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自行車原本是很好的運動,但是那是指在自行車專用的自行車道上,並且騎乘者有配載安全帽、防護配備的情況下將危險性降到較低。
一般人上、下班騎機車時,穿著應該是上班服裝,頂多外面加件外套防風、口罩,安全帽而已,而自已的油門自已的右手還可以控制不要騎太快,但是很多時候是被後面的車子從後面撞擊,造成嚴重的損傷。
熟不知連機車停在紅綠燈前,都有可能被後面的車輛撞到(原因不外乎是後車太快殺不住車、酒駕等....),而那種被後車撞擊的狀況,是最無法掌控的,更何況是連後照鏡都沒有的"自行車"? 那根本是一下子就被"撞飛"了~~
其實,真的不鼓厲目前在交通這麼亂,政府沒有完善的自行車停車場、馬路上的專用道(總不可能一直走河堤吧~~)、路權等狀況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只因為要"節能省錢"而一直講騎自行車上班.....
台灣人已經很務實了,由開車轉為騎機車的人已經夠多了(省錢、方便),當然對生命的保障也更薄弱了些,實在不要再拿那些太極端的騎自行車上班的例子來做為範本表揚了~~
坐捷運及公車在上、下班時間擠歸擠,但是捷運的行車時間固定,幾十分鐘一下就過去了。
實在是一句話: 油價誠可貴,安全價更高! 只有"安全"是無價的,因為人一旦受傷了,到老都會有後遺症,對身體的影響根本不是三年省40萬可以抵回來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