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eBike我們設定幾個要求:
1. 外表上不容易看出是eBike, 也就是說, 很粗大的下管或是掛上一個電池的盡量不碰.
2. 不要太重. 因為eBike大部分18~20公斤以上, 許多動力都被車子重量吃掉了.
3. 續航力普通即可, 因為女王沒有興趣一騎就騎50公里以上.
4. 她要平把, 不要彎把.
5. 價格不要太離譜, 盡量壓在4000美元以下(12萬台幣)
下了這些目標, 發現美國市面上符合我們想要的車種選擇真的不多, 而且美國現在自行車在疫情後大缺貨, eBike更是缺車嚴重, 所以也不是我們看上的就買得到. 看到後來, 剩下兩台最適合, 而且外表不仔細看不知道是eBike.
Cannondale Quick Neo SL2 (US$2550) 或 SL1 ($2800). SL2用的是Shimano Altus 9速後變, Shimano MT201全油壓煞車, 250瓦電池, 續航力47英里(75公里), 最快推速20mph (32km/h), 後置馬達, 15.2公斤車重.

Specialized Turbo SL4.0 ($3600) 或 SL5.0 ($4500). SL4.0用的是Shimano Deore10速後變, Tektro HD-R290全由壓煞車, 320瓦電池, 續航力60英里(100公里), 最快推速28mph (45km/h), 中置馬達, 16.7公斤重.

無疑的Specialized的性能較強, 但也多出1000多美金, 但更致命的是車行都說要等1個多月才有貨. Cannondale的也是缺車, 但很幸運的在上禮拜在我在鄰州德拉瓦州(拜登的家)的車行找到了SL2,馬上跟他們定下來. 以前買車都有9折的,現在則是全價,能夠搶到已經不錯了. 但德拉瓦州的好處是免銷售稅, 省了快兩百美金的稅, 所以開一趟車要1.5小時, 仍然還是很高興的去牽車了!
開箱上菜:
我已經自行換了座墊.


Shimano MT201油壓碟煞

配備了由Garmin代工的旋轉速度感應器

輪胎是Schwalbe Energizer Plus, 700c x 38mm, 行路很順暢, 也很安靜

前變是固定38T

後變是9速 Shimano Altus 11-36T

變速則是用播桿. 此車沒有前燈,是我加上去的. 也沒有速度顯示器, 你可以下載Cannondale App來顯示,或是用Garmin的也可以.

馬達開關. 三種助力,從綠到橙到紅色越來越強.



是屬於Class 1,最高推速只有到32km/h.

電池是內建的, 不能拿下來, 車子上有插電孔直接插上去來充電.

Garmin的踏頻感應器是我加上去的, 而踏板是我多出來的Shimano SPD裝上去的

Shimano MT201後油壓碟煞

後置馬達. 也許跟中置馬達比起來較落伍,但好處是重量較輕, 而且它屬Class 1, 推力沒那麼強, 操控上影響並不大.



右邊這台是女王舊座騎2010 Giant Sedona, 由於騎得不多, 11年之後仍然很新. 只是Sedona這台沒有電池,沒有馬達,用的是V夾也不是碟煞,竟然重量還稍微重一點點(16公斤 vs 15.2公斤), 可見科技仍然繼續在進步. 希望再過幾年能夠輕易地買到10公斤以內的eBike!


忘記說了, 這台也是Made in Taiwan! 謝謝收看!

(第68樓增加了一些三個月後的使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