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27年25萬公里 平常使用大約就是10公里啟動一次
想想也該整理一下了......
一般啟動馬達開始有怪聲的時候
可能是碳刷快沒了 或者是電磁閥動作不順暢 或者是裡面黃油全乾了
反正不管哪一個 都要盡快處理 不然輕則馬達要整顆換 重則要下變速箱換飛輪
最近突然找到一首很小的時候聽的歌.....
拆啟動馬達的方法很多 這篇只是其中一種方式
能不能用牽涉到工具的種類 跟手臂的粗細.....還有力氣
移除進氣軟管

移除節流閥座 這邊我並沒有真的把他從車上移除
水管跟鋼索都沒拆.....

移除上飾蓋

電瓶正極移除

啟動馬達導線移除 這邊並不需要特別記配線計鎖點 因為原廠都有防呆

然後就是寫文章最不可思議的地方.....說得輕鬆
拆除2顆16號螺帽 跟1顆17號螺絲 馬達就可以從車底拿出來了
我用了
*蛇管式磁鐵筆
*16號15度梅花板手
*10號搖頭套筒板手
*3分棘輪板手
*10號3分短套筒
*4分棘輪板手
*16號4分短套筒
*4分25公分延長桿
*4分T桿
*17號4分短套筒

拆下來以後 先看一下齒輪有沒有打壞 有的話 變速箱那邊飛輪就要馬上看

網路上抓的剖面圖

電磁閥剖面圖1

電磁閥剖面圖2

電磁閥剖面圖3

電磁閥 R (或稱I或S)端子加裝

比較早期的車會用4端子的 多一個R端子給點火線圈 新的大概都是3端子

其實 兩個小的鎖點 跟 馬達正極端平常就是通導的
實際動作時
A.鎖頭點啟動動作透過4.控制端給 1.馬達正極端2.R 端子正電
B.因為4.控制端導入電源給線圈 電磁閥上吸 接通3.電瓶正電及1.啟動馬達正極端 供給馬達大電流
C.因電磁閥上吸 馬達齒輪與變速箱飛輪齒輪咬合 轉動引擎.....

接著我們接來看實際測試影片
然後我們來看內部檢視影片
轉子銅頭的整理
沒有車床 直接鎖上鑽床 用400--800--1200--1500--2000號砂紙
溫柔適當地做整平.....銅很軟

整平完以後清潔溝槽

其他細部零件也清潔 黃油大部分都塊狀乾掉了
還有碳粉要清乾淨
馬達我比較相信原廠品 副場可能會有銅線變細或平衡不佳 工作電流比原廠大 等問題

原廠齒輪很耐用看不出來磨損 這也是我不相換副廠新品的原因

清潔後

清潔後

原廠電磁閥清潔後狀況很好

滾住軸承狀況良好

開始上油

齒輪壓合面試用含二硫化鉬黃油

接著就是依序組裝




碳刷總成更新

碳刷總成更新

然後就是一顆健康的啟動馬達

上車前測試 安靜多了 小雜音都不見了
上車前做最後確認 變速箱飛輪齒狀況良好

一樣由車底進入

這是用磁鐵筆固定螺帽.....反正發揮你手邊能用的工具 跟創意就對了

整理完以後 啟動聲音好聽多了 也更準確....非常有感的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