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分享的是我身邊一位好友的F20 M135i
為什麼是預備關箱文?
因為他為了清車庫空間迎接明年才會到港的G-Car,不得以要把這台M135i給賣掉…所以才會想在賣掉前請我來幫他拍個紀念文
(其實也有順便幫他拍照片po拍賣啦
)不過當然這篇不是拍賣文,所以大家可以不用擔心!

--
先從外觀開始

其實就我個人很主觀的來看,歷代1系列中我還是最喜歡初代E81/82的造型,因為整體造型的侵略感較強烈,稍嫌生硬的車側線條搭上那對炯炯有神的頭燈,會讓不禁想多看一眼。而當BMW進入到F世代後,車身線條相較於E世代的銳利,變的「圓滑」許多,尤其是1-Series原本烔烔有神的車燈突然變成像趴趴熊一樣的熊貓燈就讓我有點不能接受

(此為個人主觀的審美觀)

不過這輛M135i搭上了M-Power的車身包圍後,整個車頭造型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就像是個素顏美女,有一天突然化妝之後變成明星臉一樣,感受差異真的蠻大的!

相較於車頭,屁股的線條倒是和上一代沒有太大的差異,一樣十分的迷人
,除了車側的肌肉線條依舊生動,搭上了M-Power的側裙及後保桿,讓這輛原本有點「可愛」的小車瞬間有了「小鋼砲」該有的威風。
個人的看法是因為車燈的比例佔了原本的車頭太大的空間,而M-Power包圍將車頭的視覺感向下及外延伸,才使得整體感變的更加協調。而且搭配這M-Power特有的藍色,很完整的將「性能味」給融入到這輛車上。

從車側看過去,感覺氣勢並不會輸給同門老大哥太多啊

-
接著從性能開始

靜靜的看起來是一回事,但當車一發動、實際跑起來,你就會發現這車完全和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雖然定位只是Bimmer旗下最入門的1-Series,但她可是被塞進了一顆直列6缸 3.0L的渦輪引擎,輸出動力達到320hp與45.8 kg-m的扭力。單是車輛發動瞬間發出的高頻怒吼聲就可以讓你渾身起雞皮疙瘩,更何況這還是輛車重在1400kg左右的五門掀背小車?
當油門踩下去的瞬間,我就開始之前說她車頭太可愛感到抱歉

當借到車的當下車主將車輛模式預設在Comfort(舒適模式),紅燈起步的瞬間我只是試探性的將油門踩到約2/3的位置,緊接而來的就是一陣狂暴扭力摧殘後輪的拉扯感及高亢的引擎聲浪,併隨著儀表瘋狂閃爍的TCS燈號及輪胎滑動的磨擦聲,我就這樣被發射出去了。當下的反應是「天殺的這不是舒適模式嗎?」
當夜深了,來到熟悉的山路將Sport模式開啟,才真正體驗到這台車「豪放」的那一面。

有別於過去試駕的S6 Avant,雖然貴為500匹性能猛獸,但也是要將油門踩超過1/3才會開始有動力爆發的衝刺感,這就是為何我會說S6 Avant很低調內斂,但M135i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她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個身懷絕世武功,極欲展現自我能力讓眾人知道的小屁孩一樣,十分的張揚與高調。除了那尖銳飽滿的引擎聲浪外,油門每一分踩踏的力量都是等比例的將動力壓榨出去。若是反應稍慢一點的駕駛去操作可能還會有些跟不上,感覺起來就是專門為了嗜血暴徒所設計的車。
TOYOTA ALTIS為什麼賣的好?因為它們的車大多是輕輕一踩就有著輕快的動力(只是進入高速會氣虛及不穩而已)
這輛M135i則是油門輕輕一踩,給的不是輕快,而是狂暴。而且還是一路把你從時速0帶到時速200才開始小小喘息,感受起來完全不像過去歐洲車熟悉的沉穩踩踏感,也難怪車主之前只是在西濱超個車,一加速超完就被拍一張超過60公里的罰單而扣牌…

就像去夜店獵豔一樣招搖的車尾動態

以前聽朋友說,男生去夜店就是要虧妹;女生去夜店就是要被虧(當然也是有單純去夜店喝可樂看人跳舞的啦對不對
)。聽起來好像有點輕浮,不過這也是這台M135i車尾動態給我的感受。雖然搭配了主動式的電子懸吊讓入彎時方向盤的路感變的清晰,但過輕的後軸卻十分容易被慣性甩動而開始側滑。若是沒有優秀的循跡控制系統輔助,這車很容易讓人變成護欄殺手,因為她的屁股真的是很容易甩動…
不得不說這車的循跡控制系統趣味性真的很高

