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y giant thrive 2 2019

先感謝大家的熱心建議
2018年入手第一台車車 真的好騎又方便
有一次教會的姐妹借我的車在院子裡騎著玩,直說好順好好踩

這2年來車車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甚至帶上火車去外地度假旅行

然後今年開始有攻山地的想法。
星期六騎上壽山,上坡騎騎停停
還可以順利到上面看夜景,俯視高雄港

My giant thrive 2 2019

星期天直接帶車到捷運站一下來直攻阿蓮大岡山,爬升1KM高度,到頂拉接近寺院門口就只能牽車了...

第一次運動到馬尾在滴汗,家人看直播還以為我淋雨了XD。這樣算幼幼班吧✳️☺️

不過下坡回到巿區一路順暢得很
只是上山時踩到最小齒比。My giant thrive 2 2019

感覺thrive 2上坡好像不太夠力呢。
除了強化個人體能,有什麼技巧?
一路上只有我不是彎把車😂
那麼,彎把是不是比較高效率省力又快速?

另外一提,
平時在巿區騎出門我習慣把小提袋掛在把手貼近中央,畢竟是平把,又橫又直長度又夠。
那彎把OK嗎
平常都這樣掛著My giant thrive 2 2019
2020-08-06 1:51 發佈
sph6162 wrote:
星期天直接帶車到捷運站一下來直攻阿蓮大岡山,
爬升1KM高度,到頂拉接近寺院門口就只能牽車了...


大岡山海拔三百出頭,爬升高度應該不到三百,
這中間是否有什麼誤會?!


sph6162 wrote:
感覺thrive 2上坡好像不太夠力呢。
除了強化個人體能,有什麼技巧?
一路上只有我不是彎把車😂
那麼,彎把是不是比較高效率省力又快速?


Thrive 2 的胎寬較寬 (32C),輪組也重,
和競速型的中高階彎把車相比會吃虧些,
但相同等級,平把或彎把的差異不會太大,
倒是換好一點的輪組,感覺會更明顯,
不過好的輪組價格可能就接近妳的車價,甚至更貴,
是否值得,就要自己評估了!
(或是等下次直接換車)

除了多練腿力,
善用迴轉速並隨時查看心跳,
可減少膝蓋及身體的傷害,
至於相關設備,就看自己的預算挑選合適的產品!


sph6162 wrote:
另外一提,
平時在巿區騎出門我習慣把小提袋掛在把手貼近中央,畢竟是平把,又橫又直長度又夠。
那彎把OK嗎


無論平把或彎把,都不建議用這種方式掛提袋,
因為掛在側邊,會造成重心偏向一側,影響騎車安全及效率,
萬一提袋不小心捲進幅條卡住,更會導致摔車事故!

就如同之前購車詢問時建議的,
東西少就放車衣後口袋,
稍為多一點的話就用簡易型背包,
通勤或東西更多,最好用雙肩式的登山背包或電腦背包,
手把處儘量不要加掛會影響騎車的東西!
(除非只是在住家附近購買飲料便當)
My Interior Knowledge is Extraordinaire
sph6162 wrote:
先感謝大家的熱心建議...(恕刪)


這台先騎

騎出興趣並且有預算 就直接買一台公路車

但是記得先去fitting 不要聽老闆亂講你應該騎什麼尺寸

量好身體尺寸 把規格放上模擬車 試騎分析動態 再決定你要買的車
彎把與否根本與速度無關, 全是體能與技巧問題, 換了彎把也必須配合身體的柔軟度才能駕馭, 先善用利用手中唯一的工具練習吧, 每個一段時間騎上壽山你就會感覺到自己的進步了.

若你是使用到最小的齒輪比(前34/後34)都無法有效爬坡, 請確認體力平日有無訓練, 例如慢跑爬山, 單車爬山需要花費更多的體能, 平日無訓練是做不到的, 只能逐漸訓練才會逐漸看到效果, 若是有預算, 也可以找教練重量訓練.

