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單車大頭症的結構性問題

同時發表在我自己的網站:
單車大頭症的結構性問題 at 蘋果豬日記V3.2


說真的,我不喜歡那些有單車大頭症的人。最常見的症狀大概是「你幹嘛不讓我牽進去」、「前面騎得慢又並排騎車的人很煩」、「汽車/機車/行人都不肯讓我們」。大頭症患者的藉口也常常在改變,從以前的「單車無法可管」、「騎車健身」,到最近「響應節能省碳」,看來看去都是要別人讓他,而不肯讓別人一點。你覺得這種人很可惡嗎?還是你身邊就有,甚至你自己也有這種症狀?

不,我們所有人都是單車大頭症的帶原者。

這些問題我們當然可以很簡單的歸因,直接把他怪給說出這些話的人,然後自己就可以站在指責人的一方,高高在上的感覺特別好。但是如果你肯稍微花點時間理解一下單車大頭症的脈絡,就會知道這真的不是個案,而是社會性的問題,只是有些人比較早發作,有些人比較會忍耐而已。

你幹嘛不讓我牽進去
    這大概是大頭病患最常抱怨的一件事,舉凡餐廳、便利商店、旅館、辦公室、教室、腳踏車店,甚至這幾天還聽說有人要牽進廟裡。就我的看法,即使沒有規定,對方不准我們把車子牽進去,那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對方也有管理場地的責任在。如果連腳踏車都要規定的話,那大概這個規定手冊至少要有十公斤厚吧?

    但是這個問題是怎麼來的?還不就是因為單車容易被偷。mobile01上面每次有人說他的車被偷了,就會有人出來檢討苦主說「車不離身是常識」云云。那,車不離身這個論點怎麼來的?

    當然是因為車子只要一瞬間就會被偷走。

    偷腳踏車很好賺嗎?我想應該是不好賺的,但是因為成功報案的人少,警察努力查的機會也不大,所以被抓到的風險小。在這個腳踏車動輒比機車貴的年代,算起來一定絕對比偷機車好賺。

    所以只好大家都神經質的一把車子騎出去就一直抓著,連要離開車子都不敢讓他離開視線範圍。到了目的地之後,找不到好心的店家的話就不能吃飯、不能逛街、不能停下來享受一下,騎車是休閒還是束縛?

    我不敢奢望說政府可以做到路不拾遺的程度,但是至少讓我們車子可以停在外面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逛個街、吃個飯,暫時免於擔心車子被偷的恐懼吧?


前面騎得慢又並排騎車的人很煩

    這種抱怨,多半是在河濱腳踏車道發生的。有能力騎得快的人要超車的時候,如果碰到前面有人悠閒的並排邊聊天邊騎車,要超車的空隙就會變得很小,所以很容易發生危險。這種大頭症患者大概就是懶得用同理心思考,只想著自己被擋住了,而沒想到很多人騎車是「休閒」,一前一後不能聊天的話那幹嘛還一起出來?

    題外話,你們知道嗎?鐵馬專用道速限10公里?騎車要騎10km/h的難度跟危險性,至少是20km的兩倍!我可是苦練多年才有辦法騎5km/h的...

    這個問題表面上來看是並排騎車的人白目,大頭病患者愛抱怨。但是就問題的成因來看的話,大概可以歸納為兩者:騎車心態不同、騎車技術不同。

    很巧的是,這兩個原因可以用同一個方法來解決:拓寬車道。

    以台北的熱門路線大稻埕-社子島來說,那邊的車道幾乎沿線都是2.5~3台腳踏車寬的車道,也就是有人併排的話一定會塞車。如果車道可以再寬一點,容納5台車寬的話,即使兩側同時有人並排,還是會有一點安全空間可以會車。

    或許會有人說,萬一有人三台、四台並排的話怎麼辦?我知道天底下的確有這樣的白目,一定要四個人並排走在馬路中間。但是就我所知,會想要一邊聊天一邊輕鬆騎的人,只要有一個人在身邊可以聊天其實就夠了。兩邊都有人的話會發生最左邊跟最右邊的人無法聊天,反而比只有兩個人並排更難聊天。

    或許當初規劃自行車道的人沒有想到會有一天這件事這麼熱門,也沒有想到會有一天老老少少會一起出門騎車,所以才把路規劃成這種兩側一線道。導致了今天有各種心態、各種速度的騎士搶一個車道,而產生這些無謂的紛爭。

    試問各位在寬一點的路段會抱怨並排騎車的人嗎?還是會根本沒有注意到的就超車過去呢?


