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內容依舊很多的第二篇

由於A廠事件後,轉往B廠保養。
長久以來,我們不論是開什麼車,都只回該牌原廠保養,即使是14年的老車。
對原廠保養廠從來沒疑惑過,從A廠事件及上次詢問大家,結論真的是引擎腳的事件後,疑惑了。

單純分享,不加以做其他評論。
畢竟不是專業人員。只針對自己對原廠處理事情的感受、解決問題的方式、及分析事件的看法。

#分享B廠的故事

🔺引擎腳保固出保

之前有詢問社團大家,確認真的是引擎腳後,疑惑了⋯原因是光肉眼看就知引擎腳外圍出油結塊,但發現時是距離最後一次保養完後才快一個半月。

預約回原廠,我們直接在保養廠施工區中等待技師。告知技師有漏油的狀況,技師要我們明確指出告訴他是那裡發現漏油的,怎麼判斷的。看了我們指的地方,他的回覆是引擎腳只是些微裂了而已。技師並說明這台車款的這隻引擎腳本來就容易壞,很多人大約都2萬多公里就裂了。

🔸個人想法
引擎腳些微裂和斷的認知或許每個人都不同,有人或許認為沒有分成兩塊就稱之為裂,但是⋯對於油滲漏出來的量,到漏油結塊至外圍覆蓋住的情況,對我們而言應是有段時間的。而且,如果這是所謂這台車款常有的事件,且不需工具即可查知,為什麼上次回廠時沒檢查到?🔸

同時再向技師詢問,上次保養時就已告知開車時加速不順,煞車有聲音(上次保養完的回覆是,有檢查電腦顯示沒異常,要我們再觀察看看),這段時間一直還是有一樣的問題後,技師回覆等之後修好引擎腳,如果還有聲音再來找問題。
技師這部分的說法,我能了解,把有問題的因素先解決。
但就它牌的學習經驗中,以爲技師至少會在檢查電腦外,會經由技師的專業判斷去看一下可能的情況,例如:煞車盤和來令(實際上:本車當時來令後輪2邊有落差,肉眼就可看出)。

🔸個人想法
在我們認知保養的目的,是車主告知車子最近使用狀況,由技師協助我們車主,用他的專業檢查車子,提出有那些地方需調整維修或更換,那些有急迫性,那些不影響行車安全,讓車主評估是否當場維修或可以下次再處理。
服務專員再將技師專業見解轉達給車主🔸

在技師確定引擎腳有問題當下,還需車主自己主動去找服務專員預約下次回廠更換引擎腳的時間。

所以,再回B廠換引擎腳的前一天,去電告知更換服務專員。

🔺維修引擎腳當天,除了更換新引擎腳,也提出因自行檢查來令兩輪落差的疑問(因我們本身非專業,但對於外觀可查的來令差異不理解,回廠前有去電詢問,得到有煞車分泵不均的說法,並說明更換引擎腳時一起檢測)。

但換引擎腳當天到廠時,向新服務專員提出,新服務專員覺得沒必要也不檢測此項(只能說不同看法,不同的服務專員,也實際影響車子維修判斷),更換引擎腳時,也在新服務專員的建議下更換後2輪的來令,其中一片快吃盤,也將兩盤外緣磨平(目前開車在煞車時不再有異音)。🔺

當下明確再三告知新服務專員,我們要在現場看技師更換所有的部分,但通知我們過去時,已更換好引擎腳了。
新服務專員告訴我們,他誤會我們的意思,以爲只要看裝好的樣子。

拆來令,和磨盤過程有在維修區現場看到,到了中午時間,技師們休息,請我們進休息室吃完午餐,等廠內打了上班鐘聲,我們又到維修現場,卻都已全修好⋯

曾反應油耗高的部分,一直沒解決(我們每三個多月到四個月就要進保養廠換機油)。
換引擎腳當天,一早進廠又再跟新服務專員反應,新服務專員問我們,你們是不是每次保養都’減罐‘?
我們明確告知每次進來,都是付4.5罐的錢,原廠工單我們都沒刪過,就照保養廠評估的保養,並確認每次出廠都回復12000公里,我們又疑惑了⋯工單紀錄了細項和里程登錄,但沒提出疑問的話,服務專員也不一定會發現問題!

