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大家
島野的直推油壓碟煞與Giant線控轉油壓Conduct SL系統的煞車制動手感有差異嗎?
煞車力道與線性回饋的比較?
因為想入手Defy AD2配備的Giant線控轉油壓Conduct SL碟煞系統
透過轉接勢必造成力量的損耗,所以捷安特CONDUC肯定會比較糟糕
再者.增加配件除了增加重量之外,同時再增加一個零件損壞的風險
就連捷安特高階款也不敢配這種偷料用配件
(已經看好幾位DEFY ADV2車主,紛紛花大錢改回油壓變速把手)
所以Ultegra油壓碟本來就高一級,手感比較好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我還沒看過105或Tiagra的油壓碟與Conduct SL的實際比較分享, 所以也不容易說.
Conduct或Conduct SL混合碟已經上市約兩年多,至今倒還沒聽過特別的災情,國外的評價仔細去讀大多也都是正面的,當然再過五年之後會如何仍待觀察. 不過我自己是騎2017 Anyroad,用的是更低層的TRP Spyre機械碟,到目前也都還好好的,也不覺得有不足之處. 樓主要不要換高級的Ultegra油壓碟我想如果你有錢可花,當然可以去升級. 不過要是我,我會先用Conduct SL一陣子再說,若覺得有不足的話再去升級. 省下來的錢,再多存一點去換好的輪組我覺得比較有升級的意義.
從Giant的Conduct SL的煞車力曲線可看出
制動力略遜於全油壓碟?
https://www.giantcyclingworld.com/technology.php?id=20048513
這篇的結論是:
1.SHIMANO全油壓:雨天制動力高於晴天,易打滑
2.機械碟煞:晴雨天煞車力差異較大,雨天煞車力稍弱
3.CONDUCT油壓系統: 晴雨天一致的煞車性,更能防止雨天打滑
綜合以上的實驗,可以得知CONDUCT不論在高速、下坡、雨天都有好的煞車表現,相較於SHIMANO油壓碟煞主要是專業選手使用,選手擁有較佳的操控能力,能夠以騎乘的技巧處理各種情境;而機械碟煞需要比較大的手把力道,適合力氣大的人使用;GIANT CONDUCT的設計是要給一般大眾入門使用,特別是手掌比較小、比較沒有力的人,對女生來使用上來說更加友善,GIANT CONDUCT守護您的騎乘安全,讓您能夠無憂無慮的享受騎車過程。
除此之外,相容所有SHIMANO的機械煞把,讓您更容易從機械轉成油壓;龍頭的整合蓋,讓機械走線保持順暢,且容易保養,並可擴充為碼表座及燈座。
Conduct的廣告詞說要機械或油壓碟轉換都相容,這是沒錯啦. 不過對於我原本是用機械碟的人來說,若想改成油壓,不管改成Shimano的純油壓或Conduct的混合碟其實都是大工程,可能以我的DIY功力仍然不夠,必須靠車行師傅來做. 倒是TRP的HY/RD則是最簡單的改油壓方式,我仍然可以保留整條機械鋼索,只要把原來的機械碟拆掉,接上這個HY/RD油壓碟就行了. 這種整條機械鋼索來拉油壓碟的效率應該是比不上整條油管的Shimano,甚至也比不上80%長度油管的Conduct,但至少是對機械碟的用家升級最簡單的DIY方法. 也許我等再一陣子碟片磨得差不多以後就來換這種試試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