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原文同步發表於 PTT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前言:
2016 年初(民國 105 年)在台南買進第一台公路車 Giant Defy 3 後,
我覺得騎公路車感覺很帥很棒,也跑了南台灣不少路線,
從新玉門關、中寮山、阿婆灣、36 彎,
當然武嶺也去朝聖過。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2017 年底拿到博士學位後找到在德國的工作機會,
那時便開始想有機會要到阿爾卑斯山騎車!
加上覺得單車放在台灣家裡沒騎很浪費,所以出國前先帶到捷安特裝箱,
後來隨著家人到德國來訪順便一起搭飛機過來。
 
德國和台灣的單車環境,我覺得最大差異之一是,
不少單車道沒有柏油鋪設,
25 mm 的細胎騎在碎石路上實在不舒服!
偶然接觸到 gravel bike 這類單車的資訊,
它便漸漸取代原本我想換 Giant propel 空力車的概念!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去年底添購 Bromtpon 小摺後,她充當我的 gravel bike 一陣子,
比起公路車是好操控,但只有兩速變速加上胎寬仍不太夠。
前陣子異想天開買 Schwable 700X32c 的外胎來裝,
結果是 C 夾太小裝不進去,
所以換車小惡魔仍舊存在。

本文:
既然要換車,那就換台比較不一樣的!
決定的最後是今年七月從 Canyon 網站訂了 Grail CF SL 7.0,
經一陣等待及波折,八月底終於收到 CF SL 8 2021 版。
(似乎和 2020 版沒有什麼差異)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除了一樣有彎把外,這台 Grail 和 Defy 3 有很大差異,
最明顯也最突兀的就是有上下兩層的握把,官方說有四種握法,
以及可以提供避震效果。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大盤原是 Shimano SORA 50/34,新車是 GRX 48/31,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變速系統是末代有蟑螂鬚的 9 速 SORA 到 11 速 GRX RX810,
飛輪是 11-34 的組合。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煞車從 Tektro R312 C 夾到 Shimano RT800 碟煞,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車架原本是鋁合金,現在是全碳。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特點二,原廠表示具有較好避震效果的座管,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gravel bike 的招牌,寬胎,
原廠配 Schwalbe G-one 700x40c,tubeless ready,
過陣子再買氣嘴來裝成真 tubeless。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特點三,Shimano 從登山車變速系統移植到公路車變速系統的後變 on/off 開關,
在 on 的位置是拉緊鋼絲張力,可以減少鏈條在不平穩環境下的晃動甚至打到車架。

Canyon Grail CF SL 8 開箱

這是第一次用碟煞車以及有這樣控制裝置的變速系統,
在組車過程要把後輪拆下來鎖座管時,
因為不熟,鏈條一直不願意離開飛輪,
把開關切換到 OFF 位置後才讓我認識它!
(後來發現 Canyon 附的零件裡有一樣台灣製的簡易扭力扳手剛好適合鎖座管,
扳手的角度可以在不拆後輪的情況下工作。)

心得:
目前為止騎了 50 k,因為是和車友約騎公路車,
還沒到長的碎石路甚至 off-road 試試,
但在德國這不太平整的單車道路騎乘時,
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較穩的操控性,以及舒適的路感。

至於速度則還沒有操過,輕鬆休閒騎。
一來舊車(9.3 kg)比新車(8.7 kg)重,
二來新車的踏板是當初買 Defy 3 附的 Wellgo,仍考慮是否上卡,
三來胎寬從 25 mm 換成 40 mm,
變因很多,不容易客觀比較。

下一步就是真的要去騎原始路線了!

感謝收看!
2020-09-05 17:01 發佈
啃羊就是讚
Joany wrote:
把開關切換到 OFF 位置後才讓我認識它!


騎 Gravel 就是讚,五分先奉上。

也使用 GRX,想請問,後變的這個 ON/OFF 切換,這個的用處是什麼呀,能否再多介紹一點點,謝謝。


acer wrote:
騎 Gravel 就(恕刪)
acer wrote:
騎 Gravel 就(恕刪)


簡單的說,平常把開關留在 ON 的位置,可以拉緊後變張力,
讓鏈條在騎乘過程中的震動幅度減小。
這在飛來飛去跳來跳去的時候很有幫助,
不然鏈條會一直打到車架。

如果需要拆後輪的時候,
就得切到 OFF 的位置,才能把後變放鬆,讓後輪可以順利卸下。
恭喜大大牽新車。

德國的騎車環境真的一般,小弟上月去了趟荷蘭,那才是真正的愛騎車的天堂。
zhangzhuguo wrote:
恭喜大大牽新車。德國(恕刪)


荷蘭我去年騎車去過,獨立的單車道,很棒,
甚至還有獨立的 MTB 車道。

但缺點是國土太平,只能不斷衝刺消耗體力,
幾乎沒有山路可以爬!
acer wrote:
也使用 GRX,想請問,後變的這個 ON/OFF 切換,這個的用處是什麼呀,能否再多介紹一點點,謝謝。


前面已經提到了, 切換到On時可以讓後變拉緊鏈條,所以上下震動搖晃變少,比較不會打到後下叉(chain stay).

登山車後變很早就有這種設計了,用來應付崎嶇不平的岩石路與山路, 後來碎石車興起, Shimano最早在Ultegra RX開始有(R8050, 有別於一般的R8000), 之後GRX當然也有.

不過一般台灣的柏油道路用到機會很少, 放在On或Off都相差不大, 它特別有用的是歐洲的那種石板路,或是林道碎石路中比較崎嶇的部分, 這時候On的作用就會減少鏈條晃動.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