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討論]臺北縣河濱流動廁所(for 自行車客)提升方案

各位車友好,大家好,我是squeez,也有朋友稱我Leon,在台北縣政府服務。

為了改善台北縣河濱自行車環境,廣徵使用者意見,前日在本板提出踏騎問診之提議,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681939&last=6970181

經過三次踏騎,承蒙北縣諸多車隊車友協助,我們對各種待改現況議題有了更直接掌握, 車友們的想像力也讓我們對各段車道有了更多整體規劃的靈感,再此在一次謝謝大家對公共議題的參予,相關規劃與方案,我們也會視階段性進度持續跟大家報告,尚請大家持續參與討論。

無論都市或河濱自行車道,車友們常有[如廁時擔心愛車(無論車價高低)失竊]的壓力,尤其是單騎車客,車不離身的絕對守則,在如廁時成為極高難度的挑戰,我想,這種壓力對大部分的車友都不陌生。

踏騎問診過程中,車友們也多次提出如廁議題,所以我們想找出在河濱自行車環境的解決方案。

除了單騎車友的守車需求, 女性車友, 親子車友(這部分請這些族群的車友提供看法)的如廁環境,
也應該有更細緻的考慮,

提供河濱廁所可容車的空間尺寸,與單車可進出廁門的較大型廁所,看來是個可行方案,

在第二次[新莊-土城]段的踏騎問診中, 現有大型河濱身障廁所已可以題供這樣的須求

[討論]臺北縣河濱流動廁所(for 自行車客)提升方案

[討論]臺北縣河濱流動廁所(for 自行車客)提升方案


問診當天,新莊星光團的車友也實際示範了使用的可能

[討論]臺北縣河濱流動廁所(for 自行車客)提升方案


只是,現有大型廁所是以身障者專用為目的,所以數量不多(成本較高,請看下文說明)

要兼用的話,也需要一個更明確的公共使用與管理方案,才不會徒增使用者的衝突困擾

一定有人會問:全面改換大型流動廁所是否可能?

我很想給這麼讓大家高興的答案,但先看看成不同方案本結構的試算,
因為每一筆公共支出都是大家要共同買單的

就我了解,一座大型流動廁所(以上圖為例)的設置成本,大約是現在普遍可見的單人單座式的3.5倍,
維運成本(主要是清潔維護與積肥抽運)約是4倍,
汛期搬運(水利法規定,颱風來時設施物都得撤離行水區,所以這些廁所在汛期前後時必須考慮起吊與搬運成本,如果運氣不好一年吊搬個五六次並非少見)與倉儲成本,大廁所的成本超過單人廁所的8倍,

加上大型廁所入夜後或日間人煙稀少時段,常有治安與管理問題,
廣設或全面改設是個討好的承諾,但並不是個務實的答案

從公共投資數量合理性,兼顧方便管理,與地點容易指認地點等考慮,目前我們傾向在設有單車租借站的地點加設大型廁所,我们也傾向這些大型殘障廁所仍應以殘障者為第一服務對象,單騎車友攜車如廁,女性,親子車友的須求採兼用方式(但這部份我们也會視路段與實際使用情況調整管理規則或加設),我們會視目前已設置設施的實際營運狀況來確認總體for自行車友的河濱廁所提升方案。



相關細部規劃與後續作業,我們會繼續跟大家報告,
先請大家就此議題提供意見囉。








2008-07-09 10:31 發佈
我想每各點設置一個大型的就行了,再搭配幾個小型的應該就夠用。
很多有同行夥伴的車友就不要去用那個大型的就可以了(畢竟有同伴看著不會被偷吧)。

蘋果日報還說有冷氣,這個就比較扯了~
我的看法也相同
假如需要殘障廁所(不特別規劃新式廁所的話)
一個大的,或是一個大的配合幾個小的
這樣子,單人,或是車隊都不需要擔心車子被偷
車隊使用小的就可以了

單人的話,基於無人看管,只好使用殘障廁所

假如可以重新規劃的話
其實廁所可以規劃的再小點
這樣子似乎可以幫忙節省成本

但是重新設計一個廁所會比較貴嗎????
我是水瓶子,請叫我瓶子,英文是叫不出來的啦,我什麼都沒掌握好,如今我能做的就是抓住騎單車的這快樂時光
感覺這個方案是為高價折疊車所考慮,對一般騎乘大眾來說,並沒有那麼迫切的需求性。

還是以解決台北縣自行車道路面、過橋引道與增加樹木栽植等問題做優先考量吧~
個人看法,可能會被圍剿,不過還是想說說.....