汽車/機車/行人都不肯讓我們

    總之是路權問題,我想這個誰都沒有錯。

    開車的時候會覺得機車跟行人好煩、
    騎機車的時候會覺得汽車跟行人好煩、
    走路的時候會覺得汽車跟機車好煩。


    現在只是這個公式中又多了一個介於機車跟行人之間的好煩腳踏車而已。

    一直以來,中華民國政府的所有道路規劃都是給四輪的,騎機車的人一定很能夠體會那種被施捨了一點路權的心情。只是現在爭取路權的變成腳踏車而已。

    如同我上面所說的,騎車上路的人心態很多種,有人騎車的心態是把自己當機車,有人騎車的心態是把自己當比較快的行人,也有人是在路邊玩極限運動。而交通法規要規定的話,絕對是比照「交通工具」來處理,就會激怒到很多平常都騎人行道的人。如果規定讓腳踏車能夠合法上人行道的話,又換PTA團體抗議說怎麼可以鼓勵腳踏車騎人行道,這樣子對走人行道的小朋友威脅很大。

    就是因為腳踏車這種定位不明的曖昧感,所以連要爭取路權都不曉得該怎麼爭取好。這時候我只能祈求政府官員有一天能夠突然開竅,決定乾脆不要插手管這件事就好了...


總之,我認為單車大頭症的患者固然需要收斂一點,但是真的沒有必要太過苛責他們。這是扭曲的世界造成的悲哀,我們在買了車子的同時,就成為了帶原者,只是會不會發病要看個人素養。但是我們不該將這樣的壓力視為常態,而要試著去看穿問題背後的問題,不然這些病患的教訓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2008-07-25 0:16 發佈
這個問題可以試著透過四個字妥善解決

"尊重別人"

如果做任何事情之前, 都替別人想一想, 就可以把雙方的衝突降到最低. 例如綠燈有路權, 所以紅燈的就停下來等, 沒有衝突就沒有問題. 闖紅燈跟別人爭路權, 自然就會發生衝突造成車禍. 沒有中間線的路雙向都有路權, 硬是把車道暫滿侵犯另一向的路權,自然就會發生衝突造成問題. 如果大家都為別人想一想, 多存一顆善心, 尊重別人的權利, 那還會有問題嗎?

也有人勸說要忍一忍, 這是有條件的, 跟個人修為有關, 有的人當時可以忍, 換個條件狀況, 多幾件事情壓下去, 壓力一高就沒辦法忍了. 唯有多替別人想, 多尊重別人, 才有辦法消去怒火及壓力, 任何事都無法動心, 自然事事順利. 想提高個人修為, 可以去看看修煉的書, 裡面寫的很多, 就看怎麼去修了.

至於那些眼中只有自己, 追求自己利益而活的, 動不動就闖紅燈, 佔據車道, 佔地為王的, 就隨便他們去吧, 反正造業要還, 現在不還以後還, 而且造業越多越不能悟...
樓主說得好,就是要將心比心,這個世界會更美好~
打這麼多字乍看似有道理
但是卻有很多的自以為是

開頭就一桿子打翻全船
說所有人都是大頭症
這種自以為是的說法就令人不悅

併排騎車合理化用拓寬車道解決的說法更是自以為是

腳踏車定位不明,要政府不要插手管的說法根本是駝鳥心態
我相信你的老師跟父母不會教你用這樣的方式解決事情

會用重話是因為怕有人被你誤導......得罪了....
老實說....如果把眼光放遠
道路的權利應該是要做適當的釋出....給行人或自行車或植栽或大眾交通工具
台灣是個很奇怪的國家....或許是認美國為乾爹的關係.....任何事物都要像高度的資本主義看齊
淑不知做老爸的已在改過自新.....兒子竟還墨守窠臼(看台北高架道路怎麼搞就知道)

當然我也是不認同單車大頭症的一員.....尤其在這半年的01單車討論區中.....幾乎都是這類的文章
但在對這些大頭症車友嘆氣的同時.....其實是可以試著去思考他們所發出來的訴求
或許這些訴求在某些方面是有可能成就未來台灣的都市新面貌

而我也始終認為都市的發展不應全然導向經濟的一側.....那會變成是物件化的都市...去物質化的都市
因此就現在環境的發展來看.....一個優質城市的比重應該是......01自然...02人...03汽機車....才是

再者....對症下藥一直都是台灣都市發展上的弱點
我們沒辦法全然在組織好的架構中解決問題....看那擴大內需的相關政策(交給地方決策)就知道目前上位的人還是冥頑不靈
而樓主對這個事件所提出的幾個解決方案也可是一例

最後.......基本的解決當然還是將心比心....但要比的除了人的心外....環境的心更為重要



我輸了...好像太認真了.........
不要跟豬吵架.....尤其是進化到 3.2版的豬
你吵不贏他的
我沒有說所有人都是大頭症,我只有說人人都帶原,時機到了就有爆發的可能而已。

誠如我所陳述到的這幾點,我認為這些其實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問題,
只是有人可能反應不當、反應過度,在其他人眼中看起來就很不舒服,
所以才會產生單車大頭症這樣的字眼。

我不否認我的論點多少是自以為是的,但是這都是我的觀察結果。
由於我又不是專家也不是權威,被指正了也不會顏面掃地,所以有任何不同意請告訴我吧。



我知道並排騎車有並排騎車的危險,我也不建議不太會騎車的人這麼做。
但是如果路更寬一點,不只是並排騎車不會影響到其他人,
像是小朋友突然煞車、迴轉這種問題也可以大幅避免。

Picasa 網路相簿 - mstyblue - Vancouver Bri... - Stanley Park ...

