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解決方案報告〕臺北縣新店溪自行車道(7/5踏騎問診)改善計畫

各位車友大家好:

我是正於縣府水利局服務的josh,感謝之前PO文(大漢溪左右岸)時所有支持的朋友們,我們會持續推展改善工作的進度,而針對新店溪自行車道,經與專業團隊討論,目前已著手進行後續改善工程的細部設計,請大家撥冗查看,並提供寶貴意見給我們,監督我們是否有遺漏或與踏騎時指認不符的部分,謝謝大家哩

特別感謝當日參與踏騎的「永福IN幫幫」的Jerry、珊珊姊、阿貴、Ting、Michael、Ally、阿元、Alan、Anna、Chevry、Afan、Willie、小范、顏巴、季胖、陳小吉、50號、明玉、老爺、阿明、稀飯、阿發、Martin、小林、華楓、老丁、PM大大與「Taipei 01」的Rios、小李、老爹以及「千里步道」的雨青,謝謝你們各位的義助,陪我們以龜速10公里逐路問診,感謝大家啦

針對目前已掌握新店溪自行車道的各問題點,在符合網路閱讀的便利考量下,我們採較小圖示呈現(如圖一、三),此外也提供原圖給各位大大細細參詳囉(如圖二、四)


圖一 新店溪段各問題路段
圖二 新店溪段各問題路段(原圖)


圖三 新店溪段各問題路段
圖四 新店溪段各問題路段(原圖)

從公共資源分配優先原則以及解決課題的急迫性,我們將針對自行車道優先改善,因此對於路面材質、路寬設計,我們均提出解決方案。在考量沿線用地權限、現地環境與水利法規定等因素,於評估後,將可在不同路段提供路寬3米至4.5米,並且在道路鋪面材質方面,將以AC鋪面5公分瀝青為主要改善鋪面原則,且視預算可容納範圍於部分路段採用彩色瀝青鋪面(縮圖如圖五、七、九;原圖請參圖六、八、十)。
另外針對此路段,目前縣府已有提供車友夜騎專屬路線的規劃,亦即在路線安排時與現有照明設施結合,並於現況黑暗地區新設燈光設備(如中安大橋至碧潭大橋段),讓全線照明均得滿足車友視覺辨識、安全無虞的需求。


圖五 新店溪自行車道未來規劃1
圖六 新店溪自行車道未來規劃(原圖1)


圖七 新店溪自行車道未來規劃2
圖八 新店溪自行車道未來規劃(原圖2)


圖九 新店溪自行車道未來規劃3(斷面圖)
圖十 新店溪自行車道未來規劃(斷面圖-原圖3)

以上如果我們有遺漏忽略之處,或是眾車友們另有指認課題,我們已利用google earth/map的圖像資源(如下列google map連結),請各位車友將各路段的問題點位置(如果你可以定位座標資訊的話)告知,或是將問題點與相片PM給我,讓我們能更無遺漏的掌握車道問題。

<>北縣第三次踏騎問診議題指認與未來規劃(google map)</>
此外二重環狀與八里、淡水自行車道的改善計畫尚在整理,有了初步方案後,我們也將在01各版上開文討論,到時還請各位大大不吝於提供建議囉
2008-09-30 18:25 發佈
咦~有意義的文怎麼沒有人推?

感謝樓主分享~

光是自行車寬度就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討的地方,如果自行車道要訂定寬度,我認為應該先將遊戲規則講清楚,到底是不是單車與行人共用?(依我們目前的客觀條件這樣規劃的比例應該很高)。如果是,3米寬(高速公路車道寬度)夠不夠?3米寬如果是在大家守法的前提下去共同使用,我認為應無大礙;如果行人愛走中間路線、愛溜狗、愛情侶式並肩走……,恐怕4米寬都有問題!因為自行車道上的行人與寵物分佈越零散,對騎士而言,視覺緩衝空間與心理的壓迫就越大,若要安全通過就必須被迫做減速動作。

