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旅行車控的我, 怎能不來為最美的旅行車 - BMW i5 Touring - 捧場呢?
前言:
不得不說, BMW 5 / i5系列真的是跟我莫名的有緣.
無論是去年本來是去信義區看Lexus LBX, 卻在101的一樓看到全新的520:
Merry Christmas 2023~在101與BMW新520i的邂逅 - 同場加映在信義區參展的Lexus LBX & Audi TT RS
或是今年3月, 本來跑去美麗華參加Volvo的活動, 回程時路過旁邊的忠泰樂生活館, 卻看到了BMW的快閃展示中心:
本來是來看Volvo的, 卻被BMW的純電系列靓車給吸引了~
不得不說, 這一代(G60)的實在是美到一個不行, 就是那種美到我已經對我的S90 B4 Inscription很滿意、但是想到i5還是會不自覺的嘴角上揚的那種滿意

而今天的我, 本來是要去濱江街試乘New X-Trail e-Power, 但卻在昨天看到01的採訪文:
【採訪】BMW i5 Touring 339 萬元起正式上市,「BMW Future Hub電能領域」華山文創園區開展!
想說還算順路, 就在去濱江街之前, 先趕來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所以也就有了今天的這篇分享文.
以上, 正文開始~

早上的華山文創園區, 人還不是很多

這裡是出口/後門; 要先到前門報到才可以進去今天的活動

要參加活動, 請到正門掃QR-Code填寫資料

今天是最後一天了, 我寫完文章的時候, 想去的人大概剩兩小時


填寫完基本資料後, 就可以拿到一個入場的QR-Code, 還有你的代表色

QR-Code可以讓你先領到第一個小獎品 - BMW i4貼紙 -




在進到主會場之前, 報到櫃台/周邊牆面都有許多跟BMW純電車有關的資訊

進來以後, 最令人感動的就是這兩台美到不行的i5 Touring
由於i5相關的內裝我之前就已經拍過了, 所以本篇會集中在i5 Touring的外觀介紹~

首先是這台339萬起跳的eDrive40

白色內裝很高雅; 想要進來參觀的人真的是絡繹不絕

因為人太多了, 所以只來的及在美臀部分拍張照, 接著就是趕快搶占另一台的拍照空間

火紅的i5 Touring、配合車色誇張的火焰型輪圈, 跟裡面的紅色卡鉗, 隱約表現出了這台i5 Touring的不凡地位

拍過好幾次的i5座艙, 每次坐進去都還是有種血脈歕張的感動



有別於新世代Mercedes Benz E系列的優雅, BMW 5系列的內裝真的是科技&動感兼具

很容易沾指紋的水晶中控台鞍部, 如果擁有一台, 肯定是會天天擦的啊~~

現在BMW的i5頂級款採用的也是Bowers & Wilkins的音響了(eDrive 40用的也是Harman Kardon, 這點跟V家的最高階跟中階音響配置相同)


驗明正身...i5 M60, 495萬的不凡身價


看看這車室空間, 旅行車就是有種獨特的魅力, 擁有房車的操控、不輸休旅車的置物空間

電動尾門是這等旅行車 or 休旅車的必須配備
接下來就讓我很快的帶大家看一下展場的其他靓車跟亮點吧~

iX1, 最容易入手的BMW純電車款



另一台略貴、但卻帥不只那麼一點的iX2


在這裡的牆面上有型錄, 以及一些配件展示


之前在忠泰樂生活有靜態賞過車、也非常令人心動的iX(又是我最愛的寶藍色)


牆面上寫著一些BMW的純電生活願景
接著我們要在此跳開一下, 說一下報到用的APP, 以及加入BMW的Line之後, 用以核銷的一些展場亮點.

首先是可兌換咖啡一杯, 以及小點心一份

還有在出口處, 如果你今天要當場購買配件, 可以取得9折的折扣不說, 滿3,000還可以取得迴力車一台~

這就是今天拿到的一杯咖啡, 跟我在Volvo展間常會吃到的餅乾



針對這杯咖啡的供應商, 有一些介紹可以在此參閱

接下來, 讓我介紹一下, 今天除了i5 Touring以外的另一個大亮點, 那就是....

純電的i7啊~~~這台真的是只能遠觀而不能褻玩焉, 唯一一台不給入內參觀的就是這台i7了~

亮黑的i7有一種莫名的霸氣感, 或許也跟我最愛拍攝的45度角有關?

BMW Future Hub真的是純電大軍壓境, 所有的電動車包含之前的主力房車i4/i5都在這裡

最後, 靠近出口的地方就是BMW精品的展示處

這裡有兩台很吸睛的LEGO積木賽車





各式精品, 包含衣/帽/傘/模型車/保溫壺/旅行箱包...等, 一應俱全

這個就是你買滿3,000就可以選的迴力車(直購價450)
最近耳聞 & 參加了幾個車廠的活動, V家的肯定是在安全上大作文章; 而上週去克緹大樓參加的Audi House of Progress Taipei, 跟今天在華山的BMW Future Hub, 則是不約而同的將展覽的內容結合了"科技" 、 "未來" & "純電".
不得不說, 雖然燃油車還有幾十年的光景, 但在大勢所趨之下, 我想純電車的能見度不僅越來越高, 也更難讓人忽略.
- 至少我的下一台車會是電動車, 我想應該是可預見的 -
以上,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