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KHS單車學校教你52堂課》的一些疑惑

看了校長的《KHS單車學校教你52堂課》
有些地方還是有看沒有懂
譬如:
一,(1)縮小腹、立骨盆及(2)弓背拱----->這兩點最主要的作用是啥?可以用簡單的話說明嗎?

二,坐墊是用來「靠」,可不是用來坐的-->這句話是否類似抽車的意思?這樣騎車不是更累嗎?

三,用「自己的體重助踩」,利用身體瞬間下壓的力道化為動力來源--->在高迴轉速下這一點似乎不易做到。

小弟一直無法體會, 望高手指教…

以下節錄《KHS單車學校教你52堂課》
騎車要省力,就是要學習用「自己的體重助踩」,利用身體瞬間下壓的力道化為動力來源。
不論平路上坡或下坡,原則上盡量把重心放在腳踏板上,
至少將50%重心放在腳踏板上,20%在手把,30%在坐墊.
如果把80%的重心坐在坐墊上,這是錯誤的姿勢,很快屁股就會疼痛
,要注意坐墊是用來「靠」,可不是用來坐的.

五大口訣『縮小腹、立骨盆、弓背拱、肘微彎、高踝』

(1)縮小腹、立骨盆
用手按壓收腹,坐骨自然會立起,記得要保持正常呼吸。「縮小腹、立骨盆、弓背拱」其實是一氣呵成的連續動作,不過為了讓大家更清楚體會了解,所以拆成分解動作來解說。縮小腹的用意是為了要立骨盆,骨盆立起後就可以拉提到腰肌與髂肌,並且避免壓迫到恥骨與會陰部位。

(2)弓背拱
保持縮腹與立骨盆的姿勢,用力推握把,從心窩(約胸椎第12節處)往前折彎,有如鞠躬,就是「弓背拱」,胸椎的12節處,會形成脊椎小曲彎,此點,正好是髂腰肌的腰肌,並接到大腿骨上。伴著骨盆上的髂肌(腸肌),是踩踏動作之軀幹的主要肌肉群。所以,一定要確立「立骨盆、弓背拱」的騎乘姿勢,才能引爆發動主力髂腰肌。

(3)手肘微彎
如果手肘伸直,會把重心攬在手臂及肩膀上,騎乘時間一久,會造成肩膀、頸部的痠疼,容易疲勞,此外,手肘微彎還有兩個主要的目的︰
a)轉動驅動力
手肘微彎後,就可把重心保留在踏板的軸心上,轉成驅動力,踩踏力量可直灌而下,力量不會損失。

b)吸震
當重心不在把手上,而在腳踏板上時,可吸收由地面傳來的震動,有吸震的功能,因為當震動力太大時,會讓人感到疲勞,也較容易發生意外。

(4)高踝
目的在於迫使股關節的可動範圍更大,當大腿可以抬更高時,則有充分的空間,引爆「黃金菱區」的肌肉群。
2008-09-28 17:07 發佈
一,(1)縮小腹、立骨盆及(2)弓背拱----->這兩點最主要的作用是啥?可以用簡單的話說明嗎?
減少會陰部的壓迫~

二,坐墊是用來「靠」,可不是用來坐的-->這句話是否類似抽車的意思?這樣騎車不是更累嗎?
這跟上面坐姿似乎是呼應的~但是這不是說抽車~

三,用「自己的體重助踩」,利用身體瞬間下壓的力道化為動力來源--->在高迴轉速下這一點似乎不易做到。
這是只抽車的同時,抽車時是保持一些些的重踩,若是高迴轉的狀態不適合抽車
抽車時齒比要稍微的加重,踩踏時有點用身體去壓,而非一直靠大腿

大概就這樣啦.......
綠色工廠 http://portable.easylife.tw/
1.
除了減少會陰的壓迫,也能幫助利用核心肌群出力。
並利用背部肌肉支撐上半身,減少手掌壓迫。
2.如果車身尺寸正確,騎法正確,坐在座墊上得重量並不若我們一般所想這麼大。
所以有這說法出現,與其說是坐在座墊上,不如說是靠著而已。
3.這我也沒體會到,或是自己無所覺吧?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bluemzn wrote:
(4)高踝
目的在於迫使股關節的可動範圍更大,當大腿可以抬更高時,則有充分的空間,引爆「黃金菱區」的肌肉群。


這個很簡單,骨盆立起來後,你如果不把腳根墊起來,你的肌肉可以伸縮的範圍就比較小,相對的你就比較無法使用到比較大的肌肉群。

例如:

"蹲下",後跳起來。



"半蹲"後跳起來。


哪一種作法所使用的肌肉群比較多?


那肌肉群用的多的好處是啥??


只用兩條肌肉就要撐完 150KM,跟交替使用 8 條肌肉撐完 150KM,哪一種比較輕鬆?
www.cycliving.com
bluemzn wrote:
b)吸震
當重心不在把手上,而在腳踏板上時,可吸收由地面傳來的震動,有吸震的功能,因為當震動力太大時,會讓人感到疲勞,也較容易發生意外。



這裡我幫你補充。

如果你把全身的重量都坐在座墊上,甚至把雙手從手把上放很鬆,腳也離開踏板,想像一下,這時候你如果碰到一個很大的坑洞,屁股會不會痛到翻??


而遇到坑洞時,你只用兩隻腳踩在踏板上,屁股稍稍離開坐墊,然後把重心往後移,放在腳上,是不是很像"站在"自行車上?

這樣就像踩在一個會震動的板子上,對身體的傷害就會比較少,久了之後累積的疲勞也比較小。
www.cycliving.com
bluemzn wrote:
三,用「自己的體重助踩」,利用身體瞬間下壓的力道化為動力來源--->在高迴轉速下這一點似乎不易做到。


這沒有很難,但是在高迴轉速下真的感覺不太到,建議先從稍微重一點的齒比在平路開始練習。

簡單的說,就是讓騎乘時的重心,不斷的從左右腳轉移,這樣就可以利用你的體重助踩了。
www.cycliving.com
今天颱風天也在看這本
不過疑問的地方還是很多
可能還是要多實際請教人吧
單看書有的地方還是無法想像出來
基本上這些技能都是要自己體會
如果上過KHS的飛輪課
就會有"啊!原來如此!"的體會......
依我自己騎車的經驗
如果車架挑選正確
椅墊前後高度調整得當
在平路時速20公里以上
或者在爬山路時
身體重心向前
力量放在腳部
此時座墊就自然浮坐

我沒穿車褲騎100公里屁股也沒痛
倒是跟假日團時速15公里輕鬆騎反而屁股痛


一個從不抽車的人
Hi!我是Peter,遇飲酒時需飲酒,得高歌處且高歌
大口吸氣可以很容易做到縮小腹、立骨盆、弓背拱、提高足裸..............
踩踏的力道和持續力立刻增強
.......鶴野雲閒......隨興行止......觀賞美景......茗茶咖啡......煮麵填餓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