結論是每台車遇到的狀況都不一樣,所有疑惑都要主動提出告知和詢問服務專員,請技師評估檢測。
因為車廠車太多,不可能了解每台車情況,就算我們每3、4個月就回廠,實際哩程也都6000多而已!有疑問請提出讓車廠評估,檢查不一定是有問題。
可能是個人開車習慣,但也許可避免其他更大損耗費用的發生!
所以,我們的油耗問題,當時依技師建議處理。

🔸以下是自己觀點。

⚠️ 維修保養過程自己查看清楚。

⚠️ 主動要求想知道的文件,包含結帳單,工單,及想得知的車況資訊。

⚠️其實多看一眼也只是為了知道愛車的現況。

⚠️開車十多年,開了不同車款,很幸運沒遇到什麼大問題。只理解到,一個好的技師,提供的專業知識,評估車子急需及可待處理事項,讓行車更安全!
也避免車子因爲待處理料件,而再造成更多維修支出前即時修復。

---------------------------------------------我是分隔線---------------------------------------------

#補充B廠的單據

僅分享,畢竟每個人在意的細節不同,要求也不同。

由於A廠和B廠引擎腳事件後,對於原廠的做法開始有疑惑,或許就像B廠後來解釋的一樣,為了讓車主不要有那多的困擾,所以很多細節都會依專業判斷處理。
和B廠有其他的疑惑的部分,目前和0800瞭解中,就不論述了。

進B廠以來,都只拿過結帳單一張,後來要解惑時,有請服務專員複印提供每次進廠的所有單據。也經由說明,才知道服務專員進廠後會先拿IPAD給車主看車子的狀況。
以下的單據,只有此次更換來令和出保引擎腳,及其他工作細項。

疑惑其一:
換好離廠時,技師、服務專員、工作單報表和車子實際胎痕,共有4種數值。

其實,每個人的開車習慣都不一樣,對於輪胎抓地的敏感度也不同,大致上來說應該是法規內的胎痕都是可以的,技師也可以建議,車主也可依需求判斷是否更換。

但,如果服務專員及技師習慣不同,有的人判斷用看的,有的人判斷用抄的,且基本上都未看過上次工單(因為服務專員說電腦看不出上次保養細節,只有大項標示),那車主就必須不斷提醒車子發生的所有狀況和未處理的部份,對於工單的存在性有點存疑。

實際上,我們這次的經驗是,按照原本沒改過的工作單報表上數值(但這數值也是目測的),胎痕全都是2,以BMW原廠建議胎痕2就要更換輪胎的狀況下,如果我們當時未檢測自身輪胎狀況,也未看過之前的數值,為了行車安全,依我回原廠的習慣,我下次進廠就會依服務專員和技師的建議,更換4顆輪胎了...

我們詢問數值這件事情,到底是以誰的數值為依歸時,尚未得到答案...

但只是能確定,更換零件時避免爭議,我們下次一定會要求更換新品的理由,即明確看到問題實品,並且確認新品品號,並且實際看到更換下來的舊品,或許這些過程過於吹毛求疵,但我們只能說並不想再因自己的疑慮而有更多的誤會。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BMW 原廠維修 辛苦談 第二篇 (MINI Cooper)
2021-01-02 23:29 發佈
JEN000009 wrote:
#內容依舊很多的第二(恕刪)


終於有人發維修抱怨文了
我也挺樓主發文及我個人的經驗分享
我牽樓主的姊妹車種 2AT 已經一年
右後座上方天窗周圍異音的問題,一直沒解決!
超過三天停車後開車起初都不會有
開車超過三小時以上就會發生,內裝擠壓的異音
一直以為是.當初簽合約業務送行車記錄器牽線安裝,線沒綁好的異音
後來越來越覺得不是......

我也是跑了AB兩廠,不同的經銷商的維修廠過
一開始有問題在去年4~5月
有三次在A廠處理,其中一次留車將近一星期
一星期的處理包含天篷全拆,多次交插測試....
技師判斷行車記錄器線的問題,有再加強固定
但好景不長......不到一個月又發作了

本來想回A廠再次留車拆開處理,但會處理的技師因車禍目前在休養
就轉而找B廠處理,B場認為因為有包含業務送的行車記錄器的施工,
建議我回A廠去處理,但如今A廠那位技師還未歸建,只有等待真的很無奈!

我不得不說A廠 一些小問題處理不良,真的讓人反胃
前大燈上方微霧長期不消,廠長看過連檢測跟報告送德國原廠認定都沒做!直接回答我不行.
B廠的至少有回答是要留車做顯影液測試,但有機會破壞烤漆.

一年的經驗讓我體會到 雙B的技師也沒比國產車的技師強上多少....
大都是按表操課,遇到沒操過的問題就亂了,表現的跟國產車技師一樣.

我現在不知道是要找第三間不同的經銷商的維修廠留車處理?
還是找仿間的處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