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单车入门(送新人)

单车入门(送新人)

写这篇帖子感觉相当吃力,毕竟自己就是新人,对车车了解也不是很多,但是看到很多朋友看到车子的价格很吃惊,对于超市几百元和专卖店几千元的车车没有感觉,我还是决定班门弄斧写一些,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老驴、强驴多多指点。

无论您把单车作为代步工具也好,亲密伙伴也好,我们先来区分一下单车的分类,从用途可以分为山地、公路、旅行三大类,根据特点还可以分为折叠和非折叠,根据我现在的观察还没有遇见折叠的公路车,而折叠车根据车把还有轮胎的不同,所适应的环境也不相同。

山地车上可以用齿胎、蛇皮、光头三种轮胎,齿胎摩擦系数高,抓地效果好,适合越野,但骑行较费力。光头正好相反与地面接触面积小,摩擦系数小,可以更轻更快,但是制动效果较差,对路面要求较高,石子等尖锐物体容易扎胎。蛇皮介于两者之间,有纹路但较浅,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更换不同的外胎,个人建议如果经常爬山可以考虑齿胎,通勤可以考虑齿胎和蛇皮,追求山地的越野和速度,可以考虑光头。

【原创】单车入门(送新人)

【原创】单车入门(送新人)

【原创】单车入门(送新人)

【原创】单车入门(送新人)

【原创】单车入门(送新人)


公路车对于路况要求很高,如果路况较差,车气不足很容易将内胎硌破,而公路车主要用于比赛等要求速度的场合,大轮径、速度、整车更轻的质量等,都是公路车爱好者所追求的,当然了其他类型的车也是在坚固的前提下越轻越好,这也可以作为选择单车的标准吧,大家可以掂掂心仪的车车,越轻越贵(常规状态下啊,不排除有特例)。

旅行车接触较少了,蝴蝶把是旅行车最大的特点,因为旅行车是为了长途骑行设计的,所以舒适是很重要的,骑行途中不断变换扶把的姿势,可以减轻旅途的疲劳,说到旅行车不能不提的那就是趟车,这种车在国外应该很普及了,在国内也有很大一批爱好者,但因为对路况要求较高尤其是三轮趟车,所以国内见到的机会很少。

最后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单车的价格问题,很多朋友都发现了超市有200-300元的折叠车山地车,都很漂亮啊,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专卖店或者车行里动辄2k-3k以上价格的单车呢?常言道一分钱一分货,在单车上也不例外,试想一下在户外运动或者长途骑行过程中,一台可靠,性能良好的单车意味着什么?更轻的质量,让我们可以骑的更远、更高。传动系统的摩擦系数小,无用功少,节省了更多的力气,可能短途没有什么感觉,但是长途骑行或者户外运动的时候,您就一定能体会到了。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看车子的轴承位置,如果是那种圆柱的很细的那种,价格应该不会超过1k,而很粗大,中间细两端略粗那种的价格应该在1k以上了,采用碟刹的车子制动效果会比V刹稍好,但这不是绝对的,还有就是合理的人体工学设计等等,也是可以更好的发挥人体的潜能,遇到很多人了,总是说你鞍座那么高,骑着多累啊,实际呢?恰恰相反,当鞍座的高度适合的时候是你骑行最舒服,最省力的状态,我们平时骑的车子,腿伸不开,不利于发力,鞍座低,造成只有臀部一点受力,而手只是用来控制方向,而实际上,在长途骑行中,是双手和臀部三点受力,我想大家都有骑车时间长了屁屁痛的经历吧,无论电动车还是单车,那就是因为只有一点受力的原因啦。

车子的细节设计:有朋友说鞍座一定是很软很大坐着才舒服嘛,其实不然,那是因为你还是错误的骑行姿势造成的感觉,正常的应该软硬适度,长途骑行才会更舒服。还有很多朋友喜欢带有减震的车子,认为有减震的才高级啊,同样,有无减震并不是车子高级与否的标准,前叉减震很有必要,座杆下的减震么则是可有可无,根据自己喜好和用途了,而前叉的减震最好选用可以锁死的,因为在爬坡过程中所有的减震都在给你谢力,有时谢力可以达到30%-40%。绑腿是一个很好的小物件,当你骑行的时候没有穿骑行服,那么总会有裤子剐蹭到车链的时候,弄的一裤腿油不说,还有将裤子卷进去的危险,而绑腿可以让裤子和小腿紧贴,不用担心弄上油了。

