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因為她的聲音就是音樂 背景音樂可有可無 她可以是唯一~
真正的道理必然極為簡單 不需要太多修飾~
這句話在輪胎平衡這件事再顯而易見不過~
相較國外
在台灣DIY的車主較少 DIY換輪胎的車主更少 DIY輪胎平衡的我更沒見過
我想最後一個少之又少的原因是:
沒有人會為了好幾年換一次胎 花大錢去買好大一台輪胎平衡機
但接著我納悶:
在沒有輪胎平衡機的世界或時代 人們是怎麼忍受高速的輪胎不平衡跳動?
又或者其實不平衡以現代工藝誤差也不會有事?
於是 這次我就自己換了胎.....然後拔掉所有的舊平衡塊

結果如何?
首先我發現在臺灣 雖然輪胎被列為必須回收廢棄物
但一個一般民眾要丟輪胎還真不容易
清潔隊先是說不收 然後是懷疑一般民眾怎麼會有輪胎要回收
總之 最後在環保署專員協助下
清潔隊專員來拍了我的輪胎購買證明 及 確認我是一般民眾以後 當天幫我輪胎回收走了
我覺得我算有耐心 而且重視環保的 但真的感覺 丟個輪胎怎麼這麼麻煩?
後來查一下 才發現廢輪胎處理的新聞好幾年了......也不能怪清潔隊......

接著講重點 完全沒有平衡的輪胎到底如何?
嗯 如果只在市區開 80以下 是還好 感受並不深刻
但一旦上了高速公路
真的不用看錶 就知道現在90了 然後110不用怕拍照 因為你不會想繼續加速上去
腳踏跟中控整個抖到不行啊~
到這裡至少我驗證了 輪胎高速真的要平衡
這時候好朋友就誘惑我了 來店裡我幫你平衡~
但是基於好奇心殺死貓地個性
我上網搜尋了一下 有個東西超吸引我的眼球
Wheel bubble balancer
這東西的原理很簡單 就是一個氣泡儀顯示水平.....就這樣
他可是操控了世界輪胎平衡 最少20年的東西......

接著
基於中國製氣泡輪胎平衡器風評非常驚嚇我
以及 這麼簡單的東西用買的有失尊嚴下
就開始了下面的廢物利用.......

所謂輪胎平衡有兩種:
1.靜平衡2.動平衡
簡單說:
靜平衡不代表動平衡
但是 動平衡一定也代表靜平衡
輪胎氣泡平衡就是所謂的靜平衡
而輪胎店那種一直轉的平衡機器就是所謂的動平衡

說到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產生
到底輪胎需要到甚麼程度的平衡.......
回到原點 只要輪胎不高速共振就是我要的平衡

東西都準備好了 就開始銑削
延續上面的話題
竟然靜平衡是各種方法的基本菜單
那我們就來討論動平衡的必要性 與可靠性
動平衡 通常對剛性物體 像曲軸一類比較具有穩定意義
像輪胎這種隨 轉速 胎壓 會有顯著變形的東西 顯然不符合剛性物體
光行駛時接地面的變形 就不是動平衡了
非剛性物體的動平衡 存在著 是多少轉的動平衡 該動平衡真實模擬作業時的輪胎外型嗎?
我想光一個轉速對車輛來說是不夠的.....輪胎外型也一直不是固定的.....

自己銑削的目的在於 追求中心點位置 與質量均勻
畢竟所有的精度 都是累積出來的
我想這是為什麼 中國製的 有型 卻風評很差
既然買來還要調要校準......自己做好像更好更有效率

這是我第一次做的 凡事真的做了才知道
他能不能用 可以 但有兩個問題
1.太靈敏一不平衡 盤子就掉下來
2.輪框跟盤子的中心到底對準了沒 只能靠目視跟感覺 這誤差也太大了

但是到這裡 我真的非常訝異他的靈敏度
尖針的設計 及對應中心孔有做到點接觸 就很靈敏

為了前述的兩個問題
我銑了跟E34輪框中心孔一樣直徑的圓72.50mm
確保輪框一上去就置中
中國製的是利用錐度配合 其實古代歐美製的也是
但是我想錐度的同心度應該是精度的重點之一
再來是輪框中心孔與錐度配合真的水平了嗎?
為了避免這些疑問 加上我只有一台車
乾脆直接做專用的就好......沒有變因 就沒有誤差

另外就是要做到穩定效果 一定要呈 倒V 掛在尖針上
所以結構也做了一些改變

看起來很單純的結構
但沒有工業時代以後 應該是很難出現......
是說工業時代以前也沒有時速100的需求....

到這裡就算完成90%了

完全對應E34輪框中心孔 輕鬆滑入就定心

高科技驗證 也是沒有問題

但是其實真的厲害的東西是
UNPLUG 用重力跟浮力兩大真理
相較於
很重 很貴 要插電 而且不知道儀器有沒有失準
這真的很夢幻的道具

接下就是要拆胎了
其實輪框螺絲如果依造建議扭力上 手工好拆
但遇到氣動死命打過的
真的隨車工具採到彎掉(BMW隨車工具可是好貨)
螺絲六角都麻花了....也沒機會的

早年高級的輪胎氣泡平衡儀還會設置機油緩衝裝置
但我很少用 加上在客廳用 就不搞那一套了

完全未平衡的胎框 氣泡馬上偏一邊
完全的直觀 沒有誤差的機會....我喜歡這種感覺

擺上配重塊以後氣泡置中.....
相較動態平衡機顯示的時候
我完全不知道他晶片跟光電感應器跑了哪些東西

配重塊也反映了時代精神
以前的可以重複使用
現在的 一般是拆下就丟了.....

這次 用了75克 其實可以用更少
只要先裸框測平衡標記重點 輪胎輕點對應裸框重點
然後再做平衡配重 就可以減少
但是我.....懶 哈哈哈~

其實這篇雖然標題是29
但其實比28早完成
只是我完成這一篇 汽油幫浦就掛了.....
沒辦法試車......所以就先去寫了汽油幫浦
結果感覺怎麼樣?
平衡前 為了確定不是自己安慰自己
特地找了維修業的朋友坐副駕駛座體驗抖動感
平衡後 我又找了同一位朋友 高速公路同一路段 同一時段
從起步到120.....跟以前輪胎店動平衡做出來感覺一致......只有平順 完全不抖
不得不說 我真佩服這個東西
雖然說老王賣瓜....但這篇真的寫得不錯
輪胎動靜平衡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