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香榭大道?中華路腳踏車道-台北市區腳踏車道(全台造價最高)

台北市區腳踏車道在2008年版的台北市政府出版的腳踏車道地圖標示不少。來去一條一條的走走看看。

這麼多的市區腳踏車道,沒看到台北市政府的腳踏車道政策(比如說要蓋在人行道還是汽車道上)、目的(通勤用轉移現有汽機車人口等),與市政府在市區腳踏車道的願景(台北市政府的施政願景的腳踏車道只有河濱腳踏車道,沒有市區腳踏車道),標榜特色等(如高雄市亞洲最友善單車的城市,與捷運搭配,長程搭捷運短程騎單車的市區交通政策)

台北市中華路兩側人行道有寬1.5公尺腳踏車道。造價不便宜的,平均每公尺平方約七萬元左右,鋪設花崗岩板,當年路面用每片花崗岩板市價約100元。台北縣正在興建的石門-金山濱海腳踏車道每公尺造價一萬元,小巫見大巫。

完工八年的中華路目前的樹木長得很濃綠。當年號稱標準施工的道路,路樹、路面花崗岩雕刻等,號稱量身訂作的。美中不足的是腳踏車道用的是加裝上去的分隔道反光板。看得出來這條香榭大道原來設計沒有腳踏車道,腳踏車道怎麼冒出來的只有當年做決策的人知道。

記然有腳踏車道了,也是台北市政府在中華路完工之後從來沒有消失的古董級腳踏車道,大家來看看全台最豪華的腳踏車道現況。

一碗阿宗麵線站著吃勝過金莎巧克力,情侶你一口我一口用塑膠湯匙擾動麵線糊飄著熱騰騰的水氣,如面線勾芡柴魚大腸濃辣,又如水氣飄散消散,真是經典都會愛情場景。
香榭大道?中華路腳踏車道-台北市區腳踏車道(全台造價最高)
2009-02-22 8:10 發佈
那是前台北市長的偉大政績之一。
號稱自行車道卻很難讓人辨識得出來,
有些地方還會撞上捷運和地鐵的通風口,
比較熱鬧的路段行人多的像螞蟻還騎車勒!
根本就是缺乏規劃便宜行事。

另外,在福星國小外面的電扶梯天橋也是其傑作...
有的時候看不出來發文者的目的?意圖?為何?
所以順著發文者的內容去尋找一下是不是有臺北市自行車道的補充資料?
到來臺北市政府交通局的網站逛了一下,
有一些不知道是不是發文者需要的資料,
提供一下給大家參考。
http://www.dot.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8f59f25

另外,小弟利用中華路的自行車道騎車通勤多年的經驗,
那可真是一大享受,路寬、路平、不用跟公車擠…
王建民 曹錦輝陳金鋒
小樵 wrote:
有的時候看不出來發文...(恕刪)

抱歉
小弟不知您的路平這點是指哪一段
小弟長騎中華路自行車道
我沒記錯的話忠孝西路到桂林路這段自行車道是在人行道上
哪來的路平啊
騎那常常要注意行人,下斜坡,上斜坡
三不五時要忍受行人目光
小樵 wrote:
另外,小弟利用中華路的自行車道騎車通勤多年的經驗,
那可真是一大享受,路寬、路平、不用跟公車擠…
...(恕刪)


歡迎一起貼文來檢驗台北市的市區腳車道。

你可以把你的騎乘經驗照片貼上來,有圖有真相。

我貼文沒有意圖,只是把台北市政府出版的地圖標示的腳踏車道去體驗、觀察,分享給車友。

台北市是自稱台灣首善之區。市區腳踏車道的定位與興建的目的是什麼呢?

是不是也是首善可以當台灣其他地方,甚是當作台灣代表給其他國家做參考呢?

名符其實沒?車友關心的命題囉。


台北市中華路寬80-50米。

之前在下貼文高雄市區腳踏車道、與高北兩市腳踏車道比一比,不少車友提到台北市的環境跟高雄市的環境不同,也提到台北市的道路[寬度]問題,以台北市中華路的寬度可以稱為全台1公里長以上最寬的車道。這麼寬的車道設置了寬15-20米,兩側都有的人行道,且人行道都用花崗岩鋪設而成,這種規格與造價都不是高雄市與台灣其他地區,甚至其他國家少有的規格。因此台北是當年改造中華路以巴黎香榭大道自許。興建這麼多年了,來看看台北市自許的香榭大道一點不為過。況且我只是要看中華路的腳踏車道啦,台北車友也不用急著發難向先前的帖子那樣抹黑在下。大家可以在專業或期許或者願景的角度來檢驗台北市端出來的市區腳踏車道。

先前貼文,高雄市區腳踏車道;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920071&r=6&last=10154951

高北兩市市區腳踏車道貼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938325&p=1

高北兩市市區腳踏車道2009貼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931491

2009/02/21騎台北市河濱華江橋附近看鴨鴨活動在淡水河提武昌街段爬河堤轉戰西門町端著阿宗麵線到中華路坐在中華路行道樹頭吃順便觀察中華路腳踏車空間與車友騎城狀況。

很不幸的看到一件單車車禍,剛好是被我跟拍的一般利用腳踏車代步逛市區的車友在台北捷運西門站六號出口前。我剛好在拍中華路腳踏車道的馬克,因此拍到以單車車禍為背景的中華路腳踏車道實況。被撞是誰,按下快門時不知道。等被撞的人走到我前面時才知道是個小孩子,且邊走邊揉胸部,看他揉胸部模樣叫人不捨。誠心祝福這位被撞小孩子能過快快樂樂的長大成人。