以日本為例,他們的寬度都不足3米,但是由於人民守法與高度自律所以並不覺得寬度不妥。

特別是自行車道的順暢性要夠,急轉彎、車道寬度驟減、不清楚的指示標誌,這些都應該要避免。

當然啦!如果政府有餘裕經費及有心經營的話,要4米寬、夜間氣氛照明、綠化環境或人車分治的A級路面我也不會有意見。
其實,這些問題,以前就知道瞭,只是沒經費辦
其中
圖11那一段是私地,跟民眾租用,一年租金大概快百萬吧,所以趕快改進內線(以前有規劃過瞭,中華顧問設計的,問河川課吧)
圖12就只有請清潔隊趕快搬囉,不然就是做隧道式車道(眼不見為淨)
圖15太臨河道很容易損壞,最好改至堤防邊
圖6可以臨河側新設車道,這樣就不用經過籃球場
圖10部分盡快延伸至與台北市交接處,再做斜坡道出入堤防,這樣就可以接至防汛道路,再接台北市過景美溪的自行車便橋,形成路網

新店溪部份車道盡量不要靠河道,因為翡翠水庫一放水,加上颱風豪雨,沖刷力太大,設施很容易損壞
另外真得要做AC鋪面,最好兩側都要固定住,防止他剝落
參考看看囉
我住靠近五號水門
僅以一個騎1年多單車的經驗
建議:
1.自行車道鋪設..最好是柏油(較不易打滑)
2.下雨過後.自行車道易積水.鋪設時.最好中間稍高於兩旁.易於排水.也可避免積水
3.最好能完全禁止汽機車行駛河濱自行車道

也許和主題無關
僅供參考
*~心存善念.做對的事.多說好話~*
josh老大,您辛苦了!

原本有同事考慮這次普考的分發想去您那兒的,結果,不論是之前從您那兒離開的朋友,還是最近離開的人,都不建議到您那兒去。大部分的人一開始會先「挑軟柿子吃」的吧!
(但誰能保證軟柿子在哪兒。)
但總會有一個夠優秀的人去的嘛!

但我想,您在這兒的發言,能力範圍內的,應該會有很多的人願意協助的!

新店溪的這段不在我的主要活動範圍內,就讓其他的前輩們多說說了。
我個人期待三重的環狀自行車道的部分,希望有機會向您請教請教!

marliu敬上
看到新提出的解決方案,
總算感覺台北縣的縣民不是二等公民了,
不過還是有一些小建議,

首先就是 安坑交流道 與 碧潭 之間,
大約是Google地圖中的〔P點〕至〔潛力點-親水地點〕,
有一段是一堆農民種菜的地方,
那邊應該也是公有的河川地(或者真的是私有地?!)
每次都是一堆農夫帶來的狗的狗屎
以及三不五時就會焚燒垃圾嚴重污染空氣,
而且那一段常常都有很多小蟲飛舞...
以及許多騎乘摩托車穿梭危害單車安全的民眾,
這次提出的解決方案似乎沒有加以指出,
不知道是否有可能有什麼解決方式,

其次就是碧潭大橋您圖中標示5的地方,
目前的現況其實安全性很值得憂慮,
一來夜間沒什麼燈光,
二來是急速上下短坡道距離河岸邊很近,
而且安全護欄又有不少中斷處,
或許將來設計時能多注意與加強,

另外就是由新店往中和端下秀朗橋的引道,
是否可能改變成和新店這端一樣平坦的斜坡引道,
若是仍舊要使用人行走&階梯牽車的設計,
是否能將該階梯與斜坡牽車道都同時加寬,
不然車友同時上下引道很不方便,

最後就是如果腹地比較寬廣的地方,
是否可以考慮多新建一些自行車道,
就可以將假日眾多單車朋友自動分流,

以上建議,謝謝
josh116d wrote:
各位車友大家好:我是...(恕刪)

幫你
台北縣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愛上去台北縣騎車!
「旅行不是為了孩子會記得這趟旅程,而是我們旅程的回憶裡有他們。」 - 網友分享
好期待改善之後的樣子
不少人的建議真的很棒喔
有預計多久能完成呢?
josh116d,
辛苦您啦!
這麼大規模的踏騎與改善規劃,相信您的工作壓力一定很大!
期待未來的新自行車道!


這麼好的資訊,幫您推一下!

我比常走的是 12 ~ 32 這一段 ,很期待新的自行車道完成
相信你做這個一定很辛苦,好好加油吧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