14.8萬元)進一步提升舒適性,且在不同的行車模式下能有更多樣化的適切表現。

將場景換至蜿蜒山道上,高車重加上採用舒適化調校的結果,就是出入彎道之際還是能察覺車身被側向力拉扯的那種沈重感,但靠著255mm寬胎帶來的優異抓地力,以及懸吊的線性反應及不錯的支撐性,依舊讓車身展現出相當穩定且可預期的動態反應;整體而言雖不會讓你感受到運動化,但以其身型與噸位來說其實動態表現算是出色。講到這兒便不得不提到這次同樣列為選配的整合式後軸轉向系統(10.2萬元),光是可縮短0.7公尺的迴轉半徑就讓你在市區好開不少,低速彎道更可讓你感覺不到自己正在駕駛一輛車長近五米的大型休旅車,因此對於iX而言,這其實是較自動水平氣壓式懸吊更值得選用的配備。

iX這次小改款的進化可說十分全面,精緻化外觀改動加上加諸的M Sport外觀套件,讓這輛旗艦休旅的顏值得以提升並更顯霸氣;至於進化為xDrive45的動力系統,則進一步拉近了其與xDrive60在性能上的差距,讓選擇iX入門動力的車主也能享受更豐沛飽滿的力量。當然,最令車主開心的應該就是一舉突破600公里的最大續航里程吧,無疑也讓iX成為一款更實用、更符合使用你需求的旗艦電動休旅!
▍BMW iX xDrive45 M Sport 規格諸元表
馬達型式:前後軸同步式電動馬達最大馬力:408hp
最大扭力:71.4kgm
電池型式:鋰離子電池
電池容量:100.6kWh
最大續航里程:602公里(WLTP)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鋁合金雙A臂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55/50R21
車身尺寸:4,965mm x 1,970mm x 1,695mm
軸距:3,000mm
車重:2,450kg
國內售價:36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