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則朝向買折疊車的方法來解決了!!
那你裝了攜車架沒?請看下則新聞~~

難怪折疊車夯到不行!!
攜車架無「法」管 肇禍責任難明
在「節能減碳」影響下,騎自行車成為一種新生活運動,因應假日全家開車出遊,近來許多汽車後方或車頂都加掛了自行車。但消基會表示,汽車加裝自行車「攜車架」目前未列入商品檢驗、無法可管,若車架設計不良、安裝不當或車主綁繫不妥,恐將衍生交通意外與糾紛。
消基會接獲民眾投訴,家住南部的陳先生在網路以八千五百元訂購轎車式自行車攜車架,專程開車到台北安裝。第一次使用時,攜車架的鉤子脫落,但因自行車未掉落,他並未在意。
隔天再使用,加掛在汽車後方的攜車架與自行車都掉落在公路上,幸好當時後方並無其他車輛緊跟,只是自行車摔壞了。陳先生向經銷商、製造商反應,要求退還攜車架,並賠償自行車修護費用。
安裝不當 自行車竟掉落公路
經銷商派員檢視,證實是安裝不當所致。在經銷人員擔保下,業者更換攜車架零件且重新安裝,並賠償自行車修護費用。
未料,第三度使用時,新換的攜車架又脫鉤鬆落。陳先生基於安全考量,要求業者退還並全額退費。經銷業者先答覆「再重新更換鉤子」,但等候一個月無下文。陳先生再次反應,經銷商客服部答覆「將派員取回攜車架並退費」,但一拖又過了一個月。
三度故障 經銷商拖延拒退費
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表示,在協調這件消費糾紛時,經銷業者未派員出席,消基會考慮舉行記者會,把這件案例公諸社會大眾。再者,也讓交通監理、商品檢驗等單位知悉問題嚴重性,研訂相關法令。
程仁宏指出,攜車架是安裝在汽車外的附加裝置,所需穩定性、安全性不亞於汽車本體。一旦車速達每小時九十公里,攜車架必須承受每秒廿五公尺風速,相當颱風的十級風。加上汽車在公路行駛會震動或擺動,攜車架與自行車很可能掉落,若引發車禍,肇事責任很複雜。
他表示,若攜車架掉落而不幸衍生車禍,是商品設計不良?或駕駛人自行繫掛不當所致,在欠缺這類商品檢驗標準情況下,由駕駛人「概括承受」所有責任並不公平。市售攜車架品質良莠不齊,品質瑕疵者原本就不能銷售,怎能讓消費者背上肇事責任;還可能「劣幣驅逐良幣」,讓品質好的商品也蒙受不白之冤。
衍生車禍 由車主負責不公平
程仁宏說,經濟部標檢局應針對自行車攜車架建立「國家標準」,並列為檢驗項目,包括材質結構、安全係數、拆拴螺絲等要明確規範,以免材料強度不佳,受振動斷裂或鬆落。業者也應提供詳細操作原則或教學演練,避免民眾使用時操作不當造成意外。
此外,交通監理單位應研訂並宣導攜車架安裝規範,例如,加掛在汽車後方的長度、放置在車頂上的高度,以確保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