我之前在溫哥華唸書的時候去Stanley Park騎了幾次車,
環公園一周的腳踏車道大概都是像上圖這麼寬,
就算有人並排也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僅供參考。



至於希望政府插手不管這點啊...
這真的是意氣用事的無謂發言,但是這個問題絕對不是上面那些連車都沒騎過的人就可以「管理的」。

我算是隸屬於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組織,我們每次吃飯開會都是在聊政府無謂的管理造成小市民的不便。
前一陣子的主題還圍繞在「一公尺隱形車道」、「河濱限速10km」之類的...
蘋果豬 wrote:
同時發表在我自己的網...(恕刪)


基本上我蠻肯定樓主發文的呼籲。我個人認為,所謂「單車大頭症」只是在這波單車熱中恰好反應人民的生活水準,所以問題不在單車,而是人民的心性、守法的觀念與生活素養等是否成熟與進步。

我舉個例子好了,很多人連走路都不會走,連靠邊走也不會,連這種最基本的公民道德都欠缺,一旦擁有速度的交通工具交給他們,結果會如何呢?有些人走路,說停就停,也不管後方的人,一旦交通工具交給他們,結果會如何呢?我始終相信,一個行人一旦養成不正確的習慣,並不是升級交通工具就可以改變的,不守法的行人就極可能變成不守法的機車騎士,不守法的機車騎士就極可能變成不守法的汽車駕駛,….。

我認為偷竊問題已經不是單一方面的問題,而是上位者是否能徹底根除整個犯罪體系,是否能夠真正地瓦解偷竊的供需鏈,試想如果沒有需求怎麼會有供給?公權力為什麼不敢切斷需求面,為何斬草不斷根?汽車偷竊分工之細膩,有偷成車的、有偷音響的、有偷零配件的(殺豬)、有運送的…此等規模顯然是有組織的犯罪集團、黑道所為,為何政府不能畢其功於一役。所以,這波單車熱又反應出偷竊由來已久的老問題。

因此我並不認為路面一定要加寬才可以解決問題。日本的自動車道的車道寬比我們窄、路肩也比我們窄很多,可是他們的交通狀況卻比我們好。汽車類比於自行車也許不見得恰當,但是如果大家肯守法,這絕對是立竿見影,而且不需花半毛錢。

我越來越覺得公眾的事務不能盡靠政府。您會要求政府改善,同樣的利益團體也會向政府施壓,導致很好的公共政策無疾而終。因此,我覺得重點在人民本身,人民一定要有向上提昇的自覺,形成高品質的公民社會,監督政府做應該做的事;如果人民沒有這樣的自覺,那就是擺爛,全民共業無一倖免。
完全無法同意並排騎車用拓寬車道解決這種想法.....
還把並排騎車當作沒問題.....

單車道是大家的,使用時互相體諒、互相禮讓才是解決之道,
只是當大家無法取得共識時,才會有交通條例、法規這樣的東西出現來強制規範。

想想看,如果幾台汽車在兩線的和平東路上並排10KM慢行,檔了一堆人,
然後有人怪說馬路不夠寬,拓寬才是解決之道....天啊....

沒公德心是台灣普遍的問題。
並排騎車問題之大,請豬兄多騎騎河濱就知。

前幾天晚上夜騎,永福橋往大稻埕,
在快到大稻埕前有個小鐵橋,橋上還有劃分格線,
技術好點,每邊車道都可以容納兩台並騎。
兩位騎士上橋後,一人騎一個車道,都在車道正中間......
可以容納四台車並行的橋,因為兩個人並騎造成後面的人無法超越,這是車道不夠寬??
可以容納五個人的車道,一樣會因為兩人並騎而塞車。
很多人慢騎且蛇行....
照豬兄的理論,自行車道應該要拓寬到十台車的寬度。
因為很多人騎車休閒,要並騎聊天,技術不好會蛇行......

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只要大家多互相體諒、有禮貌,很多事情都不會發生。
大頭症不是行為,而是心態、態度。

想想看,一個單車騎士把腳踏車遷進小火車站的候車大廳,
站長過來制止,
1.騎士很客氣的說,想要看看,拍張照,小車站很特別,想留念。
然後站長說,沒關係,但是旅客不少,拍照後請趕快離開,不要妨礙其他人。
2.騎士衝著站長說,有牌子規定腳踏車不能遷進來嗎?你不讓我進來,我就po上網。
站長也強硬的說,旅客眾多,單車會影響其他人。然後兩個人劍拔弩張.....


什麼是大頭症???



文章寫的非常好!頗有深度........
不同的思維模式,看待當下單車埋怨潮!!

自我為中心,主觀意識強烈等等~
都蠻容易不滿周遭人事物的........

個人十分認同這篇文章內容與意境~
評上5分略表支持之意!!
⚠ 騎機車很討厭莫名其妙被狗追著吠,甚至被狗咬!我不能打那些狗自保,因為那些狗有人罩...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