朱胖 wrote:
哪來的路平啊
騎那常常要注意行人,下斜坡,上斜坡
...(恕刪)


市區的自行車,應該就是用來通勤的吧,應該不像河濱車道一樣,以休閒為導向。
另外,自行車道與人行道共構的話,當然免不了上、下斜坡的狀況;
至於行人會走進來自行道,那也是行人的問題。

而上述的種種,總比把市區的自行車道放在大馬路上,跟一群機動車輛較勁,來的好吧。


另外,在發文者之前的文章中,看到了一篇回應,是值得省思的
jimyboy wrote:
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不同考量和先天條件,
如果都把這些考量和先天條件視而不見的拿來比較,
還要說是不服輸... 就實在讓人不懂你的觀念了。

可曾想過台灣的經濟要衰退到什麼地步,
台北的街頭才會車少到能夠讓自行車暢行無阻?

這不僅僅是土地取得和道路拓寬的問題。
在台北隨便一個維修工程所影響到的人都不是你所能想像的,
更不用說封路更改設施了。

建議你分別在台北和高雄的街頭計算看看車流量和行人量,
因該就會了解為何兩地道路的損毀周期差這麼多了。

高雄好的地方,為高雄人高興,也值得學習。
台北也確實有著許多令人不滿需要改善的地方。

但是兩地的政府和居民所考量的事情與優先順序都不盡相同。

如果硬要因為台北單車道建設的速度不如高雄快、
路不如高雄來的寬敞平順、
路上的車流量不如高雄的少‧

就說台北不如高雄。

那我就不得不請教在現在普遍經濟不景氣的氛圍下,
消耗預算,蓋單車專用道 ,真的是該"優先"考量的施政方向麼?

還是說只因為有人有閒有錢騎自行車,政府就得把營造完美的自行車行駛環境當作最優先的施政?/blockquote>
王建民 曹錦輝陳金鋒
小樵 wrote:
市區的自行車,應該就...(恕刪)


台北是台灣首都,是國家門面。市區要擺腳踏車道,當然要有個[道理],不然怎麼代表台灣給其他國家友邦給個說法,況且台北還說要世界級的首都的平比,不能老用第三世界或違反文明的方式搞市政。況且台灣還自稱是腳踏車製造王國咧,一市之不持,何以天下賣卡踏車呢?還好現在台灣有高雄市以亞洲最友善單車的城市可以當作賣車的環境樣本了,台北市自己不要這個地位,也不要緊啦。但還是不能丟台灣的臉。

我也知道台北市突然之間增加這麼多市區道路是畫出來,輸人不輸陣下的[成果]。如果真有個理念再指導這些市區腳踏車道的產生,不會有這麼莫名奇妙的的分布與惡劣品質的腳踏車道路面。

中華路花大錢喔,台灣哪個城市哪有這種本錢可以搞像中華路這樣規格的道路呢?台北市當然跟其他城市的條件不一樣囉。說真個的,台北市的幾條交通要到大都是日本人在上一世紀規畫的,日本人的現代城市邏輯不錯,大家喜歡去日本玩,當年日本也用日本本土那套在經營台北市,台北市當然也那樣的骨架。只是這些市區骨架的道路規格被亂用,才會看到今日亂糟糟的模樣。

如果台北市有個底,比如說機車路邊停車不上人行道,要考慮機車停車動線,自然就會有相對應的道路設施與規格。但台北市沒有。亂搞一通,造成汽車道、人行道、綠島品質低落。這就是落後國家的象徵才會有這樣的行政舉措。

2009/02/21中午拍的中華路阿宗麵線出來的巷子(影劇、歌星圈假日要進入西門町搞活賣唱片就從這裡進去的)

照片中的人與車子都沒有違規,都在動態中被我拍下來的。

全部花崗岩鋪面,市政府沒有善盡維護與管理、清潔責任,凹凸不平與髒溪溪,一點都沒有香榭大道的位道。蠻像廚房的花崗岩鋪面。即將舉辦世界級的活動的台北市怎會允許這種面貌去面對世界各國參觀或參賽的人呢?況且還是對景觀環境最挑剔的花卉博覽會的觀光客呢?

中華路完工時就是照片中的模樣,橘色西門町協進會人員的位置就是腳踏車道的位置,下道巷子有玫瑰花崗岩路緣石。約有3-5公分高差。腳踏車下人行道的品質不好,引起市議員質詢腳踏車騎起來感覺不舒服要求市政府改善,否則不能通過驗收,後來有改善少數路段,但不是全部都有堆了下來的水泥斜坡,當年市政府怎麼驗收的通過的,不知道。

當年路沿石的花崗岩比較貴,人行道鋪面的花崗岩石板很便宜(拼成一公尺平方的花崗岩板材料費用約500元左右。產地關係,石材價格差了約五倍左右。

前面車友提到台北城門北門到我拍的這邊的人行道與腳踏車道品質很差。怕一些台北車友無法接受這些醜醜的路段,且花了這麼多前的腳踏車道面見全台灣車友,以免招來抹黑在下,我就不貼這路段的,只貼中華路最漂亮的路段分享車友。阿宗麵線巷子口到愛國路口。(愛國路也被去年底的台北市政府列入市區腳踏車道,這邊更誇張,只在人行道立行人/卡踏車共用的牌子,連路面畫出腳踏車道導引線都省略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