Sport+與Sport模式差別在於前者完全關閉循跡使動力完整發揮,後者則是會視狀況讓TCS介入穩定車身。一般人可能覺得當TCS介入時車屁股就會變的很穩定,但你們都錯了,這車就算開啟了TCS屁股一樣是搖擺不定…
不過在試駕的過程裡發現,就算TCS開啟,當你入彎速時刻意加快節奏使後輪打滑,TCS會視你的油門狀況來決定回正的時機。若是輪胎一側滑的當下你就鬆開油門,那TCS就會很快的將你的車身拉正不繼續滑動,這時若在踩下油門會感受很明顯的「動力被吃掉」,猜測是電腦保護機制的關係。
但若是你持續加深油門的話,有趣的地方就來了。當TCS作動的同時你還持續保持油門的踩踏,那車尾就會持續的向外滑動,配合方向盤反打就可以繼續穩定的維持行車路線,但只要你稍微鬆開一點油門,車身就會立刻回正。這樣的動態反應擺脫了過去「TCS作動時就是讓你車沒力變穩定」的想法,讓喜歡體驗極限操作的人在TCS的保護下「淺嚐」一下車尾甩動的感受。
(不過一般狀態還是別這樣玩比較安全)
那如果進入Sport+模式之後呢?

進入Sport+模式後由於TCS會被關閉,所以車尾的滑動的範圍就可以做的更大,不過雖然顯示TCS off,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覺得TCS會偷偷作動的感覺,因為在出彎回正的時候不會像過去純機械操作的滑順,而是有點被「硬拉」回來的感覺

這樣的車身動態雖然可玩性高,但由於車尾太過敏感,所以在面對彎道時反倒沒辦法太過的愜意,必需格外注意控制油門及方向盤轉動,才能比較滑順的將車帶入彎道裡。雖然充滿了樂趣,不過也十分考驗駕駛人油門控制的能力。
PS. TCS循跡控制系統並非萬靈丹,它能保障你過彎及平常駕駛時的穩定,但有一項東西是它無法保障的,那就是入彎的節奏。很多人都以為車有著TCS輔助就可以隨便入彎,但當你的入彎速度過高導致轉向不足推頭時,TCS是完全不會提供你任何保護的!因為它是確保你油門輸出時不會失控,並不能輔助你入彎。
所以過彎時還是穩定做好該有的減速動作,這點不管是賽道或山道都一樣。高速入彎並不代表你就能高速出彎,慢入快出才是穩定且安全的做法!
再來從駕駛介面開始

1-Series畢竟還是最入門的Bimmer,所以在駕駛介面的部份還是略顯陽春。真的要講的話,說豪華沒有,但整體感也不會樸實到失去質感。(不過以入門系列來講內裝質感最好的應該還是A1)

不同於Audi的質感及Benz的活潑貴氣,BMW的駕駛介面就是非常功能取向的感覺,沒有圓環修飾,也不會有什麼水平線對稱的視覺感。就是很制式的「功能區域排列」。

一開始看排檔桿還以為M135i是搭載自手排變速箱,不過實際上這台車是搭載了8速手自排變速箱。

而方向盤的輸入介面也有些單調,就很單純的左邊定速、右邊音量及語音控制。不過實際的握感很棒,轉動的範圍也不大,單邊的死點大約1.5~1.8圈就到底了。搭配換檔撥片會讓你握起來整個熱血起來。

所以在MMI介面上M135i還是稍嫌不便,除了輸入介面只有中央扶手那個旋鈕外,很多功能還是要進入到選單才能做進一步的選取。感覺起來BMW的理念還是想讓駕駛人花較多心思在「駕駛」上吧


但是這個後座出風口就把那些還要選配的廠商狠狠的打臉了
,上網查一下,1-Series全系列標配後座出風口,連選都不用選啦!(我沒指名哪牌哦
)
儀表的部份就和車室佈局一樣…簡潔有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座椅,包覆性真的很棒,除了電動調整之外,連椅背的包覆性都可以調整。這輛車的設計果然是為了駕駛而生的!!雖然車室佈局很樸實,但對駕駛最直接的座椅及方向盤都設計的很好。我想BMW的佈局大概就是1-Series就給你最基本的動力及操駕感受,想要更高級或更有質感的就請往上升級吧!!!!

當然不能漏掉可以勉強塞進3個人的後座嘍

最後從細節開始

讓M135i從可愛熊貓臉瞬間成為殺手熊的M-Power下巴!


前後18"大腳,搭配藍色的前四後二卡鉗,標準性能車的煞車配置。

現在好像很流行性能車就要用銀色後照鏡?(可惜不是金屬髮絲銀)

女生穿裙子氣質非凡,車子穿側裙也有幫助整體氣勢的作用!

F20的尾燈我就覺得比E81的好看,但這樣方正的造型卻和前面的水滴頭燈有點衝突。

M-Power的後保桿讓屁股的線條向上上揚,配上了兩支微微性能味的尾段。雖然會覺得侵略感沒車頭那樣強烈,但當車子發動後你反而會比車頭還要更愛這邊

(車牌都是我修改的不要問車主怎麼選號的)

這個M,象徵著所有BMW車主們心中的性能夢。

而M135i,應該就是讓許多心中懷有M-Power夢想的人最容易實現的一輛車吧?
分享到這邊!感謝各位的收看!!
有機會再分享一些好車給大家!!
攝影:ShenYuanSyun、Peter
文字:Pe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