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第一次騎去大稻程 開心不起來!

星期六 騎去大稻程碼頭 往社子島騎去

我的天啊 整條河臭到不行 很想裝作沒聞到 但是一呼吸就聞到臭臭臭

而且還漂浮一大堆一大堆一大堆垃圾 完全感受佈道河岸美景


這條河真的沒救了嗎 還是沒用心去救

為何高雄愛河就搞得起來 台北不行呢
2008-07-13 15:5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稻程
其實高雄愛河也搞的不是很好,如果您夏天中午去就知了,在旁邊比台北的河提還臭,味道更重,所以最主要還是要靠大家努力的來保謢才是...
建議往上游試試(板橋以上-新莊樹林鶯歌),空氣會清新許多...........
騎到那一段,那個味道確實不好聞
和美麗的河景完全搭不起來...

一條河有沒有救除了政府的用心之外,市民的公德心也是很重要的

高雄的愛河能從二十幾年前的臭不可聞整治到現在的成果真的是要給高雄的官員和市民拍拍手

台北的淡水河其實這幾年來也慢慢的有改善一點點了,不過還需要市民(縣民)更多的配合才行

浮在河面上的垃圾大多都是像保特瓶或保麗龍這一類東西,來源呢??還不都是我們這些居住在台北縣市的人嗎??
多騎就習慣了...
我很常從大稻埕到淡水...
剛開始也覺得超臭...
但現在已經習慣了...
不好意思,小弟有點拙見,

高雄愛河在內政部的規劃中,界定為排水"溝",防洪標準為5年重現期,
且其整治系將上游"攬阻"後,將水質淨化後才排入下游,此種水質已經人為處理,
也花了很多錢,當然要比較乾淨。另外,愛河的上游有多臭多髒,請去問問當地居民,
他也就只有妳看到的那一段比較乾淨。

台北大稻埕旁那條叫做"基隆河",根據河川局的定義,它為台北縣市主要防洪河川,
其防洪標準為200年重現期,整條基隆河由基隆流經台北縣至台北市與淡水河匯流,
且基隆河流經地區,多為工業、農業及都市區,並受潮汐影響,故水質治理上,
比愛河困難數千倍,且根本無法比照愛河方式,將水流攬阻後,進行淨化,
再往下游排放(因為攬阻起來,若因颱風雨水沒地方排放造成淹水,誰要負責),
,且最近基隆河水質至陳前北市長任內之重度污染,
於馬前市長任內已改善為中度污染,目前仍在由改善生活廢水及取締工業廢水與
採行曝氣方式努力朝輕度污染邁進。

所以~~愛河不要因為有個"河"字,就可以拿來跟其他河川相比,愛河不過是個排水溝,
不要再聽信無知政治人物的無聊比較。但是,我們仍然要督促政府努力改善基隆河水質。
s60517lulu wrote:
建議往上游試試(板橋...(恕刪)


先回覆一樓大大

其實我覺得是還好啦

不過今天7/14去騎河面確實有點髒

因為昨天的大雨吧

在來回復本篇大大

沒錯

我住板橋

板橋這段路比北市大多了

空氣真的也比較好→可能北市那端有一些地方是有機車道在旁邊的

不過板橋這邊就是缺柏油路
chuckylee wrote:
台北大稻埕旁那條叫做"基隆河"


台北大稻埕旁那條叫做淡水河,基隆河是大佳美堤那一段。
chuckylee wrote:
台北大稻埕旁那條叫做"基隆河"...(恕刪)


更正一下,大稻埕旁邊那條應該是淡水河
基隆河是在社子島北端匯入淡水河

河川(或是你要把他稱為排水溝也行)水質的部分不在於容不容易做,而是在有沒有心去做
如果高雄愛河的問題真的這麼容易解決,在1998年之前長期執政的地方官員早就做好了
不用等到1998年之後才開始執行。

台灣都會河川水質關鍵的問題在於下水道普及率
不管各位喜不喜歡陳前市長,
但他確實是台灣第一個把全面推行污水下水道工程的地方首長
這也是台北都會區的河川水質為什麼會從他任內的重度污染改善到馬前市長任期結束時的中度污染
陳前市長四年任內把下水道普及率從17%提升到40%(經費80億)
馬前市長做的也很積極,跟著陳前市長的腳步,八年任內把普及率從40%提升到81%(經費300億)
高雄的謝前市長上任時是6%,六年後離開市府時是40%(經費也大約是80億上下)
台灣全國截至目前的普及率還低於20%
(泰國已經超過60%)

其實北高都會區的市民真的要感謝陳、馬、謝這三位市長
這三位市長在傳統的道路、路燈、公園這種對選票有益的工程之外
還願意積極地推行這種「看不見的工程」,對於北高兩市的居民生活品質真的有顯著的提升

河川整治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於淡水河的臭味,我也覺得很感冒
但陳、馬兩位前任市長的積極開展,確實提升大家重視河川水質問題
希望未來台北河川水質能有顯著的改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