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環保節能與自行車議題持續發燒,
民眾對於自行車的功能需求不再只注重於休閒運動,
更希望能夠在交通通勤上能有更多更方便的措施與方案,
使得自行車結合軌道通勤的方案也受到大眾的注目與討論。
台北縣為全台第一大縣,又與台北市互相連結,
所以對於自行車通勤的需求量更是數一數二的高,
但是由於要將自行車與軌道通勤做全方面的結合會牽扯到許多的細節,
因為各通勤單位策略與種類有許多種不同的項目與施行方式,
同時需要投入之資源規模與配合單位也都不盡相同,
能達成之具體效果亦有極大差異。
以下將由四個面向分別提出ABCD四種不同自行車通勤方案,
希望大家在看完之後能夠更踴躍的發表各自的意見,
讓台北縣的自行車環境更加美好。
A方案 捷運通勤
捷運為連結臺北縣與臺北市的重要交通運輸之一,
每天的載客量達到百萬人次。
與捷運局合作,規劃捷運站週邊完整單車停放設施與優惠配套措施,
讓更多民眾投入自行車通勤運動。
捷運軌道事業通勤的規劃方向
1. 規劃更完善的自行車停車設施
依通勤人口多寡於各捷運站外設置不同數量之自行車停車架,並設置監視
器,以保障車友停放單車之安全。
2. 規劃借運站旁自行車租借點
在各市鎮主要運輸幹道上的捷運站旁,以二到四個捷運站為間隔,設置自
行車租借點,讓民眾方便租借自行車通勤。
3. 加強站內標線與動線標示
於自行車可進出之捷運站內加強自行車相關的設施,例如完整的動線規劃
或是單車進出口方向標示。
4. 加強自行車與捷運通勤方案之政策宣導
利用捷運站內看板,走馬燈與諸多媒體多多宣傳自行車上捷運的相關政策
與自行車與捷運通勤方案之推廣,增加更多捷運通勤使用者。
B方案 鐵路通勤
火車不只對於長途通勤族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對於出遊的旅客更是經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如果能加強自行車與火車的連結,
必定可以使更多民眾投入自行車通勤或是出遊的行列。
鐵路軌道事業通勤的規劃方向
1. 各車站設置自行車寄車處
於火車站週邊設置自行車的寄車處或是停車架,讓民眾可以使用自行車
連結自家與火車站。
2. 各車站設置自行車租借處
自行車租借站可以讓民眾隨租隨還,在火車站附近設置租借站,不論是
到當地通勤或是觀光旅遊的民眾都可以方便使用,一舉數得。
3. 增購新式車廂,放置自行車
效法國外,添購可放置自行車之列車車廂,或是可移動試座位車廂,直
接讓自行車上火車,更利於通勤與出遊。
4. 於各列車後加掛自行車放置列車
於特定時段或特定列車後方加掛車廂以放置民眾的自行車,
集中帶自行車上火車之民眾,以保障其他乘客權益。
C方案 更方便的自行車車道路線與空間
從最基本的自行車通勤道路規劃下手,有更好的自行車騎乘路線,
就能有更多的自行車族產生,讓更多的自行車族加入軌道通勤族。
自行車道規劃方向
1.主要運輸幹道實施人車分離車道
臺北縣板橋市的中山路,中和市中正路與淡水鎮中山路或是捷運即將通車的新莊市中正路,
都是車流量大且與捷運有連接的主要運輸幹道,在此設置完整之自行車專用車道,
讓自行車族也能在主要運輸幹道上來去自如。
2. 分隔人行道 清除騎樓
將現有人行道做分割與拓寬,隔出都市自行車道,並確實清除騎樓停放的機車與攤販,
讓行人有更多空間通過,也可以讓自行車族有專用車道,不必與汽機車爭道。
3. 增加自行車專用交通號誌
整合道路上汽車與行人的交通號誌,規劃出針對通勤自行車族專用號誌,讓自行車通勤也是井然有序,提昇民眾對於自行車通勤的好感度。
D方案 實施自行車公共租借站
國外對於此措施已行之有年,在國內由於種種因素而行之不易。
若能搭配身份認證與便利租還車的措施,同時引進廠商經營、降低縣府成本,
再配合活動宣傳與民眾教育,將使臺北縣成為全台灣的自行車模範城市。
自行車公共租借站規劃方向
1. 主要幹道增設自行車公共租借站
臺北縣各城鎮的主要幹道通勤流量大,將自行車租借站於主要幹道上分段實施,
不僅顯眼,也能提供更方便的服務。
2. 廣告權交換自行車租借設備 降低縣府設置成本
引進廠商進行大規模設置自行車租借站,並以廣告權交換自行車租借設備方式,
降低縣府成本、活化城市面貌、提供便利租還車服務,讓縣府、縣民、廠商達到三贏之局面。
3. 縣府帶頭實施連鎖結盟
縣府單位整體規劃自行車公共租借站,由廠商設置並執行。有了政府背書,
更能保障車友的自行車租借權益,使更多民眾投入自行車運動。
4. 會員制 日租制 晶片卡 信用卡
採取會員制、日租制、晶片卡或信用卡,提供民眾身份認證,
不僅方便車輛租借,也能防止民眾破壞租借自行車。
josh116d wrote:
近幾年來環保節能與自...(恕刪)
喔~這麼有條理的規劃。
如果政府能為交通盡心的改善,到時候給他一支持票......
如果是空頭支票,說很多都是空談......
在這個節骨眼上談這些,會被其他用路人認為騎士是在爭路權。
我自己是開車、騎機車一族,自己也有在騎腳踏車。
但是我開車或騎機車看到騎士在台北市騎腳踏車,總是同情的眼光。
因為空氣差、車道危險。
人車分道是很不錯的想法,但是卻會佔用原本的車道。
配合其他交通運輸的方式也不錯,但是台北市高運量的大眾交通系統,上腳踏車也不方便。
在各節點出租腳踏車點子不錯!甲地乙還很方便......但我比較喜歡自己的車子。
我覺得要自行車能通勤,除非先改善現有的交通環境,不然自行車族還是弱勢中的弱勢。
以前唸書時同學跟我說了一個笑話,說台北市交通要改善,需要原子彈。
我聽一聽覺得很疑惑.......他說:『人車太多了!』

以上是在喇低賽~
影麻吉 Image - 攝影對我來說,只是想留住那份感動。
http://gaujei.blogspot.tw/
高頡 wrote:
唸書時同學跟我說了一個笑話,說台北市交通要改善,需要原子彈。...(恕刪)
除了原子彈,伊波拉,沙林,都是不錯的解決模式。
超大規模的地震最好了,一掃而空!
(真的,沒辦法,一點辦法都沒有!)
縣端那裏是徹頭徹尾沒救了。
看看它的都市道路設計就知道了。
(姑且不論人的守法性…這只是雪上加霜而已。)
所以啦…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吧。
這些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也不會有任何正常人想求吧?)
以前還可能。現政府是群小膽鬼,不會招來這些東西的。
(機率至少低很多…)
我倒想聊聊重建時的設計該怎麼做?
至少一樓不住人,任何地方留下四線道級通路,路邊停車嚴禁。
(有一堆一樓可以停。)
大批預留立體停車場,強化道安教育與嚴懲重罰…算了,暫時想不出來了。
(別告訴我諸位不知道地球的地層活動期已經開始了…目前我比較為東京擔心罷了。
如果東京出事…我就會去買氫化鉀…隨身帶著備用。)
=========正在重看"逮捕令(一代)"41,42集…
=========也許台灣的路上正有那種瘋狂條子呢…
=========被他們抓的…x得好啊!(車毀人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