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越熱,沒職業道德的店家越多嗎?

上次把親戚買Giant Yukon的經過寫了出來
終於在大雨過後
親戚也把他的愛車騎出來了
也帶來讓我看看車子是否有啥問題
而且在來找我之前
還把車帶去店裡調整
因為最大盤對最小飛輪,異音頗大
親戚跟我說,老闆也沒弄啥
結果我幫他看了一下
前變根本沒調整
HL螺絲也沒設好
難怪鍊條會打到前變
如果說這樣算是正常的
我還真想當面放他鞭炮

Yukon雖然不是很高貴的車
不過也是我親戚辛辛苦苦賺錢買的阿
便宜的車就隨便調整嗎?
原來我還以為該店家對於非該店買的車隨便
就連跟他買車的客戶
也是很隨便
這樣的車店還可以越開越大
真的是很奇怪
2008-06-19 14:06 發佈

想請問板大是否能提供該文章的連結
在台灣 層次水準就這樣
不敢奢望政府 公私立企業 學校 公司 店家..
能夠做好顧客服務滿意的
...............................
...2007-2008企業顧客導向競爭力報告,台灣在全球評比國家中,位居第五...
對了~上網稍微爬文一下
顧客服務滿意 與 顧客導向~ 是不同的
小輪徑工坊 http://tw.myblog.yahoo.com/kogonomo
是的 我也感同身受 有小題可能維修沒什麼錢可收(不是不用)就覺的你可等等改天在來或車放在
這等等幾天 ....你自己考慮看看 而且一臉不太高興的臉 看你要不要..... 阿 .... 阿 .....氣死我了
但是又不能怎樣 只好說 麻煩了那我在找時間過來 最後還要跟說老板謝謝喔
在台灣~一部分的單車店並不能算是服務業,或銷售業之類的"產業",
連產值都還不受政府監管,充其量只能說是個人賺錢的管道工具罷了
所以是談不上有任何的"營運"與"管理",何謂永續經營?何顧客滿意度調查?在這裡面也看不到
自然就不需要用"以客為尊"的角度去要求這些車店老闆們服務品質或服務態度

仔細觀察車店的生態,會發現很多車店有著鮮明的"個人色彩"或濃濃的"個性風格"
在沒有成熟的市場機制與市場規模抗衡下,這狀況仍會持續,這就是問題的核心
對比機車店,一樣要改裝.一樣要維修.一樣需要專業服務,但若這家不行,隔壁街就有再換一家就好,因為消費者有足夠的選擇權
有些人開車店是為了興趣.有的人是為了地位.有的人是為了存在感,這都與當事業來經營有段距離
有個感覺,現在車店.貿易商.代理商就像夜市攤販,只要稍微想一下,人人都可以開,有利可圖即可進場
再者,對某些人而言,開車店是達成些社會目的的手段(每個人都想跟車店老闆攀交情不是嗎~哈哈)
這也是單車銷售生態一直都是賣方市場的原因之一,簡言之,就是競爭太少,進步太慢,
尤其在需求大於供給的時候,更為明顯
當然聰明或有遠見的店老闆們,或許就會有不一樣的作法!

消費者還是可以有自己掌握選擇權,但要想改變或不滿意現狀,
或許可以把期望擺在直營概念的車店,至少直營體系的店有較健全的銷售體系與申訴與改善管道
最主要的是有員工在職教育訓練制度,可傳達母公司的企業經營與服務理念,只是直營概念好像也是這兩年開始起步,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但仍不要忘記一個法則,就是大規模的經營體系是滿足大眾市場
而個人與絕對專業的小店或個人工作室則是滿足金字塔頂端或有特殊需求的小眾
本來目標客群就不同,自然在專業技能與服務上就會有所差異差異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jay18兄說的很不錯
只是對於一台新車
沒有調整好都能交車
真的是很沒職業道德
因為錢要賺
該做的也要做好
不過如果大家都這麼想
天下就太平了
小輪徑工坊 http://tw.myblog.yahoo.com/kogonomo
奇怪,單車既然開始熱了,
而且大部分買車的人都是休閒騎,應該要多出一些內變的車才對
內變的車比較沒有調整的問題,至少騎車會比較快樂些吧
因為今天如果是一般大眾會買一台只有八速,價格一萬多,看起來像買菜車的腳踏車
還是24/27速,價格差不多,還有避震的MTB車?
以一般觀念來說,多速的一定贏阿
但到底好不好,好在哪裡,沒幾個人知道
因為有隔壁鄰居/老爸說:比較多速不是跑得比較快?
一般人的印象就是如此
且內變如果有問題
我相信連外變都沒辦法調整好的車行
內變又更沒辦法維修了
且內變也不怎普及
如果內變這麼好
不會過了這麼多年
外變還是主流

HenryV4 wrote:
奇怪,單車既然開始熱了,
而且大部分買車的人都是休閒騎,應該要多出一些內變的車才對
內變的車比較沒有調整的問題,至少騎車會比較快樂些吧
小輪徑工坊 http://tw.myblog.yahoo.com/kogonomo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