再说说服装,很多人看到咱们骑车的都感觉服装很另类,很拉风啊,其实这是有他的考虑的,首先,紧身速干是必须的,骑行过程中会出很多汗,快速排除体表的汗液可以让人更舒爽,还不至于中暑,所以紧身速干衣也就是骑行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买一套比较好。魔术头巾是我的最爱了,可以快速排掉头部的汗水,还可以保暖,避免头部热量快速流失造成感冒,还可以待在手腕擦汗用,还可以在受伤时候包扎伤口等等,很实用。头盔的作用不用多说了,在摔车的时候可以很好的保护头部,在穿越林间的时候可以保证不被树枝刮伤。锁鞋可以帮助矫正骑行姿势,保护膝盖,让我们骑行的更远。

【原创】单车入门(送新人)

【原创】单车入门(送新人)

【原创】单车入门(送新人)

【原创】单车入门(送新人)

【原创】单车入门(送新人)

对于车子和服装我能说的也就这些了,回头再写一个姊妹篇介绍一下车上的设备。
注:感谢小恶魔车友kailun168提供车胎对比图,大行折叠车图片转载自大行官网。
2009-03-31 14:13 發佈
講真的
有點看不懂
全部都是簡體字
對我們台丸郎來共
看起來蠻吃力的
兩岸用語大不同:

老驴、强驴:老驢、強驢,台灣用語是老馬、老手。

山地车:山地車,台灣用語是登山車。

齿胎、蛇皮、光头:齒胎、蛇皮、光頭,台灣用語是巧克力胎、中央具連續花紋之城市胎(or多功能胎)、光頭胎。

车气:台灣用語是胎壓。

趟车:躺車,台灣用語是斜躺車。

掂掂:用手舉起感覺重量。

鞍座:台灣用語是坐墊。

减震:台灣用語是避震器。

谢力:抵銷踩踏力量。

骑行服:台灣用語是自行車衣。

头盔:頭盔,台灣用語是單車安全帽。

锁鞋:鎖鞋,台灣用語是卡鞋,配合卡踏使用。

價錢方面:文中以人民幣計價,價錢*5=折合台幣價格。

這台車,算是公路旅行車,不算可折,但是可以前後拆開~
不羈的靈魂,明天要去哪裡流浪?
身為高級外省人的我們
要花點時間來看懂!!==
用語也要花些時間習慣習慣~
單車入門(送新人)

寫這篇帖子感覺相當吃力,畢竟自己就是新人,對車車了解也不是很多,但是看到很多朋友看到車子的价格很吃惊,對于超市几百元和專賣店几千元的車車沒有感覺,我還是決定班門弄斧寫一些,也算是拋磚引玉,希望各位老驢、強驢多多指點。

無論您把單車作為代步工具也好,親密伙伴也好,我們先來區分一下單車的分類,從用途可以分為山地、公路、旅行三大類,根据特點還可以分為折疊和非折疊,根据我現在的觀察還沒有遇見折疊的公路車,而折疊車根据車把還有輪胎的不同,所適應的環境也不相同。

山地車上可以用齒胎、蛇皮、光頭三種輪胎,齒胎摩擦系數高,抓地效果好,適合越野,但騎行較費力。光頭正好相反與地面接触面積小,摩擦系數小,可以更輕更快,但是制動效果較差,對路面要求較高,石子等尖銳物體容易扎胎。蛇皮介于兩者之間,有紋路但較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更換不同的外胎,個人建議如果經常爬山可以考慮齒胎,通勤可以考慮齒胎和蛇皮,追求山地的越野和速度,可以考慮光頭。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公路車對于路況要求很高,如果路況較差,車氣不足很容易將內胎硌破,而公路車主要用于比賽等要求速度的場合,大輪徑、速度、整車更輕的質量等,都是公路車愛好者所追求的,當然了其他類型的車也是在堅固的前提下越輕越好,這也可以作為選擇單車的標准吧,大家可以掂掂心儀的車車,越輕越貴(常規狀態下啊,不排除有特例)。

