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校長出版的書
我發現校長出版的書
騎乘姿勢設定 以類似公路車的設定在走阿Q口Q
所以發現不能直接套在登山車上面使用 因為我怎麼試都很怪
後來發現版上大部分人的作法都是 高角度龍頭 龍頭墊高
讓自己的手沒有那麼壓迫 肩膀也不會那麼酸
不過 其實後來我會發現 好像這是出現新聞 蛋蛋失去功能 的類似的理由耶

因為 重心往後移了 加上現在稍為高級點的車車 椅墊都是配備 細鼻子的為主
如果重心往後移了 變成重量全部落在屁股上面 久了就像大家所說的 屁股好痛 我要換椅子 車褲....等
如果又沒有照書上說的 縮小腹 立骨盆 拱背的話
等於脊隨要垂直承受上半身所有的重量 久了會變成壓迫 如果又是 屁股喜歡黏在椅子上面
全靠避震再作緩衝的 那更慘了 因為力量其實還是會回彈到你的尾椎
如果遇到大一點的坑洞 那個震動如果沒閃一下的話 可是很痛的 雖然可能以為只是疼一下
但是 不小心的話可是會直接傷道腰的
加上高速騎乘並不適合用大屁屁椅墊會摩擦
所以小弟一直想研究出來適合登山車的坐姿
結果我後來發現 其實要降龍頭高度 然後椅墊往前拉 角度不要斜
椅墊往前移 讓重心落在腳上
龍頭其實不要墊高
因為以小弟自己的小瓜的原廠椅墊不算太舒適的 墊高龍頭 變成重量在屁股 腳要出力也不好出力
只要轉速高一點會跳阿跳阿~~

不過慢慢騎就還好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要降高度 然後車身前移 讓重心落在腳上 變成
腳跟屁股把重量給攤掉然後變成有點趴的姿勢
但是由於重心在腳上了 不過要縮小腹 這樣才可以支撐住上半身
大概是這樣...
我知道我畫的很醜...
這個是公路車的姿勢
不過 登山車 比較短 所以我自己是採用 降車身的方法 讓重量分佈在腳跟屁股上
而且腳分攤的大部分的體重 所以實現書中所說的用體重助踩 而屁股只是靠著
![[分享]我發現的登山車騎乘姿勢問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8/mobile01-370cad5e9f645e69c45787d7db887fcf.jpg)
這是一般休閒騎自行車的方式
![[分享]我發現的登山車騎乘姿勢問題](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8/mobile01-6af952d452676a9f469df9ce1a2da6c8.jpg)
不過習慣長時間騎程使用此姿勢就不是那麼爽了


除非你換大屁屁坐墊不然其實 會很痛的 嗚嗚~ 尤其不是休閒騎而是運動騎乘的話 就會很黑皮

加高龍頭等於是把你的腰挺直 不過這樣變成說腰無法承受衝擊 當然在柏油路上沒啥感覺
不過遇到坑 不抬屁股的話


而且如果 要騎快的話 變成重踩 妳的腳是把你的全身體重給抬起來 而無法用體重壓下去
以上純粹為小弟參考 校長的書研究出來的登山車騎乘姿勢概略
當然 還是要看個人習慣啦
像小弟平常通勤 都會在20km以上跑的 換大屁屁坐墊 就是等於宣告大腿內側準備摩擦生熱受傷

所以只好用細鼻子坐墊 但是我如果照正常的姿勢坐的話就會變成會陰壓迫 唉~
所以登山車還是慢慢騎好了

不過還是要想辦法把重心落在腳上啦 這樣 遇到坑洞 腳還來得及反應 而不是直接撞到屁股上面去
會受傷的

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適合的騎法 小弟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請大家多多指教啦 別幹僬我~
我沒有要你一定要這樣騎喔~

PS.椅墊不要往前傾過頭跟拉太高 這是造成下坡重心無法後移的主要原因
重心在前的時候可以幫助爬坡壓住車頭不讓車頭跳起來
下坡的時候屁股要往後移動 讓重心移到後輪 這樣可以增加後輪的抓地力
而且緊急煞車的時候比較不會造成後輪漂移的情形發生 也避免太緊張 按住前煞車 被射出去

以上 謝謝大家耐心看完小弟的廢話 (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