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車友變入門勇腳的練車心得
在發表我的練車心得之前,首先先推薦一篇e-ma車隊、玉蜀黍大人的文章:
給初學者的一些練車建議:
http://e-ma.homeip.net/phpBB2/viewtopic.php?t=1897&start=0&postdays=0&postorder=asc&highlight=
我的練車心得是從這篇文章做適當的調整而來的,騎腳踏車七年多,台中136縣道從認識這條路以來,原本一直都是騎70、80幾分鐘,要快不快,要慢不慢的。直到最近這半年,改變了練車的方式,才進步到56分鐘,算是個入門的勇腳,在此我分享一下我練車的心得還有方法。
我的練車方法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一個月,穩紮穩打的話三個月後的成績應該可以進入一個小時以內。
首先要先提醒一下,前兩個月請不要提早暴衝,卯起來練車,那只會讓你受傷而已。因為我被運動傷害苦惱了多年,所以我的練車計畫是循序漸進而且很保守的:前兩個月是打好你的基礎心肺功能以及腳的各方面基礎能力,然後才進入第三個月的進階訓練。
第一個月:
每個禮拜的星期二、三、五騎大坑中正露營區(我從逢甲大學出發),用稍微吃力的感覺去騎即可。
週日去騎超過70km的路程,舉例來說:逢甲出發,騎到東勢林場山腳下來回,一樣用稍微吃力的感覺去騎即可。
星期一、四、六休息,如此一來每週可以達到大約170公里的里程數
經過這個月的鍛鍊,你136的成績應該可以維持在65~68分鐘左右
第二個月:
每個禮拜的星期二、三、五騎大坑中正露營區,用稍微吃力的感覺去騎即可,但是需要穿插三不五時的抽車,不用用力抽,感覺像是站起來不動然後用體重把踏板壓下去的感覺就好。
週日去騎超過100km的路程,舉例來說:逢甲出發,騎到大雪山20k來回,用稍微吃力的感覺去騎即可。
星期一、四、六休息,如此一來每週可以達到大約200公里的里程數
經過這個月的鍛鍊,你136的成績應該可以進步到61~65分鐘左右
補充:
經過兩個月的鍛鍊,你的耐力已經有相當不錯的水準,不論是大腿或是小腿的力量也都有不錯程度,從台中逢甲一天來回大雪山35k也只會讓你覺得蠻累的,不會把你榨乾,可是你的136的成績這個時候應該會停滯不前,無法打破一小時之內,這時候你就是要進入進階的第三個月。
第三個月:
每個禮拜的星期二、三、五騎大坑中正露營區,用相當賣力的感覺去騎,不論是坐著騎或是站著騎,賣力的騎就對了!但是不要騎到像是在拼命,那是選手在做的事情。騎到山頂之後,休息個三分鐘,然後回程的下坡還有平路也是用相當賣力的感覺去騎(下坡請注意安全!),平路就盡量賣力的去騎,你應該會騎的腳很酸,但是不太會喘,可以的話盡量早點出門練車,不然你練平路的時候會常常因為要閃汽機車或是等紅綠燈而減速,效果打折很多喔。
請注意!這個月的練習請用大概五公里去暖身、然後拉筋,才開始騎,這個月的練習是有伴隨著風險的,你前兩個月的基本練習做的越紮實,你這個月就越不會受傷。
週日去騎超過100km的路程,舉例來說:逢甲出發,騎到大雪山20k來回,用稍微吃力的感覺去騎即可,週末騎超過100公里的路程是為了要讓你怎麼騎都不太會覺得腳酸,也不會覺得頭暈,讓你可以撐很久,請不要把強度拉高。
星期一、四、六休息,如此一來每週可以達到大約200公里的里程數
經過這個月的鍛鍊,你的上坡能力、下坡技巧、平路巡航,都有相當可觀的進步,上坡能力可以運用在136的後半,平路巡航能力可以運用在136的前半,下坡能力…在136用不到XD,這個時候你136的成績應該可以進步到一個小時以內了。
飲食篇
在大量的練車產生大量的自由基之後,請務必要補充大量的蔬菜水果喔,是蔬菜+水果喔,兩者缺一不可,在便當街點菜的時候,青菜多點一些,不要一天到晚只吃肉,懶得切水果的直接跟水果攤買人家切好的水果,想省一點的,去西屯菜市場買水果,可以便宜一半以上的價錢,也不要只吃你愛吃的青菜或是水果,請多元化的去吃。練車之後的蔬菜水果補充若是做的不夠徹底,長期下來,你會變得很容易感冒、頭昏、流鼻水喔(親身經驗)。
如果你練車練了一陣子,發現越來越容易抽筋的話,出去騎車的時候可以在你的水裡面加一點鹽巴,或是平常的飲食當中,多吃一些香蕉或是在五榖行(烈美街有一間)買的到的黑芝麻粉,補充鈣質。就我所知的抽筋原因有兩個:一個就是流失太多的電解質,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缺乏鈣質,當初練車練了一個多月之後我發現我常常抽筋,後來我就三不五時在水裡面加鹽巴,或是喝舒跑,平常的正餐我會加一點黑芝麻粉在我的飯中,不但可以補充鈣質,也可以讓飯變得更香,不喜歡吃黑芝麻粉的人另外想辦法要補充鈣質喔,盡量不要吃維他命補鈣,盡量用食品補充。
p.s我現在的登山車裝了一堆有的沒有的東西,大概有14公斤重,所以要變的更厲害,腳踏車真的是其次,人要比車兇喔。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