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單車熱 運動傷害停看聽

在網路新聞上看到的
特別引述讓大家看看喔. . .
在我們追求健康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不躁進
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帶我們騎更久~騎更遠. .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05/78/173er.html
原文出處

風和日麗,微風徐徐,河堤便道上,自行車來回穿梭,展現親子同樂的一幅景象。近年來,由於國民水準提昇、生活品質改善及休閒活動的類別多元化,自行車已由原本單純的交通工具轉為具競賽及休閒功能的角色。

騎著自行車暢行原野,那種優閒自在的感覺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殊不知若拿自行車做為像登山之類高難度的運動,會因為加速功能改變,容易引發次發性的運動傷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的身體就如同工具機件一樣,需完善的保養照護,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自行車運動包含了上、下肢及軀幹的協調作用,常見可能發生的運動傷害:


●肌肉拉傷及過度使用
騎乘自行車時,隨著腳部一踩一踏的動作,背、臀及下肢的肌肉交替收縮、鬆弛,並以週期性的頻率進行。若週期過久,將會因過度使用,導致肌肉耗氧量過多,造成肌肉、臀部和大、小腿肌肉痠痛,通常遍及腰、背、頸項、上臂。若因追求速度快感而瞬間加速過劇,更可能導致肌肉拉傷。

●筋膜、肌腱拉傷,導致筋膜炎或肌腱炎
騎自行車進行加速時,肌肉的瞬間爆發力達到最大,在此狀態下猛力踩踏,未確實完成預備動作,肌肉、韌帶及肌腱無法負荷,即可能造成拉傷,甚至撕裂,影響功能。
一般而言,此類損傷多半發生在下肢,含大腿、膝關節、小腿及踝跟等部分的肌肉肌腱。

●骨折
自行車屬於移動性競速工具,穩定性卻不及其他交通工具,騎乘者一不小心,或遇到突發狀況一時無法應變,極容易發生意外跌倒,輕者頭破血流,重者導致身體骨折。最易發生部位如鎖骨、手部等。

近來國際間越來越關注環保議題,單車旅遊形成一股風潮,但因騎乘者欠缺保健,及鐵馬道路品質不佳,造成運動傷害的事件頻傳。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的身體機能也需細心保養,方能靈活使用。騎乘自行車出遊,可收游目騁懷之效;但是稍不留意,將使愉快之旅萌生遺憾,因此騎乘自行車前最好能檢視個人的體能狀態,並謹慎小心,以確保行車安全。


(作者為耕莘醫院新店總院骨科主任)

2008-10-05 10:5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新聞 單車
這種運動傷害文章,我已經看到很無言。

騎腳踏車也有傷害,慢跑也有傷害,游泳也有傷害,坐在家裡也有傷害,躺在床上也有傷害,打籃球也有傷害,作什麼運動都有傷害 。

不相信的話隨便找一個運動。網路上都可以找到醫生說那種運動會有傷害。

然後還要鼓吹大家每週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心跳要超過 130,實在是不知道說啥。
www.cycliving.com
huangchiming wrote: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的身體機能也需細心保養,方能靈活使用。騎乘自行車出遊,可收游目騁懷之效;但是稍不留意,將使愉快之旅萌生遺憾,因此騎乘自行車前最好能檢視個人的體能狀態,並謹慎小心,以確保行車安全。


前面的先不談,至少這幾句算是中肯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