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若是媒體知道騎機車、自行車上班的"傷亡率"有多高,應該就不會只報導"三年省40萬"的偏頗內容了

騎自行車原本是很好的運動,但是那是指在自行車專用的自行車道上,並且騎乘者有配載安全帽、防護配備的情況下將危險性降到較低。

一般人上、下班騎機車時,穿著應該是上班服裝,頂多外面加件外套防風、口罩,安全帽而已,而自已的油門自已的右手還可以控制不要騎太快,但是很多時候是被後面的車子從後面撞擊,造成嚴重的損傷。

熟不知連機車停在紅綠燈前,都有可能被後面的車輛撞到(原因不外乎是後車太快殺不住車、酒駕等....),而那種被後車撞擊的狀況,是最無法掌控的,更何況是連後照鏡都沒有的"自行車"? 那根本是一下子就被"撞飛"了~~

其實,真的不鼓厲目前在交通這麼亂,政府沒有完善的自行車停車場、馬路上的專用道(總不可能一直走河堤吧~~)、路權等狀況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只因為要"節能省錢"而一直講騎自行車上班.....

台灣人已經很務實了,由開車轉為騎機車的人已經夠多了(省錢、方便),當然對生命的保障也更薄弱了些,實在不要再拿那些太極端的騎自行車上班的例子來做為範本表揚了~~

坐捷運及公車在上、下班時間擠歸擠,但是捷運的行車時間固定,幾十分鐘一下就過去了。

實在是一句話: 油價誠可貴,安全價更高! 只有"安全"是無價的,因為人一旦受傷了,到老都會有後遺症,對身體的影響根本不是三年省40萬可以抵回來的。
2008-05-28 10:54 發佈


老實說我也真的是在考慮,有一半路在河濱自行車道,但也有一半路需要進入台北市市區,孰輕孰重,真是猶豫
本來一個月開車花費約9000元,如果是改騎車大概可以只花一半,如果是單車又更省
大家的建議呢
我連機車都騎不起了阿,難道叫我跑步上班嗎?
生命誠可貴阿....

個人認為以目前政府所提供的單車行車環境,只有河濱公園勉強及格....

騎單車上班的話,簡直是玩命...每天替路上騎單車通勤的車友們提心吊膽喔~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什麼都要擔心,
不要出門算了..

老話一句
我騎車的時侯最討厭你們這些開車的人
我開車的時侯最討厭你們這些騎車的人..
自行車怎麼樣也比不上機車肇事
所以個人覺得還OK
更多時候是自己不注意造成的
當然 別人要撞我 我在注意也沒用
這個就連在路上走都可能會有的情況
我個人不考慮在內嚕......
輕鬆騎! 輕鬆騎? 輕鬆騎@@ 一點都不輕鬆啦QQ
騎單車的人越多,代表開車的人越少!
因此相對被"撞飛"的機率也減少了,不是嗎??

但其實騎自行車受傷的,很多都是騎士自己的問題(騎太快,沒戴安全帽,不守交通規則)以及道路硬體很差的結果!!
「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最棒的總在安全區之外」
Bruce815 wrote:
但其實騎自行車受傷的,很多都是騎士自己的問題(騎太快,沒戴安全帽,不守交通規則)以及道路硬體很差的結果!!

我覺得這種說法才是正確的


畢竟台灣還沒進化到像歐洲那樣
步行最大
騎單車次之
接下來才是汽機車

騎單車還是多注意安全吧
媒體也不能老是報喜不報憂
應該多針對單車安全進行推廣才對
Bruce815 wrote:
騎單車的人越多,代表...(恕刪)


的確,每次騎機車經過騎單車的人,都要很小心的放慢速度,因為不知道他等下是不是會那條神經不對""忽然""之間切向50度角轉到你正在使用的車道..

已經有規定騎單車也要遵守相關的交通規則,我記得宣導期也應該是過了,之前也有判例,自行車沒有穿後方警示器造成後方車輛來不及閃避追撞,結果單車的要負賠償責任。

總之騎自行車的人不要以為路是自己開的,還是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尊重他人的權益,不要造成他人的困擾..

最前面我說的這個例子,是我自己碰到過的.. 可是你能說他白目嗎...
騎自行車上班一年後的結果﹕

在交通警察旁邊20公尺處被闖紅燈的汽車撞飛....

左手兩處粉碎性骨折﹐一處普通骨折

已經開刀將手骨關節崩塌的部份打鈦釘固定但是另外一個骨頭破碎的部份已經無法復原只好碎骨清理乾淨。醫療費用扣掉健保還是要自己負擔8萬加上自行車修理了一萬7千。







------------------------------------------------------------------------------------------------------------------------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