旅行車接触較少了,蝴蝶把是旅行車最大的特點,因為旅行車是為了長途騎行設計的,所以舒適是很重要的,騎行途中不斷變換扶把的姿勢,可以減輕旅途的疲勞,說到旅行車不能不提的那就是趟車,這種車在國外應該很普及了,在國內也有很大一批愛好者,但因為對路況要求較高尤其是三輪趟車,所以國內見到的机會很少。

最后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單車的价格問題,很多朋友都發現了超市有200-300元的折疊車山地車,都很漂亮啊,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專賣店或者車行里動輒2k-3k以上价格的單車呢?常言道一分錢一分貨,在單車上也不例外,試想一下在戶外運動或者長途騎行過程中,一台可靠,性能良好的單車意味著什麼?更輕的質量,讓我們可以騎的更遠、更高。傳動系統的摩擦系數小,無用功少,節省了更多的力氣,可能短途沒有什麼感覺,但是長途騎行或者戶外運動的時候,您就一定能體會到了。教大家一個最簡單的方法,看車子的軸承位置,如果是那種圓柱的很細的那種,价格應該不會超過1k,而很粗大,中間細兩端略粗那種的价格應該在1k以上了,采用碟剎的車子制動效果會比V剎稍好,但這不是絕對的,還有就是合理的人體工學設計等等,也是可以更好的發揮人體的潛能,遇到很多人了,總是說你鞍座那麼高,騎著多累啊,實際呢?恰恰相反,當鞍座的高度適合的時候是你騎行最舒服,最省力的狀態,我們平時騎的車子,腿伸不開,不利于發力,鞍座低,造成只有臀部一點受力,而手只是用來控制方向,而實際上,在長途騎行中,是雙手和臀部三點受力,我想大家都有騎車時間長了屁屁痛的經曆吧,無論電動車還是單車,那就是因為只有一點受力的原因啦。

車子的細節設計:有朋友說鞍座一定是很軟很大坐著才舒服嘛,其實不然,那是因為你還是錯誤的騎行姿勢造成的感覺,正常的應該軟硬適度,長途騎行才會更舒服。還有很多朋友喜歡帶有減震的車子,認為有減震的才高級啊,同樣,有無減震並不是車子高級與否的標准,前叉減震很有必要,座杆下的減震麼則是可有可無,根据自己喜好和用途了,而前叉的減震最好選用可以鎖死的,因為在爬坡過程中所有的減震都在給你謝力,有時謝力可以達到30%-40%。綁腿是一個很好的小物件,當你騎行的時候沒有穿騎行服,那麼總會有褲子剮蹭到車鏈的時候,弄的一褲腿油不說,還有將褲子卷進去的危險,而綁腿可以讓褲子和小腿緊貼,不用擔心弄上油了。

再說說服裝,很多人看到咱們騎車的都感覺服裝很另類,很拉風啊,其實這是有他的考慮的,首先,緊身速干是必須的,騎行過程中會出很多汗,快速排除體表的汗液可以讓人更舒爽,還不至于中暑,所以緊身速干衣也就是騎行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買一套比較好。魔朮頭巾是我的最愛了,可以快速排掉頭部的汗水,還可以保暖,避免頭部熱量快速流失造成感冒,還可以待在手腕擦汗用,還可以在受傷時候包扎傷口等等,很實用。頭盔的作用不用多說了,在摔車的時候可以很好的保護頭部,在穿越林間的時候可以保証不被樹枝刮傷。鎖鞋可以幫助矯正騎行姿勢,保護膝蓋,讓我們騎行的更遠。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對于車子和服裝我能說的也就這些了,回頭再寫一個姊妹篇介紹一下車上的設備。
注:感謝小惡魔車友kailun168提供車胎對比圖,大行折疊車圖片轉載自大行官網。

轉成繁體囉~
蠻好的 ! 受教了!! 學習了!!

兩岸用語 其實多看多交流 就通了

不同的地域 不同的文化跟用語 但享受一樣的快樂

至少比德文法文易懂
非常感谢各位车友的回复,小恶魔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这里有很多大陆的网友,我们从小学习的就是简体字,看繁体字也是很费力的,也发现两地很多名词不一样了,大家多交流吧~~~虽然有点小障碍,但是并不会妨碍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非常感谢JohnMCHuang给不同名词叫法做的解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