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整型後1系列頭燈和雙腎稍微拉長,眼睛不再下垂,看起來比上一代有精神也多了點氣勢。個人認為M款下巴沒有比較好看但識別度挺高的。

側面。M款車身懸吊降1cm其實看不大出來,側裙褶線和黑色高光澤窗框也沒有多少人會注意,但輪圈升級到18吋在視覺和駕馭上都很有感,個人覺得這車身搭配18吋的比例剛剛好。
另外,前擋隔熱紙跟業代凹了V55,車身是的H30,特別要求別把I'm vkool的貼紙貼上去,個人喜歡乾乾淨淨的玻璃。

尾燈變得比較有家族特徵也比前代好看得多,若尾燈跟前代一樣我就不會買單了。M款後保多了一片亮面的黑屁股,可惜如果有雙出尾管就更性感了。

前輪225/40/R18,廠徽旁有M標,原廠配橋石胎Potenza S001(Made in Poland),要125i以上才有通風碟,不激烈操控的話很夠用了,但是煞車點頭很難控制,還在適應中。

後輪也是461M框,245/35/R18比前輪略小一點點,胎寬抓地力較好但油耗會差一些。

葉子板小小的M標,左右兩邊都有。

預留的車頂架孔,應該是用不到了。前一台車因為天窗漏水困擾很久,我對用不到的天窗很感冒,所以"沒天窗"也是很重要的購車條件,還好這級距汎德都不給,哈~


16年式的車都標配的倒車顯影,不過在後保的位置有點低,被A到的機率比較高。

M款Hexagon織布內裝,門把是鋁質格紋飾板,如果設計在門後端會比較好使力。

M標迎賓踏板,保護膜還沒撕掉。腳墊踏是業代送的,質感普通。座墊最右邊兩顆按鈕可以調整腰部包覆強度,挺有趣的。

藍色縫線的Hexagon織布麂皮跑車座椅,質感和包覆性都非常好,上面還有M款3色車邊徽飾,副駕也一樣是電動座椅。

M款跑車式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左邊限速和定速(16年式的車都標配),右邊多媒體控制鍵,下面還有個小M標。keyless有點不習慣。其實我平時開車也只是聽聽警廣路況或流行音樂,對音響和內裝要求不高,標準螢幕也夠用,papago副廠導航還要加2w就算了。

剛交車時里程是13km,一個禮拜後跑405km,目前油耗7.9L/100km,人和車都還在磨合學習中!

副駕的鋁質格紋飾板和藍色飾條,手套箱容量很小。

為了小baby,後座冷氣出風口是我換車的必要條件之一。出風口下方還有一個點煙孔。平常後座只有小baby,他有自己的安全椅,所以後座椅背太直、地板中間凸起等都不是什麼大問題,等他長得夠大時也該是換車的時候了。

原本我們開的是後車廂有900多公升的SUV,空間非常大但從沒有一次裝滿,甚至裝到一半都很難,我們對空間要求不高,小孩也不愛坐推車,360公升的後車廂對我們來說夠用了。右邊還有一個點煙孔,後車廂防水墊也是業代送的,質感差強人意,先將就著用。

引擎室有自動頂桿撐著很方便。電池移到後車廂,後驅加上50:50配重,山路開起又穩又靈活,這是之前的休旅車無法給的駕馭感。老實說我常常打開引擎室來研究呢,看來我不適合開BMW啊!


當初試駕的是一般版本的120i,17吋胎加上偏舒適懸吊。一般版本和sport line版都沒有我們要的車色只好改訂M package,但M版能選的車色跟其他版本的不太一樣,索性就直接選標準白了。原本擔心M套件懸吊會太硬,幸好幾天開下來太座還能接受,我則是還在適應中,畢竟開起來跟原本的休旅車差很多,不過現在開國道和過彎時都很放心就是了。

相較於官網選配M套件的價格,現在買120i M款其實滿划算的,而且M套件的車身和輪框比例幾乎不用改就很好看了。我的單現金價15x萬(北部),基本贈品、油加滿之外還有用不到的原廠登機箱,隔熱紙(前擋改V55),規費實報實銷,代裝行車記錄器,不含保險。交車時業代也很有耐心地把功能特色都介紹過,隔天還打電話來詢問車子開起來如何等等,該有的服務都有了,很滿意。以上,分享給需要的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