也請確認騎乘姿勢是否到位, 座椅高度對嗎, 腳掌踩踏板位置對嗎, 迴轉速是否有60轉以上, 這些技巧在平地看不出差異, 一上坡就原形畢露.

若上述都真的認真做到, 仍然無法上坡, 請考慮更換齒輪組或是重新買車, 務必找到齒輪比低於1以下的, ALIGHT 1 DISC的齒輪最小可以前30後36, 齒輪比是0.83, 甚至找車店組裝車, 要求齒輪比越小越好, 例如: 前48/36/26, 後10-45, 這樣的齒輪比便有0.57, 這是登山車常見的作法, 其實公路車也能這麼改裝, 成為跨界車.
如果同一車架 平把與彎把的差異在於伸展

平把的問題是要確定你的車架+龍頭的伸展夠 不然會縮起來騎

只要感覺騎一騎屁股一直想往後 或是肩頸很緊繃 大多就是伸展不夠

彎把還可以往前握變把 或是握下把 變換一下姿勢

如果有心騎 直接買台彎把公路車是比較好

如果只是想休閒逛逛 平把也可以
如果不是選手也沒有要比賽
平把彎把差異不大

01看久了,可以看出回文有一個大方向

體重越高的,越在乎車重
都不去想最該減重的不是車,是人

越是身體差或肚子大的
越是推薦連自己騎一趟車都握沒三次下把的彎把

越是騎不快的越在乎風阻
均速連30都沒有跟人家講什麼風阻

有沒有心騎車
重點從來都不是車
是人
建議先用現役車練練腿力,初心者不妨嘗試跟團騎一騎,這樣也可以從先輩身上學到一些騎車的撇步。自己也會因爲要趕上先輩的速度更加用力去騎,間接達到高强度的訓練

如果有興趣入手公路車的話就不妨嘗試吧!每一種車型都會給你不同的樂趣!公路車,登山車,小折,電動輔助車都是好車!

我自己有一台平把 Escape 2,也陪我去了很多地方,最瘋狂的應該就是扛行李東進武嶺了,白天騎到天黑,不過我在大禹嶺發生高山症的輕症就終止了


あなたが思うより健康です
小緯0510 wrote:
如果不是選手也沒有要(恕刪)

這的確是我覺得奇怪的現象, 訓練自己的身體花的時間很少, 卻花很多的時間追逐最新最好看的車架,
也誤以為平把車遜於彎把車, 不論是帥氣或性能, 選車與用車的觀念實在需要精進.
如果說騎帥買好車好輪耍帥為主
我覺得ok

但是千萬不要幻想用了好車好輪可以變多快
快不快看的是人

有沒有用心騎或愛騎
更是跟車種無關

版上有幾個好車很多
很貴
但是速度。。。。

社團最近常常看到曬兩台狗媽F10和F12
都是配賴威輪
以上這幾個人
我看了他們北部數個著名的山路的strava數據
PR都輸我
10-25%左右
我也只是騎平把而已,輪胎還是32c沒上卡
我年紀還比他們大

不是要炫耀什麼騎的怎樣

而是不要再有那種奇怪的觀念了
什麼平把只能休閒逛逛
笑死
真的要輸贏又不一定會輸
BIGHANCE wrote:
如果同一車架 平把與...(恕刪)


2年前買車純粹是生活代步,買車前原本都是公車捷運和Ubike.

當時我不知道什麼是fitting. 日常生活有單車代步就覺得很方便了又不用機車油錢。
今年開始帶車坐台鐵到外縣巿度假(屏東),感覺不錯。行李放著就騎出門了,感覺好像騎到出遠門玩的錯覺。

以後應該還是會換彎把公路車,特別是砂石車(最近看到的gravel bike)砂石車改裝旅行車感覺比現在這台thrive 2
適合,而且適應地形的能力好很多。
畢竟平把車騎長途還真的比較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