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例行夜騎,在某處遇到一位登山車前輩問我拍照,寫文章。我笑笑說是例行夜騎拍折回點紀錄時間點。就這樣打開話夾子。
這位車神玩登山車早。烘爐地、烏來等幾年前都騎過。也從中和騎到南港通勤。車速約5、60公里。後來被撞,躺在醫院一個多月,傷好之後,就不再騎車通勤。假日偶而騎車。
給各位想騎車通勤的車友參考。
我爬山、作生態調查十來年,十幾年前就曾在深山遇過登山車友(有純登山車、技術車、越野車等)。搶鏡頭搶得來的都會幫它們當作[生態照片拍]順便觀察是否會造成當地生態破壞等。
當然,登山車老前輩對深山中的公部門的所作所為也有平衡的作用。如烏來桶後越嶺道本來要打通的,林務局動工時被登山車與越野車的老前輩發現告上立法院,召開公聽會,最後作成永不開發的決議。(後來遇到公部門人員在這個工程收尾時說的)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