以個人目前騎乘,似乎還沒有在河濱公園上過廁所,大概尿都變成汗了,也沒想嗯嗯過,大概座椅都把變變塞回去了.....

如果要設置公共廁所,是否建議在車友常用的休息點設置,我想大多都應該靠近水門邊,這樣搬遷也比較方便。

另外,拖車式的採取委外租用方式或許也可以考慮,大水來了就拖著落跑....
有沒有可能在單人廁所旁邊加一個簡單的扣鎖??
把車架架在廁所旁外面的扣架上,
人進到廁所再從內部反扣住(有點像是廁所門的概念)
要離開時再從裏面打開扣鎖,
車子就可以牽離了!!
簡單又方便
也不會佔了身障者的廁所!!
逐夢「踏」實
我想每各點設置一個大型的就行了,再搭配幾個小型的應該就夠用。
很多有同行夥伴的車友就不要去用那個大型的就可以了(畢竟有同伴看著不會被偷吧)。

非常佩服車友們提出對於使用公共資源的公民高度自律原則,

我們期待河濱自行車廁所就如同博愛座一樣,當有人比你更需要使用這項設施,
即便這設施更方便,非弱勢或非必要的使用者會自動選擇不佔用這項設施,

我個人認為,
自行車是台灣社會這兩年快速崛起, 也正累積匯集的集體良善力量,
但大家都還在學習[自行車公共生活]的成熟模式與細緻機制(在各自行車論壇,衝突抱怨的意見並不少見)
當然,提供一個不離譜的環境與基本服務是公共部門促成[自行車公共生活]的基本責任,
但在公共環境中,[自行車公民]卻是每個單一車客可以一起加入的選項。

我們確實會把大型廁所搭配擺放幾個小型廁所,
我個人非常期待,小型廁所車隊群騎的車友們耐心排隊等待使用,但是旁邊的大型廁所即便空著也無人使用的動人畫面。

蘋果日報還說有冷氣,這個就比較扯了~

有冷氣流動廁所是我們規劃中最高規格的河濱大型廁所,
以往河濱廁所都是狹小的單座廁所,
但對老人,親子,女性使用群相當不友善,
所以我們評估了貨櫃拖車式的大型廁所(因為汛期時還是要拖離行水區),並考慮炎熱時提供冷氣以降低不快的氣味,
這在國外並非少見(可參考以下圖例)

但這種最高規格的大型廁所因為單價較高,我們會優先配置在人潮集中的景點區而非廣設,
因為這些景點常常是全家扶老攜幼出遊的場所
提供一個對各族群都細緻的公共設施,我想應該是個有價值的公共投資。


假如可以重新規劃的話
其實廁所可以規劃的再小點
這樣子似乎可以幫忙節省成本

但是重新設計一個廁所會比較貴嗎????


改變流動廁所的尺寸,可能會改變糞肥收容容器的尺寸,要重新開模就很貴了(再討論下去 ,本文會不會變成化糞池版)

但目前河濱流動廁所都採租用契約,這些成本議題投標廠商會去煩惱,
公共部門只要負責訂出合理規格就可以了 。
其實不用設大型廁所
我到認為
可以在原有的小型流動廁所上動個手腳
比如說
1.先將每個小型流動廁所併排間隔"加大"
2.再廁所的同一側的隔間上都打上一條"內部通到外部"的號碼鎖條,號碼鎖可以隨自己設定(像大賣場的置物櫃一樣)
使用方法:
例如我今天騎到一半想去上廁所,先找到流動廁所,將愛車牽到廁所旁的隔間放好,將廁所隔板上的鋼絲穿過我的車身,扣住,然後設定我自己的密碼後再撥亂,然後進去廁所內,假如我在上大號,我可以用我空出來的手,抓著鎖著車子的鋼絲,這樣車子有任何異動,我都可以知道,然後上完後,出來解開鋼絲鎖將他歸位
這樣應該很清楚明瞭了
給您參考
感覺這個方案是為高價折疊車所考慮,對一般騎乘大眾來說,並沒有那麼迫切的需求性。
還是以解決台北縣自行車道路面、過橋引道與增加樹木栽植等問題做優先考量吧~


我想不論價格高低,財物失竊都是令人不樂見的憾事, 也會折損自行車樂趣,

所以我們也將廁所視為與路面、引道設施及景觀栽植一樣重要的課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