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什麼時候要準備換外胎

各位前輩好!
小弟剛踏入自行車的世界大約1年左右
想請問外胎大約是怎樣的情況要做更換
目前行駛里程大約3800km
後胎的紋路都快磨光了
但有些胎本身就沒紋路
看有些車友說最少要67千才準備要換
有辦法撐這麼久嗎?
是要看里程數還是紋路阿!
麻煩各位前輩賜教!
2019-01-07 15:1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外胎
Vic.C0220 wrote:
各位前輩好!小弟剛...(恕刪)

這又沒有一定
不同的胎跟不同的路線
跟使用習慣都有差
(不過當然是看紋路,怎麽可能用里程數去當依據)
我自己的經驗是
馬牌gp4000s2, 28c
平路山路比大約7:3
後輪大概可以騎7000k
然後我換後輪時,會先拆前輪換到後輪
讓前輪一直用比較新的

Vic.C0220 wrote:
各位前輩好!小弟剛...(恕刪)


一般來說有胎紋就看胎紋

若沒胎紋的話

通常是看有沒有磨到出現不一樣的顏色(防刺層、編織層)

或是若您覺得不安心

那就自己訂一個里程 例如滿5000公里後就做更換

另外推一下STRAVA的這個功能....只有電腦版才看的到

把車子的零件KEY上去後 就會自動依記錄來計算里程

對於我這種要確認輪胎跑了多遠的懶人很方便



不一定,看有的輪胎上有標示孔,如果磨到孔平了就有可能需要換,但是輪胎的側邊也是考量的一點,像是樓上說的g
p 4000s2的確很耐磨,但側邊常常會脫紗。如果側面有破損過那一條基本上是直接報銷的。
而每一條胎的耐用度跟使用者習慣也都不同,建議做功課或者自己紀錄里程
===車胎損壞是一定要換===
放太久劣化,胎面嚴重龜裂
破胎程度你覺得已經無法修補 (外胎破胎可以補)
斷紗,甚至車胎已經變形
胎唇破裂


===正常使用的話===
有些牌子的外胎會有磨損記號,當這個記號消失的時候,車胎就該換了
如果你的外胎沒有這種記號,那可以參考外胎全新時,接地面的狀態,只要你認為接地面磨耗到剩下不足1/3,差不多也就可以換了


===如果是打算硬撐到底===
觀察接地面的胎皮,只要能看出編織層紋路 (如下圖),代表接地面的胎皮已經剩下不到0.3mm,處於隨時會破損的狀態,這就是車胎的終點了

之前發過的一篇,那時候我鋁車車胎的樣子,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問題


只要用燈光斜著照,就會看到中央編織層的痕跡


這張也很清楚,右上到左下的斜線



===延長車胎壽命===
除了一些保養品之外,其實可以將車胎進行換邊,這是因為道路排水設計的關係,道路看起來是平的,但其實是中間高兩邊低,而自行車都是靠右行駛,因此車胎左邊會磨損較快

輪組舊照


後輪


另一邊


看得出差異吧,下圖的橡膠線比較模糊
這個是比較新的胎(先裝後輪),所以差異其實還沒開始明顯
至於為什麼是花鼓那邊比較磨損,因為這條外胎當時拍照前已經被我換邊了

前輪,左右各一張,證明不是光源問題




從正上方就看得出來一側還有橡膠線,另一側已經沒了

來看看左右




前輪是比較舊的後車胎換過去的,所以磨損相當明顯
其中一側的橡膠線完全消失,花格子的防滑邊也有點磨平
另一側的橡膠線則還相當明顯


以上,看得出來單邊磨損差異很大
所以適時對調車胎方向讓車胎換邊磨,可以大幅度延長車胎壽命,估計延長50%以上都有可能

至於有方向性的胎,那就看你們自己了
腳踏車胎比較細,本來就很難產生水漂效應,在鋪裝路上行駛其實是不需要排水紋,所以對調方向我認為並非不可
世界三大賽選手在雨天也不會換胎,若是大雨又路況不好(歐洲道路其實普遍很爛),頂多是把車胎洩掉5PSI左右的氣來增加抓地力而已
Vic.C0220 wrote:
有些車友說最少要67千才準備要換


我都撐到紡織層整個爆裂開, 再騎個兩天才換

曾經騎到一個煞車, 直接磨破內外胎....








這怎麼可以參考別人, 習慣, 體重, 外胎特性, 品質... 都是影響因素, 不準啦
這真的要自己觀察
每個人的狀況真的像樓上大大說的一樣
要參考的因素太多了
總之該換就要換....安全第一
謝謝大家的回答
昨天一看,已經磨到編織層了!
只好換一條了~
有什麼推薦耐磨的胎嗎?
請問你原本是甚麼輪胎? 你想換甚麼樣的輪胎?

如果你知道汽車世界的輪胎,通常速度列為V或Z的性能胎抓地力與操控性都好,但耐磨性就較差. 至於一般胎如速度S或T的操控性能沒這麼強,但橡膠較硬,耐磨性也較好. H則是介乎在中間.

自行車的原理也是類似. 基本上,講究比賽專用,重量設計輕,光滑胎紋的,耐磨性就稍微差一點. 至於通勤胎,耐磨性就高一些.

所以就大分類來說,輪胎在柏油路上的耐磨性一般來說依次是:(先不管泥土碎石路)
(第一類與第二類的壽命恐怕有拚)
1. 細紋碎石胎:如Panaracer Gravel King, Schwalbe X-One, Maxxis Speed Terrane
2. 通勤胎: 如Schwalbe Marathon Almotion, Schwalbe Marathon Plus, Continental Contact II
3. 粗紋碎石胎:如Schwalbe Super Swan, Schwalbe CX Pro, Maxxis All Terrane
4. 日常用路胎:如Continental Gator Harshell, Continental Grand Prix 4 Seasons, Schwalbe Durano
5. 性能型路胎:如Schwalbe Pro One, Michelin Power Competition, Continental Grand Prix 4000 SII

至於登山車胎很有趣,它們看起來很粗大,但如果顆粒太大,其實在柏油路上磨損也蠻快的.但如果是顆粒小一點的登山車胎,比較接近通勤胎,則可以磨很久很久!
Monte920 wrote:
請問你原本是甚麼輪胎...(恕刪)

感謝各位的建議!
後來換了馬牌 gp4000 s ii 
有一個疑問~換了胎之後,有一個點會磨到車架
就只有一個點
是因為輪框偏擺還是氣打太飽
偏擺不是會磨到左右邊嗎?還是連上面也會

因為在上油時發現的!原本應該輕輕轉一下輪子就會一直轉!
結果現在轉沒兩圈就卡住

要怎麼救?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