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天下午到 台中文心汎德 看車,試乘完與業務談價格 業務開價131,我反映友人在其他點問到129。
某黃姓業務告知若確定他可以去跟主管談128,離開後我電話請業務先與主管確認最終價格,業務態度強硬的表示要我過去他才會去談。
晚上我帶太座及小孩過去看車,某 王姓副理 親切的一直抱著我六個月大的女兒。
看完車家人覺得可以,我便詢問業務是否與主管確認價格。 業務直接告訴我他已經與主管確認是128(感覺根本沒跟主管談)。
業務便拿出合約要我簽約,當初口頭報價含乙式保險 若不需要現金可退五萬。
重點一 此時 王姓副理 跳出來說是四萬不是五萬,已經送了兩 三次都被上面擋下來。
我見苗頭不對就說那我再考慮明天再簽,
重點二 王姓副理 又說此價格已經報到台北去了,不能明天再簽。還說些此價格已經很優惠了,不會讓你漏氣。(小弟當下衝動的簽了)
事後我問了北部賣BMW的朋友,朋友說這是 王副理的話術。 台中汎德賣車與北部總公司無關。
關於乙式保險我北部問了都是-5萬,甚至問了產品精英也是一樣的答案。
業務因為沒確認清楚當初報-5萬變-4萬,讓消費者感覺很差…業務一句抱歉都沒有。
重點三
簽約後 因車子含一樣選配要+3.5萬,業務當初跟我的報價是含在裡面的,但 王姓副理 又跳出來跟業務說怎麼沒算到。
當下他們馬上打電話與上頭聯繫,告知應該沒問題 明天再確認。 當下我即告訴業務 若價錢算錯不要硬做,不想讓業務賠錢。
隔天業務也不是很積極的跟我確認,接近中午我才主動與業務確認沒問題。
(這件故事我到現在仍不知道真實性?)
繳交訂金時,業務得知我與北部業務仍有聯繫便請我不要再問了,否則他們老闆可能就不爽賣了。 我說:我不是一定要買這台車。(使用此類威脅言語 感覺很差)
後續業務告知因為選配主管算錯錢,便宜賣我了,害他沒獎金。 我跟業務說…還是你要退我訂金不要讓你賠錢難做,北部還便宜一萬塊。
交車前我即告訴業務後續費用單據實支實付,交車費用卻多了一筆沒有單據的領牌工資2500。
小弟因為有標牌(牌號為女兒生日),此牌標牌(已另外收取規費3000)。我認為此筆費用偏高,且未先告知。

關於此筆費用身邊同事朋友買Audi Volvo 國產車都沒被收過,網路爬文也發現在BMW購車的車友中滿多此類爭議的。
問了認識的BMW與他牌業務,中彰投行情約在1500。 但業務未先告知且若提早知道會有此筆費用,小弟可以請假或請老婆前往領牌。
跟業務討論時 業務開始發脾氣,說該給人家賺就要給人家賺,他們都是這樣收,領牌小姐都領20-30年了。這樣的費用客人都可以接受。
領牌小姐真好賺,一天領兩台車就可以收5000…一個月20工作天就可以收十萬。
後續小弟打了0800, 人員與業務提到的說法一樣此筆費用含驗車費500, 但我確認單據已在監理站被收過了。
此時業務及客訴處理人員確認過才改口,不知道是內部教育訓練不足還是統一話術。

以上業務賣車的話術與領牌工資爭議分享給欲購車的網友,買車真的要多比較。
明白業務難生存,但這是台灣賣車生態....找到有能力的業務或主管往往給較多的折價。
PS1. 其實我一直寧願相信此業務是老實的。 但此次購車經驗受主管影響及業務做法粗糙..
關於領牌工資其實眾說紛紜,也有賣車都不收,只收300-500塊的。
這筆費用有可能代辦小姐收走,也有可能業務自己跑收走。 領車付錢前務必跟業務確認清楚。
PS2. 最近同事買5X萬國產車,繳尾款時也發現業務多算了一萬多塊。 業務只是告知算錯了...
祝福大家賣車買車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