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討論怎麼讓腳踏車道更完善一些。
但常夜騎的人,河濱腳踏車道經過一天,路面好像怪怪的,跟前一晚騎車的路面不太一樣。
沒錯,年底了,公部門急著消化預算,河濱腳踏車道也是被公部門相中的[好康-消化預算]的事情之一。
白天,河濱腳踏車道大動土木,施工單位的工程車在腳踏車道上橫行,卻沒看到台北縣市政府相關人員要求他們要做好安全措施。甚至施工工程車、怪手走過,也不洗路面,造成路面泥塊、凹洞處處可見。對夜騎車友來說是個潛在危險障礙。
公部門(主要是台北市水工處或台北縣高灘處)在河濱腳踏車道任意亂為,車友好像逆來順受?
台北市的河濱腳踏車道不少是以前解決市區道路塞車問題的堤外便道功成身退後改造為河濱腳踏車道。在腳踏車通勤風還沒熱之前,騎腳踏車是代步、休閒與窮人的交通工具之一。目前時來運轉,腳踏車通勤風、運動風凌駕其他需求,腳踏車道被車友點名的機率升高不少。在此同時,不少公部門投其所好,撈點便宜好用的業績,原來設計的行人步道通通變為腳踏車道。因此各位可以看到十河局在汐止的腳踏車道是方塊鋪面。這是前面設計(可能是十年前,那時候流行親水步道),後來預算通過後執行,無法滿足現況(腳踏車道),十河局主事者可能投時代潮流所好,把步道之時的堤道稱為自行車道。當然這種車道根本不是給單車走的,單車走在上面當然是超震動的。
台北市彩虹橋的規畫比較後面,那時候的腳踏車開始流行了,為何會把兩邊的腳踏車道設計成[裂冰水泥鋪面]讓腳踏車騎在上面變成超級振動側是各品牌腳踏車零件是否鎖緊的超棒車道呢?
十河局管轄的基隆河汐止段河堤腳踏車道鋪面破破爛爛的,連修補也破破爛爛的。

水工處為何會把改善車道行車品質的工程變成致造危險路段的工程?自行車協會沒去要求公部門在河濱腳踏車道施工品質把關?(因為水工處可以用非專業推託之詞,但受委託經營的自行車協會應該有權利要求水工處施工要符合腳踏車道品質)
車道有動直接填入瀝青混泥土是我看到台北市政府維護各種車道的標準動作。有次在台大側門前看到水泥磚鋪面凹凹凸凸正要拍照存檔時,剛好台北市養工處人原來補坑洞。來了五六位壯丁,本以為它們會把路鋪平,沒想到一人扛著瀝青混泥土下來直接填入坑洞,其他人在旁邊觀賞這個扛瀝青混泥土的人的動作,然後走人。讓車子自己去壓瀝青混泥土,那坨被填入的坑洞,當然變得更誇張。
腳踏車重量輕,當然壓不平瀝青混泥土,河濱腳踏車道的坑洞也是被填入瀝青混泥土,久了就變成凸點,成為車友的殺手之一。
河濱腳踏車道既然是腳踏車道,有人騎腳踏車被以慢車規則求刑,那麼腳踏車道的規格是否符合道安條例規範呢?
如社子島上洲美橋的引道前有個轉彎高差三十公分,柏油鋪面,路面與路旁沒有警示標誌。哪個倒楣鬼遲早會倒栽撞上旁邊的護欄或者飛出初掉到基隆河,如果剛好遇到抽水馬達運作,還會被滾滾洪流沖到哪個世界去。
如景美溪河濱腳踏車道在快速道陸橋下,淡水河貴陽橋下的路墩那麼大條,卻沒看到任何防護措施與反光標誌。公部門的執法者如波力士大人只知道抓違規的用路人,卻不去抓沒有善盡職守的道安人員,落後國家才有的現象。
有如景美溪政大段,上橋的引道的護欄沒有或有,不是長度不夠就是高度不夠,騎車掉到河裡,多麼恐怖呢?還好這邊的單車不多。如果向淡水河八里段那麼多車子,大概製造不少亡魂了。
pinget9 wrote:
難怪我家附近的自行車...(恕刪)
割草問題在前年鬧過新聞。
水工處管轄範圍頻率較高,體育處管轄的沒割草,造成一處河濱公園有兩種草地。人多的地方草更長。體育處的說詞說他們不是這方面專長,無法管理。看報導說公園處這時候進入河濱公園的。
以前台北縣的河濱公園草地綠草如茵,讓人羨慕。台北市這邊的草很亂。今年看到的兩邊都還好,台北縣的不在綠草如茵,台北市的還沒看到過去一處河濱公園兩種草長模樣。
倒是割草的車子與運送割草人圓的公務車是腳踏車道破壞元兇之一。
大型割草機要進入草地割草,要走腳踏車道出來,車重把草地壓的凹凸不平,然後開車上腳踏車道出河濱公園,在腳踏車道留下泥塊,讓腳踏車道千瘡百孔,騎乘起來很不舒服。
公務車,包括水工處的人員,與執行承包工務的承包商的車子在腳踏車道任意轉彎,把狹小的腳踏車道與旁邊的草地的地貌破壞,車道與草地高差大,沒看到水工處人員要求承作廠商復原腳踏車道周邊草地與車道路面整平。也是車友的殺手之一。
台北縣秀朗橋高灘地公務車

臺北市觀山河濱公園的工程車

首先要跟這些波力士大人致謝,您們的辛苦巡囉,讓河濱腳踏車道的車主安心不少。
看過有設巡邏點的有:走馬町、南湖大橋下、秀朗橋腳踏車道牽引道等。
波力士大人除了巡邏外,也有抓單車道騎機車的。整年都有看到。當然是台北市的。台北縣的還沒看到。
台北市這邊遇到比較誇張的只有一件:波力士大人為了抓侵入腳踏車道的機車騎士,跟機車騎士在腳踏車道飄速度,玩起警察抓小偷的戲碼,無視腳踏車道的腳踏車騎士。
當然,也看過警車在腳踏車道[巡邏]的,只看過一次,因距離遠,以望遠鏡看,不知道警車出現在腳踏車道的原因。
而市區腳踏車道被警車或者警員私車或便衣車檔路占用的情形比較普遍。這裡聊的是河濱腳踏車道,就不多言囉。
秀朗橋腳踏車引道永和端有巡邏警簽到。

台北市警察局利用腳踏車道測體能訓練。(目前全台警察都有體能訓練與測驗)

地方巡守隊也替警力吃緊的鄉鎮貢獻心力,成為河濱腳踏車道的安全守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