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我是要來問問各位單車騎士們(本身也有在騎車)
行人走在人行道單車可以叮叮~叮叮 車來了!!就趕人嗎?
請問你們公民與道德都唸到那裡去了?
雖然不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國內單車客
素質真的有在下降!!(比例問題?)
那我更想知道在鄉下的省道你們就可以佔住慢車道嗎?
叭也不聽 還回頭"青"人?(我是開車,而且我後面也有車叭我
重點是慢車道也有寫禁行機慢車。)
好幾輛汽車只為了兩台單車騎在慢車道就要塞車?
還好我心情好所以我煞車 要是那天心情不好就踩油門(開玩笑的! 我承認我幼稚)
真不知道騎低價車與白牌車到底那裡有罪
去小七店買東西也可以被排擠?
你的K?社的T3就要停比較裡面?
我們的SP8跟白牌就要被你們牽去外面一點?
以上是個人最近遇到感覺"部份"單車騎士的脫軌行為有感而發
希望我遇到的應該是個案吧。 祝大家騎的開心。
回各位大大們!!
我承認我可能比較自私吧!
只是覺得當我們是大車時我讓小車,小車不理我們大車
那當騎小車時,大車又要很鴨霸。
只是整體來說小弟自己覺得現在部份騎車的人真的都會覺得自己最大
人行道或騎樓可以騎車嗎? (共用的無話說是應該要尊重)
我步行的話一定會走在右邊
請問人就走在旁邊一小角了還是一直叮叮叮的
同理心吧! 換成今天你走在人行道後方有單車遠遠的就叮不停
遠遠的是有多遠,就是我抽一根煙他還撞不到我(誇飾法)
一樣道理 叮一兩聲無所謂! 但不知為什麼最近看到行人就猛叮
遇到全家出遊的爸爸當先鋒、小朋友接力、最後補上夫唱婦隨
現在被叮叮後都小弟都會原地不動等他們過
有大大說 喊 不好意思 借過 感覺真的會親切一點
如果有人跟小弟說 "燒喔 借過喔" 下意識一定閃遠遠的啦。
但是今天換成你們騎單車在慢車道一樣被猛叭那心情又是如何感想呢?
快慢車道都會寫禁行機慢車吧?
至於快車道本來就沒有人會去那邊騎車了
如果自認神人的還是怎樣之類的可以try it
小弟也是遇過很多非常好的單車騎士,
但只是單車違規的人越來越多 無法可管? 對阿
小朋友都會開玩笑說腳踏車闖紅燈不會被抓啦!
這一篇文只是想寫出來警惕自己不要有這樣行為
也希望大家給台灣一個好的單車文化!!
                                    
            沒錯 !
這種情況我也遇到過
有些騎自行車騎士 騎在道路中間
想叭他 但又怕嚇到他
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 尤其是在車速不低的道路上更是危險
希望自行車騎士們在騎車時能更加小心點
http://whmnxz.blogspot.com/ 歡迎參觀~
http://www.flickr.com/photos/whmnxz_liu/
            Alex0506 wrote:
我怎麼覺得...行人...(恕刪)
我想這位大大可能搞錯版大的意思
不然就是可能認為單車騎在人行道上或自顧自的騎車而不管其他用路人的行為是合理的
(若猜測錯誤,尚請見諒)
當然,以上僅舉出單車客的行為
其它諸如汽機車駕駛或行人亦應包含在內
個人不管是開車,騎摩托車,騎單車或走路時
都會不時注意四週的來車或行人
如果我速度較慢
就會注意不要擋到別人或其它車輛(自動讓開)
如果我速度較快
就會注意在超車(人)時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或危險
(不會惡意超車(人),但遇到白目駕駛或行人時不在此限)
這是一種"同理心"~~~
但目前不少用路人的心態可能都是
"大車應該讓小車,小車應該讓行人"
"我就是要過,你給我閃遠點,不然我叭(叮)死你"
"我現在想慢慢的走/騎/開,你自己想辦法超過我,或根本無視於後方的人/車"
.....................blablablabla
如果大家都能多點同理心
就不會老是有人上來抱怨哪個傢伙又有大頭症了
只是我覺得與其去要求別人
不如自己先主動做好還比較容易
近來家中剛多出兩個成員
我會努力的教導她們
不要讓她們成為別人眼中的小白或總是被抱怨的那個人
共勉之~~~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