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公事繁忙,運動量少身材走樣,逐想像學生時代一樣騎單車上下班,故今晚在新竹市訪腳踏車店
因適逢油價上漲,單車市場水涨船高,所以有被價格嚇一下的心理準備(有網友說:嫌貴!為何不早點買?跟人家湊媒體熱,活該。但我並非因單車熱而去購買,所以覺得有一點倒楣)
去了兩家,第一家在西大路上,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在修車一個招呼我,我表明我沒概念請他介紹,過程我就不說了,我只有一個感覺,他好像是在賣哈雷機車,而且我像還欠他錢沒還的樣子。
第二家在寶山路上,一進門沒人理我,我隨便看一下,一位年輕人招呼我並領我看車,因為他的態度與前一間差很多,我本打算就在這買。回家後上網查下我欲買的單車資料,無意間逛到Mobile01有討論這間店的版串,看完之後傻眼...應該不會去訂了,雖然我還沒領教過老闆。
我暫時不會買自行車了,等熱潮過去再看看,先跑跑步也不錯。我有幾點感想:
1.現在的腳踏車已變成奢侈品,動輒3~5萬,高檔一點的要10萬以上,買1~2萬要先被射幾箭才能從店裏牽出來。說要對抗油價根本是無稽之談。以一輛125的機車來說,現在加滿油約150元,上班族約2週加一次,一年油錢大概3600,十年36000。一輛中階單車要騎十年不淘汰,才打平油錢。
2.自行車零件已經比機車的貴,最重要的是維修點相當少,而且還不修便宜貨,像我這種不懂DIY的實在很怕車出毛病,除了修理不便還不敢買太便宜的。
3.目前單車店的氣燄就如同當年個人電腦正夯的時候,光華商場的店家服務態度一樣,懂電腦的專門給不懂的人難看,完全忘記到底誰是付錢的消費者。電腦市場與自行車市場剛好是倒過來,一個由奢入儉,一個由儉入奢。
我認為腳踏車就像養狗的道理一樣,專業的人當寵物養,百般呵護只養名犬,吃美食做SPA。一般人養狗只是作伴看家,什麼狗都無所謂,吃剩飯菜睡屋外。
原本後者為大多數但各有各的空間及市場,慢慢的趨勢轉了過來,狗都抱到餐桌上與人共食。
自行車本身是很好的健身工具,高檔昂貴的單車也是無罪,渾蛋的是有些業者因市場受到注目,屁股翹得高高的好像過一陣子自己的店就要股票上市。
想睡覺了
,說到這裡就好,希望明天新聞會報:腳踏車供過於求價格崩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